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福利之补充型金融产品

 476

9.11恐怖袭击事件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同时也史无前例地将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了保险业。在悲剧发生后的几个月里,许多保险公司收到的顾客对寿险产品的咨询以及增加投保范围的要求急剧增加。同样,在现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下,大家对安全和治安问题日益关注,对简单的、价格适宜的意外保险产品的需求也因此呈上升趋势。
时代确实在变迁。在十八世纪早期,保险公司以向男性出售意外保险为主,用于替代由于疾病或受伤致残而引起的收入损失。到了70年代,保险公司开始积极推动员工支付的个人意外险的销售。这一产品很快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福利。此产品之所以受员工欢迎是由于,如果由于发生事故而受伤或死亡,它能够提供额外的赔付保障,而价格又远低于传统的寿险。雇主们喜欢这种保险是因为它并不增加他们在福利方面的支出。

在过去的10到15年里,由于医疗费用的急剧膨胀而引起的费用的不断上涨,促使员工福利开始由雇主支付逐渐转移到员工自身承担。与此同时,为员工提供全部福利、照顾员工一生一世的家长式雇主在观念上也有所回落。结果,以往被认为是福利中比较次要成分的意外保险类的自愿购买型产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得到了相当的增长。事实上,许多雇主认为,在员工福利中提供更多的选择,比如个人意外险、长期护理以及补充残疾保险等自愿购买型保险产品,能够提高他们在吸引和维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

这些多样化的选择赢得了雇主们的普遍欢迎。在几年前Metlife的一次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受聘员工中有66%认为他们的雇主应该给他们购买意外险等补充型金融产品的选择。

 福利 补充 金融 员工 产品

扩展阅读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服务越来越被各金融业所重视。面临如火如荼的微博,各大银行、保险、基金机构也跃跃欲试。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认为微博营销在传播性、互动性、精准性等各方面

  作者:刘东明详情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薪资一般在8到18万一年,不同区域,是否是重点、个人教学能力如何等对教师薪资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每月的双边公积金一般是1300到1500元,取暖降温

  作者:王晓楠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