《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培训讲师:王泽仁

讲师背景:
王泽仁讲师★时代光华高级培训师★创业达人、实战讲师★幸福人生公益讲座发起人★清华、北大总裁班、培训班特邀讲师★江西省萍乡市方圆实业有限公司文化架构师★北京华艺天鑫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战略策划★美国ELGILOY特种金属公司中国区营销总顾问【 详细>>

王泽仁
    课程咨询电话: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详细内容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主讲:王泽仁

【课程前言】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脱离本国的文化土壤,其领导理念和领导方法必然要符合其所在
国的国民特性,否则即使是世界一流的领导方法也无济于事。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历经
几千年的淬炼和更新,早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范式,这是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无法改
变的客观现实,只能去适应它。
而作为中国的企业,就不得不对中国的传统智慧有所了解,因为这些古代的思想已经
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中国人。所以中国的企业必然需要有中国式的领导理念与领导方法。

当然我们也切莫排斥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潮和方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且自从洋务运动、实业兴邦开始,中国企业一直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方法。一百多年来,
中国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达到“中学为体,西学未用,中西结合”的至高境界
。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系统解读,并结合现代企业的领导理念和方法,从多个
维度为学员朋友们全面探讨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企业领导方法的融合之道。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领导者
【授课讲师】
王泽仁 老师 (请阅读讲师简介)
【课程目标】
1. 帮助企业领导者构建领导者魅力和影响力
2. 帮助企业领导者提升团队领导和管理的艺术
3. 帮助企业领导者掌握沟通、激励、授权等一些列领导方法
【课程特色】
← 快速见效: 所教授技巧及练习,经过实践验证均能实时带来改变
← 互动体验: 通过互动式学习,引发学员深刻感悟,倍增学习成效
← 实战演练: 通过演示和辅导,让学员即学即用,实战演练成习惯
← 课后跟进: 协助学员组成“学习小组”,并课后帮助学员成果实践
【课程形式】
← 视频观赏+小组研讨+互动游戏+案例分析+工具演练+精彩点评

【课程时间】
1-2天
【课程大纲】
← 开场语
1. 内圣外王
2. 知行合一
3. 经世致用
第一讲 领导者工作开局技巧
领导者的时与位
1. 得时
2. 得位
3. 得中
领导者的角色职责
1. 引领
2. 疏导
“三把火”的火候把握
1. 第一把火—树威望
2. 第二把火—救团队
3. 第三把火—建事业
第二讲 领导者的领导力修炼
1. 领导者的两种权力
1. 职权影响力—政治:以德服人
2. 非职权影响力—霸道政治:以力服人
2. 领导者品格
1. 聪明睿知:治理企业
2. 宽裕温柔:包容大众
3. 发强刚毅:决断大事
4. 齐庄中正:笃恭敬业
5. 文理密察:分辨是非
3. 领导者行为规范
1. 简在帝心,允执其中
2. 虚怀若谷,谦以下人
3. 从谏如流,广开言路
4. 赏罚分明,举贤任能
5. 正己化人,言行合一
6. 同体大悲,与民同乐
4. 领导者需要做好的九件事情
1. 修身:塑造非职权式的领导魅力
2. 尊贤:尊重人才,提供机会
3. 亲亲:亲近家人,和睦家庭
4. 敬大臣:敬重公司重要核心干部
5. 体群臣:重视中基层干部的培养
6. 子庶民:关心基层一线员工的诉求
7. 来百工:招揽各类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8. 柔远人:与客户和竞争对手保持友好协作的关系
9. 怀诸侯:给予各分公司或加盟商大力的支持
5. 教练式领导者
1. 教
2. 育
3. 学
4. 练
5. 习
第三讲 领导者团队领导艺术
1. 团队领导的人性起点
1. 人性善
2. 人性恶
3. 人性有善有恶
4. 人性无善无恶
5. 人性可善可恶
个人与团队的三种关系
1. 荣辱与共
2. 若即若离
3. 格格不入
团队成员行为特质分析
1. 精品
2. 毒品
3. 废品
4. 半成品
四种不同的团队模式
1. 精英团队
2. 兄弟团队
3. 关系团队
4. 任务团队
领导者识人之术
1. 孔子识人
2. 庄子识人
3. 孟子识人
4. 曾国藩识人
领导者用人标准
1. 六正
2. 六邪
领导者的激励艺术
1. 不同性格特质的人如何激励
2. 激励的十二大主要方式
第四讲:从灵魂层面领导团队
文化凝聚:建立自发机制的领导体系
1. 企业文化的精髓
1) 忠诚度
2) 归属感
3) 荣誉感
2.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级
1) 外围文化
2) 周边文化
3) 核心文化
3. 文化统一战线的力量
1) 天下为公
2) 向心凝聚
3) 荣辱与共
4) 责任奉献
制度建设:打造自动运转的领导体系
1. 制度建设的法家原则
1) 公正无私
2) 循名责实
3) 赏罚分明
← 结尾语
1. 天道与人道合一
2. 天性与人性合一
3. 理性与情感合一
4. 外内合一

【课堂建议】
1. 不迟到,不随意走动,非重要电话不接听,手机静音或关机
2. 所有俗务之心都放心,有缘相聚一起学习,共同进德修业
3. 课堂中都是同窗好友,无有贵贱亲疏者,我们都是在一起的学习者、分享者

 

王泽仁老师的其它课程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企业融合模块:幸福人生之快乐团队篇国学中的团队智慧【课程前言】团队构建的方法有很多种,归根结底,高效团队构建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企业业绩、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二是创造快乐幸福的企业氛围。团队是企业文化的实施载体。一个企业团队成员的素质、团队沟通的和谐度、团队的执行力等等,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企业文化的落实成效。人是一个能动体,团队是一

 讲师:王泽仁详情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行动铸造模块:幸福人生之积善厚德篇员工君子品格与行为修炼【课程前言】我们首先得成为一个君子,才有资格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同事;君子修为是职场人士必须要有的素质。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必须明白如何修炼才能获得贵人相助。一个人必须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内心必须十分明确,否则我们就有可能任意妄为,胡作非

 讲师:王泽仁详情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心性淬炼模块:幸福人生之正心修身篇员工美丽心态修炼【课程前言】一个人能否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首先取决于这个人的内心是否安宁,一个人只有内心充满正能量,拥有一颗阳光、积极、美丽的心态,那么他/她才具备成就幸福人生的内在基石。我们如果处理不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那么我们一定处理不好与家人的关系,也处理不好与朋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心态出现

 讲师:王泽仁详情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价值雕刻模块:幸福人生之自我管理篇员工职业素养提升修炼【课程前言】职业素养修炼,是每个职场人士的必修课。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获得职场辉煌的通行证,也是每个企业对员工的最起码要求。职业素养的提升修炼应该进入到自我管理的水平,员工只有自觉主动的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才能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成就企业。本模块《幸福人生

 讲师:王泽仁详情


《中国古典式激励智慧》主讲:王泽仁【课程前言】一个人如果士气低落,人生就会走向低谷;一个团队如果士气低落,组织就会走向衰落。大多数人的能力都在正态分布之内,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同样是一天,不同的人活法却不一样。同样是面对客户,不同的人业绩却不一样。同样是经历艰难困苦,不同的人对挫折的处理方式却不一样。。。但我们都希望

 讲师:王泽仁详情


《中庸》的智慧与启迪---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课程前言】《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

 讲师:王泽仁详情


《卓越职场人士的7项修炼》主讲:王泽仁【课程前言】本课程以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主要蓝本,为学员们讲授卓越人士所应具备的品德,习惯和素养。卓越的职场人士必须具备七大素养,方可成为企业中的楷模,组织中的标兵。只有做好这七项修炼,方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实现激励的效果。本课程将从: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

 讲师:王泽仁详情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个人、家庭、职场幸福之道【课堂前言】到底什么是幸福人生?究竟怎样的人生称得上是幸福呢?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每个人追寻幸福的方式也有所区别;但最起码如下的一些标准是我们共同的幸福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身心快乐,生活富足。都希望自己远离挫折灾难。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康宁和乐,老有所养,少有所怀。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多一份

 讲师:王泽仁详情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家庭熔冶模块:幸福人生之家庭和谐篇“后院管理”智慧修炼【课程前言】我们一出生就在扮演家庭角色,虽然我们的一生都在变幻不同的角色,但家庭角色永远不会脱离我们:儿女,儿媳,女婿,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等,这些角色在定位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用我们的品格和行为在塑造这些角色。不同的人扮演同样的角色却有不同的结果;同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有可能出

 讲师:王泽仁详情


《阳光心态修炼》主讲:王泽仁【课程前言】世界只有一个,但我们每个人却有不同的世界。有的人的世界是灰色的,有的人的世界是彩色的,有的人的世界是狭窄的,有的人的世界却是广阔的;有的人的世界只有一个人,有的人的世界是天下所有的人,而有的人的世界却只是他自己。任何人、事、物都是中立的,只是我们看待它的角度不同而已。同是一条河流,哲人看到后说:人不可能从同一条河流中经

 讲师:王泽仁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