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企业文化难题:如何让珠峰空气不再稀薄?
作者:韩锋 233
特别对中小企业而言,文化的落地生根可能比企业制度更重要。中下企业的普遍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制度不健全。制度的自然属性就是制度永远落后于现实实践。往往是有了实践,犯了错误,发现了漏洞,才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许多企业,有制度都不能认真执行,更何况没有制度?! 没有制度怎么办?文化就是来弥补这个缺位的。制度只能管工作内的8小时,文化是管24小时的。制度是有人监督下的个人被动服从行为,文化是没有外来监督和约束下的自动自发行为,更多的表现为一个人的习惯。文化落地生根了,即使没有制度,企业的个体和群体也会按文化的要求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如果没有文化,又没有制度,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就很有可能朝着企业利益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就像经常举的例子,中国人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不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但在没有人监督、需要自律的环境下,表现往往大相径庭。
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强势、鲜明、独特、在企业内部落地生根的企业文化。如果给企业文化一个更直观的定义的话,企业文化,追本溯源,发端于企业老板、创业者的愿景、理念、思想、行为、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大多是企业老板、创业者的思想、行为)变成企业所有员工的思想、行为的艰难过程。试想,如果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和企业的老板所思、所想、所作都一样,那还用企业文化吗?绝对不需要了。正因为,企业里每个员工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行为,而人的思想和行为相对是很难改变和统一的。让上百人,上千人、上万人所思、所想、所为都能一致,集合起来的力量绝对不亚于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所以古人很早就得出结论:“上下同欲者胜”。如何同欲?靠文化。
那如何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呢?如何让文化不随着企业发展、扩张,人数的增加而像珠峰的空气一样越来越稀薄呢?
中小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个通病,经常被人诟病,那就是企业文化流于形式,成为只贴在墙上的“墙上文化”。墙上文化并没有错,错在墙上文化成了员工“过目即忘”的墙上文化而不是让员工“过目不忘”的墙上文化!如何让员工过目不忘?就像企业期待如何让消费者对自己广告过目不忘一样,除了创意好之外,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现在的广告主从来不会做打一次央视的广告消费者就可以记住的美梦。但企业里面对文化的落地,却犯这种低级错误:以为墙上挂几个文化的看板,悬挂几条文化条幅,开几次文化宣贯会就可以把文化落地了。这些远远不够。企业文化首先要让员工铭记在心,如果员工连企业的文化有几条,什么内容都记不住,都不能脱口而出的话,很难奢望员工去按文化做事情。要让文化深入人心,就首先要让文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企业文化手册、企业宣传栏、企业内部报纸刊物、企业每天的早会、周会,企业的所有可以宣传的媒介,甚至走廊、过道,每位员工电脑的开机屏幕,每位员工办公桌前的台签,都应该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内容。只有让员工走入公司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企业文化的身影,多次的重复才能让员工记住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过目不忘。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口头、书面的考试和考核,来强化员工对文化的记忆。
企业文化要落地,必须要让企业的中层成为文化的播种机和发动机。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文化难落地,是因为企业的中层根本就不身体力行企业的文化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上梁不正下梁歪,企业的基层员工对文化的传承和执行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企业的老板首先要管好、盯紧自己的中层,让这些中层成为若干个迷你小老板,成为老板的文化代言人,成为企业文化的播种机和文化宣贯的发动机,才有可能把企业的文化通过中层的言传身教,传导到企业的每个员工身上去。
企业文化要在企业里生根,永远不是一撮而就的。文化生根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人们只重复(或者避免)被(正、负向)激励的行为。当员工做了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甚至超越了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及时的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如对员工口头、书面表扬、树立正面典型、会议宣贯、发放荣誉证书、发放奖金等。如果员工做了符合和超越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而企业无动于衷,员工就没有动力去重复自己好的行为。好人之所以成为好人是因为好人有好报,雷锋虽然做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自己的日记里了,外人才有可能发现他的优秀事迹。即使是雷锋主观上也是希望被人认同和表扬的,更何况企业的普通员工。对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毫无疑问,要坚决打击,毫不手软,要上曝光台,要穷追不舍,要刨根问底,直至清除为止。对做了不符合企业文化行为的员工,先治病救人,如果不行,就要处罚,负向激励,直至开除,不让不良的病毒在企业里传播扩散。
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绝非朝夕之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企业,一方面对企业文化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又要找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员工心里落地生根的办法和手段,持之以恒地推进和强化,才能让文化不会像珠峰上的空气一样越来越稀薄,让企业这个生命个体青春永驻,基业长青!

扩展阅读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 2025.09.09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 2025.09.09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
- 2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
- 3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
- 4“青少年控烟”绍兴鲁 2
- 5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 3
- 6“警察深夜上门”频发 3
- 7长期舆情洁癖,对负面 2
- 8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 2
- 9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