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洋:品牌与文化—— 一种天然的情缘

 作者:乔春洋    543

                                              乔春洋:品牌与文化—— 一种天然的情缘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它可以满足消费者物化因素和文化因素两方面的需求,因此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空间,品牌本身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所有的品牌都含文化,从来没有不含文化的品牌,只不过优秀的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而已。难怪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文化,只需喝一瓶可口可乐饮料、吃一份麦当劳汉堡包、抽一支万宝路香烟、穿一件李维斯牛仔服足矣。可见,可口可乐、麦当劳、万宝路、李维斯作为一种品牌,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了。
        品牌与文化历来有一种天然的情缘关系。一方面,品牌是物质和精神、实体和符号、品质和承诺相结合的产物,即品牌是文化融合的结果、文化魅力的体现;另一方面,文化是品牌的内涵和生命,品牌的提升离不开文化,文化必然渗透和充盈其中并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在品牌创建过程中,文化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使品牌更具意蕴与韵味,更具竞争力;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文化起着载体的作用,让消费者牢记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品牌,具有独特的魅力,能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从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到汽车文化、居住文化、娱乐文化……品牌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品牌是文化,但它又不是一个纯文化的概念,而是一个极富经济内涵的文化概念。能够让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极高的附加值,成为企业最具潜力的利润增长点。从消费层面来看,商品是物质文化的实例,是消费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同文化和心理素质的人都会从价值功能、利益认识、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和评价,为样就赋予物质消费在文化上的意义和特征。消费者在接受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也体会着品牌为其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这就使得人们对品牌的追求上升到精神的境界、文化的层面。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和国内品牌在质量、性能上基本相当,但国外品牌的价格要高出许多,而且购买者还趋之若鹜。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品牌有丰富的文化含量,因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竞争力。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同时,也在购买自信、荣耀和心理上的满足。当有人问为什么可口可乐卖得比原油贵几倍时,美国人反问,为什么不呢?它是一种精神能源,可口可乐永远为美国民族的奋进加油。一位美国报纸资深编辑说:“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所有的精华,喝一瓶可口可乐就等于把这些美国文化灌注体内,可乐瓶中装的是美国人的梦。”耐克则从篮球中发现了自己内在的价值:征服与超越,一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
        市场营销和品牌竞争的实践也已证明,品牌的知名度并不能代表品牌的价值,只有文化的内涵才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资源。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愚笨的商人卖产品,聪明的商人卖品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产品是暂时的,文化是永恒的,只有文化才是经典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认识到了文化对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写道:“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文化经营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这种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动力: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产品文化也有几千年历史。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品牌以深刻而新颖的意蕴,从而提高品牌附加值,增强品牌的民族特色和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经营的战略问题。乔春洋
乔春洋乔春洋,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品牌战略研究专家、品牌营销实战专家、诗人2011中国十大品牌专家。诗歌思想纯正,格调高远,激情奔放,意境优美。散发着青春的魅力,折射出时代的光芒。
 情缘 天然 品牌 一种 文化

扩展阅读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