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的迷茫和纠结

 作者:刘文瑞    583

作为学者,需要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这个学术共同体,需要有真正的研究者,用马奇的话来说,要能够发现并研究“有意思的题目”,其中少量人能够起到引领学术发展的作用。没有这样的研究,中国的管理学就只能跟随在西方身后,用中国数据验证西方理论。对于这种学者,不求其研究“有用处”,只求其研究“有意思”。就像爱因斯坦,只提出相对论,而不设计反应堆。这种研究,基本上不能采用团队方式,更不能靠项目推动,唯一的动力就是学术追求。但是,中国现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体制,不但没有这种学者的出头之地,甚至没有这种学者的立足之地。在中国,相当多的人都知道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讲学习型组织就会说到圣吉,但不要忘了,如果没有阿吉里斯等人对组织学习理论的持续研究,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很有可能就会流于江湖术。多数企业家不读阿吉里斯的书,因为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太繁琐的分析论证。而圣吉把它简化通俗了。但是,圣吉和阿吉里斯之间具有共同语言,能够进行学术对话。对于阿吉里斯的组织学习理论,人们不能要求直接用它来改进管理,它所需要的是对管理中的问题给予学术解释。这种解释是经营者自己无法完成的。再例如,清代考据学的丰硕成果,对中国古代典籍进行了系统整理,正是这种考据,使后来的康有为能够利用它写出《新学伪经考》鼓动变法。没有前面的考据学为基础,后来的戊戌变法就缺乏思想根基。

大量的普通学者,在进行管理研究的同时从事管理咨询和培训。以西方为例,从马奇到阿吉里斯再到圣吉,形成一个学者过渡带。他们同属于一个学术共同体,但职责有所不同,有的偏于研究,有的偏于培训。他们都需要相应的研究基础。笔者认为,这种共同体形成的书面标志,是教材的体系化。中国现有的管理学教材,普遍存在严重的碎片化现象,是一种管理知识的杂拌沙拉,有的甚至存在着逻辑冲突,这正是相应队伍碎片化造成的。能够做到浑然一体,意味着学科边界和学术语言的一致性。对于培训师来说,除了有厚实的学术底子外,还要注重受众的需求。纯学者不要求其有高超的演讲能力,但培训师必须有能够吸引听众的表达和阐释。现在那些野路子的江湖培训师,尽管他们所讲的内容不敢恭维,但他们的口才和吸引力值得借鉴。汤姆·彼得斯的盛名,就与他的演讲能力有直接关系。中国近代的梁启超和孙中山,都是演讲大师,近代的变法和革命,与他们的鼓动能力紧密关联。

管理实践者在接受培训时如何辨识真正的培训和江湖游医?真正的培训,会启动受众自身的思维,而江湖游医则会把自己的医术说得天花乱坠,竭力使你相信他。西方的培训名家如彼得·德鲁克和查尔斯·汉迪,都是尽力启发受众思考,增进他们的自治能力,而传销者进行的洗脑,则不允许受众反问和质疑。如果受众只需要答案或者希望大师传授现成的技能,正好会给江湖游医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提供了机会。当受众需要萨满时,自然就会出现跳大神的巫师。厄威克被人称为“顾问中的顾问”,就得益于他的咨询公司独到的培训方法。当厄威克给服务对象进行咨询时,必须同步进行培训,以保证所有的管理工作都靠自身力量实施。厄威克说:“作为顾问,真正唯一值得去做的工作是教育或教会客户及其下属人员自己能进行更好的管理。不光是授人以鱼,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培训是唤醒对象的自觉,洗脑是训练对象的盲从。凡是煽动情绪化追随、鼓动非理性狂热、造成感染性气场、适度贬损嘲讽听众以强化自己的权威等等手段,都属于常见的洗脑术(更高明的诱惑者,会采用适当地引诱性反问,表面好像是启发受众思考,实际是引诱受众跟上自己的思路。例如,“看了这个案例,你还那么认为吗?”更重要的是,凭借一种“中国式智慧”,懒得学习,期望听两堂课就可以“茅塞顿开”,或者百度一下就掌握了管理真谛,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条不归路。有时,捷径看起来很近,也符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理,但十有八九会掉进两点之间的壕沟而崴了脚,甚至会掉进看不见底的深渊而不见尸骨,只有不惧艰辛迂回向前者,才有可能真正进步)。企业实践者应该懂得,任何学习,最终都是自学;任何培训,最终都是自治。

中国的管理培训现在充满了迷茫和纠结,要走出这种迷茫和纠结,需要靠经营实践者的觉醒和管理学界的共同努力。也许,目前的乱相正是时代使其然。80年代的卖方市场时期,再怎么强调产品质量也收效甚微,而90年代转变为买方市场后,企业开始自觉狠抓产品质量。曾几何时,温州的劣质鞋曾经行销全国,然而后来温州人自己焚烧销毁劣质鞋。原因无他,市场的力量使其然。作为企业经营者,需要看到的是:在冰箱还属于紧俏商品时,张瑞敏以“砸冰箱”的壮举走在时代的前列,奠定了海尔的根基。今天,在由向资源要效益转变为向管理要效益的转型中,谁能在管理培训上走在前列,谁就可能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余地。


 

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2012年3月号P80-86,题目改为《中国管理培训的乱象与出路》。

 

附记:考虑到敏感性,本文没有说“伪理论”的问题。我们有大量伪理论,即不讲道理的理论。这种所谓理论,往往是一些口号和宣传,而不是学术。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很有可能是伪理论造成的伪问题。理论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

上文写好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妨再添个蛇足。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某企业引进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经常有空盒流过。厂长请一个博士后花了200万设计出了自动分检系统;一乡镇企业遇到同样问题,农民工花90元买一大电扇放在生产线旁,有空盒经过便被吹走。启示:知识很重要,能吹很实用。还有一则笑话:有一公司招会计,第一位进来,考官问2+2=?答:4。考官说你走吧。第二位进来被问2+2=? 答:5。考官说你走吧。第三位进来被问2+2=?答:可以是任何数。考官说要的就是你这样的。

上面两例,正是当今许多培训受众的潜意识追求。即一方面要求培训,另一方面又嘲弄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反智与求知并举,其结果就是蒙人与忽悠齐飞。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学术界的问题也类似,许多所谓教授,一方面想在学界引领潮流,另一方面又嘲笑真正的学者脑子不开窍是笨蛋。跟风与名望成一体,投机与权威成正比,其结果就是学术领域乱象丛生。走出这种纠结,是中国管理学界的使命。
 

 管理培训 纠结 迷茫 培训 管理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5年6月12日,四川圣迪乐食品降本增效项目启动。铁骑力士集团资深总裁、圣迪乐食品生产总经理等40多位中高层经管人员和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企管咨询)3位咨询导师参加了项目启动会。圣迪乐食

  作者:姜上泉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2025年6月4日,九为集团江苏基地降本增效项目启动。九为集团执行总裁、副总裁、江苏基地总经理、天津基地总经理等线上线下40多位中高层经管人员和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企管咨询)3位咨询导师参加

  作者: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