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亟待价值补缺
740
技术创新对新兴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受市场及技术路线不甚明确的困扰,企业在新兴产业创新投入方面风险较大,投资意愿大为萎缩。对此,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方面要有别于传统产业。
这首先应该体现在投入策略上要“点少量大”,针对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市场广阔、产业基础较好、政策信号明显等特点,如电动汽车),找准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其单个项目资金投入量可比传统项目增加几倍甚至十倍,真正以此带动本地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并助力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政策高地的形成。
在投入方式上要优化。首先坚持把企业作为政府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通过企业整合其自身及其他科研单位研发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熟悉市场、适应市场的特点,加快研、产、用产业链条的形成;其次是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三方在新兴产业创新领域的“项目股份”管理方式,即保障企业产权方面的核心利益,同时增强科研单位盈利预期及提高政府技术创新投入回报。
新兴产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往往具有新的功能属性和性价特征,而原有的商业模式难以针对新的产品特性进行销售,因而阻碍了商业循环的形成,制约了产业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在对新兴产业价值链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应针对其缺失环节,大力培育或引入相关从业企业,必要时可以投入一些政府资源,支持其开展业务打通价值链,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应鼓励有实力企业开展充、换电设施建设和电池租赁业务,以新的商业模式来降低电动汽车初期购置成本;例如在节能领域,大力开展能源合同管理,通过引入节能服务公司,降低企业节能改造成本等。在三网融合等领域,地方政府应在遵循、利用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力度,平衡部门利益,力争先行试点。
如上所述,新兴产业发展在市场形成、创新投入、商业模式建立等产业驱动因素方面与传统产业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抓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光扮演着要素供给、政策引导、运行监管方面的传统角色,同时也要承担扩张市场、优化投入、价值补缺等新任务,其助推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将更加贴近市场与企业,其工作的难度与要求都有提升。因此,地方政府应增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研判,增强政府在政策资源、要素资源、产业资源上的整合与运作能力,抢抓时机建立先发优势,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这首先应该体现在投入策略上要“点少量大”,针对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市场广阔、产业基础较好、政策信号明显等特点,如电动汽车),找准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其单个项目资金投入量可比传统项目增加几倍甚至十倍,真正以此带动本地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并助力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政策高地的形成。
在投入方式上要优化。首先坚持把企业作为政府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通过企业整合其自身及其他科研单位研发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熟悉市场、适应市场的特点,加快研、产、用产业链条的形成;其次是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三方在新兴产业创新领域的“项目股份”管理方式,即保障企业产权方面的核心利益,同时增强科研单位盈利预期及提高政府技术创新投入回报。
新兴产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往往具有新的功能属性和性价特征,而原有的商业模式难以针对新的产品特性进行销售,因而阻碍了商业循环的形成,制约了产业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在对新兴产业价值链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应针对其缺失环节,大力培育或引入相关从业企业,必要时可以投入一些政府资源,支持其开展业务打通价值链,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应鼓励有实力企业开展充、换电设施建设和电池租赁业务,以新的商业模式来降低电动汽车初期购置成本;例如在节能领域,大力开展能源合同管理,通过引入节能服务公司,降低企业节能改造成本等。在三网融合等领域,地方政府应在遵循、利用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力度,平衡部门利益,力争先行试点。
如上所述,新兴产业发展在市场形成、创新投入、商业模式建立等产业驱动因素方面与传统产业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抓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光扮演着要素供给、政策引导、运行监管方面的传统角色,同时也要承担扩张市场、优化投入、价值补缺等新任务,其助推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将更加贴近市场与企业,其工作的难度与要求都有提升。因此,地方政府应增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研判,增强政府在政策资源、要素资源、产业资源上的整合与运作能力,抢抓时机建立先发优势,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新产业 补缺 亟待 价值 产业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十大核心价值 2025.03.26
企业设计:十大核心价值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设计,涉及企业十大核心价值内容,解决企业根源性问题,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企业。1. 未来赢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文化追求企业与员工价值共享 2025.02.18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文艺青年都爱英剧?——解构英剧用户价 2023.05.09
看英 剧的看不起 看美 剧的,看美 剧的看不起 看日剧 的……看剧也有鄙视链,英剧的画面精美、逻辑感 强、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都是英剧迷们爱上英剧的 理由。而站在营销人的角度,随着英剧逐渐成为各视频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我要发布需求,请点我!
相关信息
管理文库分类
最新发布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0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5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