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能力打造营销高手

 作者:崔自三    216


  世界行销大师陈安之在《超级行销》中曾经说过“心态决定一切,技巧和能力决定胜负”,既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也道出了技巧和能力对于营销人员所起“临门一脚”的关键作用。那么,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营销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形势的需要呢?对此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笔者认为,销售人员要想成为营销领域里的顶尖高手,必须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适应的能力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营销员,是我们营销界里的口头禅,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营销人员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事实不仅如此,即使在同一家公司里工作,营销人员也往往因为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的经常变换而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而所有这些,都要求营销人员必须具有适应的能力。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为什么能够缔造新中国而成为一代伟人?笔者认为,其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是他在丧失了6位亲人、经历了28年的痛苦后,依然还能潇洒地吟诗作赋。而营销人员在面对新环境、遭遇新挫折、经受新挑战,能够坦然自若,从容应对吗?在现实的工作生活当中,面对市场的千变万化,营销人员往往要吃千辛万苦,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因为选择了营销这个职业,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颠簸流离的生活方式。作为好的营销人员,就必须要具备适应的能力。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你就必须适应环境。从企业的内部环境来说,营销人员首先要能够适应公司,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适应公司的运营理念,适应公司的营销方针、适应公司的人文环境等等。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讲,营销人员还应该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经销商的发展需求,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销售人员只有适应了营销这个职业、适应了营销生活、适应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给自己准确定位,摆正位置,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之所在。 

  学习的能力

  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在《营销战》中说:“今天的市场营销的本质并非为顾客服务,而是在同竞争对手的对垒过程中,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以强取胜”。智、巧、强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应该来自于学习,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厚积薄发”。 

  在日常工作中,营销人员应该“一日三省吾身”,以使自己更快地成长。那么,营销员如何才能更好地检讨自己,从而让自己不断地得到提升呢?有效的途径是,营销人员必须具备“学”的能力。 

  学什么呢?从大的方面谈,应该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关的经济法规,国家的宏观、微观经济政策,从战略的高度“武装”自己。从小的方面讲,营销员应该了解行业环境、市场形势、未来趋向等等,通过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经验学习,向对手学习,以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此之外,营销员针对自身还应该以空杯归零的心态系统地学习经营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公关学等等,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达到从专才、通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从而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形势变化的需要,实现从蛹到蝶的惊世巨变。 



崔自三
 五种,能力,打造,营销,高手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