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无边界:中国人的信仰

 作者:贺一涛    618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用一个篇章来讨论中国人的信仰呢?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讲到了,上帝是西方人的信仰,而上帝及其所代表的思想理念、行为标准、价值系统深入的影响着西方世界。在企业领域来讲,上帝已经成为西方员工与企业间沟通的桥梁,而拥有这项基础的沟通桥梁,从某种意义也影响着西方企业管理科学得到极大发展。

信仰基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所产生,而又作用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等各方各面,每个民族也都拥有自己的信仰。今天不少人讲中国人没信仰,其实大错特错。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什么是信仰。

“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是迷信。科学的信仰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是《新华字典》中对信仰的解释。从这条定义里面我们已经看到了,首先信仰并不一定必须具化为某种神,或者必须依符于某种特定的行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宗教都有自己的神,以及某些特定的行为,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绝不是说没有神,没有某种特定行为就没有信仰了。那么中国人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呢?

做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文化中含有强烈的退守、包容、宁静、和谐的女性化色彩。这因为农业是靠天吃饭,所以民众会渴望着年年风调雨顺;同时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不断探寻、和积极的遵循着自然规律生产、生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便在于,中国讲“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则把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将人与自然做为两个不同属性的个体进行研究。

在长期的、超稳定结构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人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思想,并形成影响国人的行为准则,而这里面核心的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不懈探索、追求。孔子在讲人生意义的时候用了这样一句话“参赞天地之化育”,即弥补天地不足,这就是通过积极的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进而达到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终极解释了。

和文化及其价值标准同样深入的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式和进程,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守则。翻阅古代典籍,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关于圣贤、大人、君子、小人的训教,这正是古人们探索、追求和文化的一种方式——对人的行为准则、角色特征提出具体要求,进而达成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和谐关系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正是中国人的信仰。

从个体、静态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我们都深深浸透在传统的“人学”教育之中,这就是常说的做事先做人;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渴望着,也在追求着与外界相关人、群体间的和谐关系,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这样就不难解释,企业里的新员工们为什么不那么“安份”,尤其是年轻人群。今天议论老板的为人处事,明天交流企业内部管理和对企业未来的设想……

历史上,过于重道轻术的理念已经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巨大耻辱;但今天在财富英雄导向下的,过于重术轻道的理念若不加以辅正,又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为什么能意识到呢?正是龙的传人们骨子里对和谐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在中国做企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员工们对岗位、企业、老板的要求是很复杂、很立体的,哪一方面顾及不到轻则落下埋怨,重则导致人才流失,甚至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进程,所以现在中国的老板们是最累的;但中国企业将为世界做出的贡献将是无法形容的,企业家们一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就能从这里面找到新的、更加宽阔的道路,那是一条能够得到各方面力量支持、协作的道路。

可能已经有朋友要讲了,恰恰相反,当今企业里存在着很多不和谐,这是不是与笔者所述相去甚远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从起点上就有了偏失,怎么可能达到目标呢?发掘和谐信仰,并发展出新的、适应于中国企业的管理体系,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相对静态的视角,而进入系统、动态的全新视角里。

下篇的主题就是:由静及动。
 中国人 信仰 边界 无边 国人 管理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