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人的商业精神!

 作者:周永亮    375

在很多中国人的眼中,西方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追逐是其商业的本质!而一谈到中国人的商业精神,一般都会说到孔子的名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是,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是,中国社会有一条潜规则:只要爱财,就不是君子了,因此,君子只要爱财,就谈不上什么“有道”了?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这种判断,会认为:“只要是合法的、合乎道德的钱,我们就该取就取”嘛!问题是,一般人对自己获得的钱是否合法是很清楚的,对别人获得的钱是否合法是不清楚的。如此以来,很多人看到别人比自己的钱很多的时候,尤其是看到别人花钱方式不符合自己道德评价标准的时候,就会出现对这位有钱者的百般猜测。如果是一般人这样猜测也就算了,问题是如果有关机构或者很高层的人士也这样看待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至于“道”中的“道德”,那就更是解释的仁者见仁了。商界中的人有一种解释、官界的中的人有一种解释,普通市民中则有无数种解释。

因此,在中国,“取之有道”除了解释为合法之外,其他的一切解释均有巨大的争论。

在这样的社会意识中,中国的商业精神怎样才能建立?其核心究竟应该是什么?这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依托,否则,国富还是民富就永远是个争论的话题。

纵观中西历史的发展沿革,我觉得,中国人的商业精神应该具备下面五个最基本的理念:

一是尊重金钱。很多人对金钱是爱恨交加,一边是钱就敢要,一边大骂“钱是王八蛋”;一边是“不是为了钱”,一边给钱少一分都不干。这不仅源于个人的品质,更关乎对于金钱的认识。我们先不管经济学对于金钱的解释,对于一个社会中人来讲,要树立真正的商业精神,首先要对金钱产生尊重感。有人说“视钱如粪土”,这种想法既可以产生义士,更多的是产生骄奢淫逸之辈,不是节省金钱、让金钱产生更大价值,而是恣意挥霍。这是对金钱的最大不尊重,一个不尊重金钱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崇拜暴力和权力的社会,因为这比钱重要的多。只有尊重尊重金钱,才知道如何积累金钱、让金钱产生更大价值,才知道不随意挥霍。有些富二代就是最典型的人,那些挣不了多少钱也随意挥霍的人,在本质上与富二代的金钱观是一样的,只是多和少而已。

二是崇尚投资。对金钱有了尊重感,人才不会乱花钱,也不会仅仅把它捂在手里,而是让它产生更大的价值,途径自然就是投资。有人说,很多中国人都在投资啊,他们在挥金如土的同时也在投资股票、债券、放高利贷、炒房、抄黄金和古玩呀!其实,这里更多的是投机!投资和投机有何区别?很简单,就是是否坚持长期和理性预期,如果仅仅是短期或短线,或者期望一夜暴富,这能叫投资吗?如果这样也算投资的话,买彩票的人就是不断投资的人。中国近年来出现了投资实业、投资技术愿望降低而投资古玩艺术品、投资黄金愿望不断攀升的现象说明,很多中国人更习惯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

三是创价光荣。一个充满商业精神的社会是一个鼓励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光荣的社会。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长期以来认为,农业创造价值,仕能创造价值,其他如商业,均不产生价值。到了现代,我们开始接受技术创造价值,但是骨子里仍然不认为商业过程产生价值,甚至也不认为商业管理人员创造价值。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问题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的人生信条衍化出了一条社会潜规则:干活的人不光荣,不干活拿钱才是最光荣的。有人可能有异议,那就仔细研究现在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链条(社会价值链:一线工作者-商业管理者-商业经营者-政府官员)。也就是,这个社会里很多人更愿意去做分配价值的工作而不愿意去做创造价值的工作。如果你仔细看看社会中的现象就明白了:纳税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花纳税人钱的人最牛。你说,这个社会是鼓励去一线创造价值呢还是鼓励进行价值分配呢?!

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价值的创造者吧,让中国人的商业精神直起腰来!

周永亮
 中国人 何谓 国人 商业 精神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