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

 作者:鲁培康    549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向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营销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中国企业想要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一是发挥中国企业的弹性战略与灵活战术;二是学习跨国公司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战略韧性与精益模式,加快锤炼自身营销体系的核心能力。
  若问本土企业有哪些营销优势,营销人不假思索就能列出一大串;若问跨国公司有哪些营销劣势,营销人不需皱眉就会数出一大堆。似乎只要在中国本土作战,中国企业便是如鱼得水。甚至认为跨国公司只是徒有虚名的庞然大物,实际上都是一捅就破的“纸老虎”!长期以来,这样的惯性思维渐渐禁锢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长处比较他人的短处。其实,我们也需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比比他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竞争中更加清醒。

  毫无疑义,中国企业有许多值得跨国公司学习的地方,而且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每一次较量都是一次学习机会。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是日益弱小,而是日渐强大。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前几回合的较量往往很难尝到甜头,因为中国企业熟悉本土消费者,特别是渠道建设、网络布点、深度分销更令其难以对付。自然,扬长避短,发挥长板效应本是企业的制胜方略,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企业岂有不胜之理。

  中国企业的营销优势何在?一言以蔽之,战略弹性、战术灵活。跨国公司擅长常规性战略,其战略制定是一个极为严格的过程,也因其战略的严格与缜密,往往对市场变化难以及时应对,加之跨国公司复杂的管理流程,往往使前方信息反馈与后方决策不能及时到位,这就给中国企业留下了很大的时间差。中国企业擅长突发性战略,往往靠独特的人力资源、地理优势和渠道人脉取胜。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下,很多企业惯用人海战术、终端为王与跨国公司贴身博弈,这一招往往使跨国公司几无还手之力。所以,很多企业在竞争中十分重视争时间、抢速度,善打短平快和时间差。毫无疑义,快速反应能力正是中国企业在战略与战术上的竞争优势。

  然而,市场竞争规则的变化常常令人慨叹:“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看看近几年之日化行业、食品行业,仅从快速消费品竞争格局的演变就能看清跨国公司的市场逻辑。当资本模式、战略并购以其点石成金之术反复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逐利大戏,我们是否应当思考经济全球化的深层含义?在跨国公司不断加速与中国市场融合的同时,站在中国企业的立场,多思考中国企业向跨国公司学什么是否更具价值?

  随着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及更多跨国公司的长驱直入,中国成熟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跨国公司首先要抢夺的自然是最具营销价值的城市中产阶级,这也是国外多家奢侈品正加速进入中国二级市场的主要动因。习惯上我们总认为,农村市场天地广阔、没有竞争,是市场营销的蓝海。其实,农村市场的成熟往往需要依靠城市市场的带动和引导,企业营销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即便如此,许多跨国公司对于各种“下乡”活动并非袖手旁观,而是跃跃欲试。往往,跨国公司的战略之一是高举高打,通过大量烧钱来培育市场,这使得更多中国企业望尘莫及。加之城乡市场差别较大,内需拉动将会很长,对很多新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来说,如何在成熟市场与跨国公司巧妙周旋、攻城略地,乃是企业营销的重要课题。在后危机时代,面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战略思想更值得我们来温习。

  优秀的企业在于不断向竞争对手学习。正如壳牌集团德格先生这句名言:“当今世界最大的、甚至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常常有专家感叹中国企业不争气,连1P(产品)都做不好!就总体来看这并非悲观论调,而是客观评价。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营销环境,我们需要谨记:知识比经验更宝贵,理性比激情更长久。中国企业在发挥自身本土优势的同时,特别需要以“拿来主义”的精神,认真学习跨国公司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战略韧性与精益模式,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

 本土 双重 打造 营销 优势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