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的绩效管理----雷徐明

 755

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与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经营的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在产品的质量、成本、创新以及提供新产品的速度上达到更高的水平。因此,通过促进企业和员工在这些方面的工作绩效,从而改善企业整体绩效为目的的绩效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2006年,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表明: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是绩效管理(PerformanceManagement)。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是完成由员工和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的过程,并且在协议中对有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经理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经理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企业的战略、经理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沟通的前提下,经理帮助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愿景规划和战略目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集团公司对人力资源科学化与人本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重视,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领导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集团公司绩效管理理念的误区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绩效管理的误区不少,但导致这些误区的深层原因却屈指可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者理念的错误。大量的咨询案例表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系统理解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不等同于绩效评价。集团的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系统的真实含义,没有将之视为系统,而是简单地认为就是绩效评价,认为做了绩效评价就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持续的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理和员工就绩效目标达成协议,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持续的双向沟通,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完成工作目标。绩效评价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是对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如果简单地认为绩效评价就是绩效管理,就忽略了绩效沟通,缺乏沟通和共识的绩效管理肯定会在经理和员工之间设置一些障碍,阻碍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造成员工和经理之间认识的分歧。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要控制员工。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并且自觉自愿参与的管理体系。只有让员工知道绩效管理对他们的益处,并设法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绩效管理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能力,而不是使用何种工具。重视使用何种管理工具,忽视由谁来使用工具,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一大弊端。目前各种可供选择的绩效管理工具繁多,各有优缺点,关键并不在于哪个工具最好,而在于使用者能够灵活选择并有效地运用。

注重沟通和共识。在绩效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沟通和共识”都不可缺失,绩效管理的大部分活动,或许都是一种沟通过程。

抱定持续改善的信念。任何复杂的流程都不是一次百米冲刺,持续改善是流程的生命力所在。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全盘否定已经建立起来的体系。同时要注重有效性,不要复杂化。管理工具越复杂,绩效管理就越会变得机械化。这将大量占用组织的时间,并加大管理者和员工的负担。

 绩效管理 绩效 集团 管理 公司

扩展阅读

2025年7月24日─26日,姜上泉导师莅临振达集团训练辅导《全价值链降本增效》工作坊。振达集团总经理和60多位经管人员参加了工作坊。振达钢管集团是一家生产制造大口径冷拔无缝钢管的专业厂家,产品质量优

  作者:姜上泉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2025年6月4日,九为集团江苏基地降本增效项目启动。九为集团执行总裁、副总裁、江苏基地总经理、天津基地总经理等线上线下40多位中高层经管人员和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企管咨询)3位咨询导师参加

  作者:详情


2025年2月24日,国药集团中药控股广东一方制药供应链成本与人效提升一体化第2期项目启动,一方制药总经理致辞,副总经理宣布了项目组织管理制度,一方制药总部90多人及全国各地分子公司100多人在线上和

  作者:姜上泉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