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的心理疲惫及其人事管理
作者:孙德奎 245
上文所指的心理疲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本文称之为被迫型心理疲惫,其二,称之为满足型心理疲惫。
被迫型心理疲惫是针对销售能力相对较差的人而言的。这类人员由于没有较好的业绩,客户较少,收入也较低,在时时压力的状态下,在其工作心理上,就很容易产生对职业前途的迷茫感、对工作的厌烦感和对自我能力的低视意识,并会不断的扩大化,以致这种心理会波及到他人乃至整个公司。
满足型心理疲惫说的是那些销售能力较好乃至是公司顶梁柱的人员。这类员工一般业绩较好,而且有比较固定的客户群体,收入也较高,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的基本属于春风得意型的。但是这种心理意识也会产生疲惫感,他们没有太大的心理和物质压力,于是很容易变得对当前生活和工作状态感到满足,不愿再像以前那样去吃苦、去奋斗、去追求进取,这时也就出现了满足现状的心理疲惫。这种心理意识的存在对己对公司也都是不利的。
现在,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两种心理疲惫出现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对于被迫型心理疲惫,其一,工作精神低落,工作不积极,失去对业务达成的努力; 其二,对工作充满厌恶感,心理有辞职准备,容易与同事和客户之间发生摩擦,甚至在客户面前贬低公司的产品;其三,由于没有业绩的成就感,加之对发展空间的渺茫,被迫主动要求辞职;第四,为减少人事成本,公司失去继续培养的信心,将其辞退。
对于满足型心理疲惫,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几种结果: 其一,由于对当前工作和收入较为满足,工作没有上进心,表现出工作的惰性; 其二,客户数量得不到发展,业绩得不到提高;其三,自傲自大,不服从公司管理;第四,辞职,而后自己成立新的公司,对原公司形成竞争态势。
针对这两种心理疲惫,公司一定要在人事管理上下功夫,尽量减少此类不利面对公司运营的反射作用。
虽然存在着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强化理论等,但并不能直接用于企业销售人员的管理和激励上。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一、提高销售人员的期望值,要让他们感到业绩和奖惩之间、奖惩与个人目标的满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促使其改进行为,进而付出高度的努力,积极发挥潜能。当然,这个期望值必须要求具有不可更改的平等性,避免销售人员的情感受挫。二、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分析销售数据、测定市场潜力、收集市场情报、制定营销战略能力等,在情感上强化他们为公司拼搏的意识,同时也能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三、适时地进行岗位更换和晋升,并给于相应的工作责任,一方面可以扬长避短、唯才适用,一方面可以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四、对于没有培养性和一定要辞职的,那就果断的将其淘汰,减少人事成本,同时可以留出空缺的职位招揽新人。
扩展阅读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销售业绩不好时的反思点 2025.04.18
销售业绩差不是问题,而是结果。当然了,为什么业绩差,背后一定有原因,先得要把原因找出来,就是吃亏,也得知道具体在哪个环节上吃亏。原因可分内外两大类,外部的就不分析了,因为分析了也没用,主要还是聚焦在内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企业管理需要像“梅普”一样彪悍的组合 2025.02.20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国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动 2024.07.03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5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