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十总队文化理念及标志释意

 作者:刘先明    1267

十总队文化理念


一、总队宗旨:


忠诚卫国,奉献社会。


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在国防工程的建设中建功立业;发扬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传统,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总队精神:


能征善战,勇攀高峰;


实实在在,十全十美。


发扬军人不畏艰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英雄气概,勇于承担重任、善于承建工程;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追求每一项工作和工程都实现卓越的境界。


三、工作作风:


正确的信念和理念充实内心;


规范的条例和制度落实到位;


创新的精神和工作务实高效。


铭记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坚定和保持战无不胜的信念;认真贯彻和切实执行各项条令、条例、管理制度;有效创新、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最佳成绩和更大的胜利。


四、质量方针:


用知识和汗水浇铸总队形象,建造社会和用户满意的优质工程。


有机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科学、先进技术与军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英雄气概,为社会和用户建设一批批的让人民放心、让党满意的优质工程。


五、管理理念:


制度是一种纪律,执行制度更是一条纪律。


没有铁的纪律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军队;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纪律,执行制度是我们军人必须模范遵守的纪律。


六、经营理念:


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育一批人才,拓一片市场。


承建一项工程,就要树立一座体现军人形象、总队形象的丰碑;在现场或战场中培育一批批的有用人才,不断拓展我们在军、地两类工程领域的市场份额。


七、人才理念:


总队造就人才,人才成就总队。


十总队是一个创造过许多辉煌战绩的光荣之队,在辉煌发展的过程中锻造、培养、输送过许多人才,现在良好的环境还将继续锻造大批有用之才;同时,一批批成长起来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推动了十总队的成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十总队保持光荣、再创辉煌。


八、创新理念:


创新准,发展稳。


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管理、文化、技术等方面大胆、有效创新,推动企业稳定、快速、科学、和谐、健康的发展。


九、学习理念:


勤于学习是进步的基础,学用结合是成功的关键。


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勤于学习,才能争取更大的进步;结合国防建设、市场变化、总队发展的需要,学以致用,才能较快、更优地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之中。


十、行为规范:


班子以团队威信为荣誉,齐心合力,立党为公;


主官以总队发展为责任,勇挑重担,善于创新;


机关以职能管理为天职,科学管理,高效服务;


基层以工程现场为战场,不畏艰难,争创先锋;


全员以提高素质为本领,勤勉自强,奋发向上。

总队目标


锻造过硬队伍,


发展特色文化,


多建优质工程,


永保制胜实力。

三大战略


1、发展战略:


以文化建设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龙头,以安全效益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目标,增强和运用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总队整体实力。


2、经营战略:


以军内工程为立足点,以北京市场为突破点,以西部市场为着重点,以机场道路为支撑点,以洞营工程为增长点。


3、竞争方略:


人才兴队,管理升位,科技领先,文化制胜。



十总队标志释义:

以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中“航空港”三字汉语拼音字母“H”、“K”、“G”、十总队的“10”为基础元素,有机融合太阳、五星等与部队相关的元素,经过文化理念与艺术相结合的处理,设计了本标志,其内涵主要是:

1、整个图案以红色、蓝色为主色调,红色象征文化的优秀性、奉献社会的积极性、进取意识,与蓝天一样的蓝色象征科技以及与空军相关的属性,五条纵向的白色条道,象征着本单位主业承建军、地机场工程、道路工程的专业属性。

2、上部分“10”变形为“太阳”,“五星”体现了部队属性,构成“我们的部队向太阳”的意境,充分表现了本企业积极向上、充满朝气与生机的信念和精神面貌;“H”、“K”、“G”三字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丰碑”,一方面表现了团结一致,另一方面是本企业“丰碑文化”的再现;标志中的基础部分,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坚实、厚重而有力,体现了本企业“忠实卫国、奉献社会”的信心和实力。

本标志内涵丰富并易于理解,朴实、简洁、清新、明快,个性鲜明,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艺术性、传播性。

刘先明
 空军,总队,文化,念及,标志

扩展阅读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在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项目是初涉猎,但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却有些时日了,企业文化给企业能带来什么?我比较推崇这种说法即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态度。因为这个概念解释包含了一

  作者:史为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