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吗

 作者:潘文富    0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

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

1.增量不增利。

甚至是倒挂,也就是销售额和利润额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因为在销量增长的同时,管理难度、成本、风险都在同步增长,毕竟,所有的产品,只要是引进了,无论后期的销售量如何,前期的成本就已经付出了,诸如进货资金、仓位、物流、损耗、铺市、活动执行、退换货、应收款等等,这些综合性的成本,可能比业绩的增长速度更快。

2.好卖的不赚钱,赚钱的不好卖。

所谓好卖的产品,一般是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客户认知度高,且本身也较为成熟的产品,推销起来不费力气,甚至客户都会自行下单。但是价格太透明了,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空间了,甚至已经做穿了。而那些利润高的产品,一般是新产品或是高端产品,客户的接受度低,推销难度大,虽然账面利润高,但实际销量有限,利润再高也只是理论值。

客观地来说,现在就不能简单地用多卖多赚钱的思维来看待产品经销,而是要考虑到这几点:

1.先控制,再运营。

做生意犹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先要确保刹车好使,能控制住车辆,才能放心地踩油门。做产品经销也是,先要对运营能力、业务团队执行力、成本控制、客户资源与关系、风险等因素能做到全面了解,能做到透明化呈现,也就是能控制得住,再来放大产品的销售量。

2.产品的功能化组合。

产品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赚钱,但不是只有赚钱功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诸如引流、开拓渠道、品牌影响力、试水新行业、技术学习、丰富品类、锻炼业务团队、抵制或是迷惑竞争对手等等。有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就得放弃赚钱,也就是说,得要算总账,算产品群的整体运营,整体业绩和收益,部分产品出于功能化考虑,就得放弃利润,为全局做出一点局部的牺牲(当然了,这也得控制一个比例,不赚钱的产品,最多占到两成)。若是坚持每个产品都要赚钱,产品群的整体运营效能发挥不好,对总体收益的影响较大。

3.盈利重点放在什么产品上。

严格地来说,单纯的跑量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薄利状态下的跑量,成本控制稍不注意就容易陷入亏损。这些跑量的产品更多是开新客户,维护渠道关系和基本流量,以此来带动真正盈利的产品,即新产品和高端产品。作为业务人员,其价值体现并不是把大路货卖出去了多少,而是把新产品和高端产品卖出去多少。

4.注意力避免被透明化的低价所转移。

客户总是喜欢比价格的,而且会挂在嘴边不停地说,若是业务人员和老板,总是关注这些低价产品,忙着给客户各种解释,或是各种抱怨,也就没有心思放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开新客户,推新卖高)上了。再说了,对于客户的低价要求,也是无法满足的,因为市场上总有更低的价格出现。不如放弃部分产品的利润,尤其是已经价格透明化的产品,若是在透明化价格的产品上,过于坚持较高的价格,还会影响对新产品及高端产品的推广,客户顺带会认为老产品价格高,新产品估计价格也虚高了。


潘文富
 门店

扩展阅读

新店开张,肯定要热闹几天。来帮忙的伙伴,自家亲朋好友,多年积累的社会关系和客户资源,被免费小礼物派送吸引进来的路人,各色人等在店里摩肩擦踵。无论是大红还是小红,新店开业前几天,营业额总是要红几天的。不

  作者:潘文富详情


小店,小生意,老板一个人全部搞定,这生意结构理应是简单的。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尤其是当前这个市场环境下,简单操作就能赚钱,重复就能持续的生意已经越来越少了,要生存,要增长,要发展,就得要认真对待,要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门店风水常识   2023.04.06

提及风水,在人们的心目中,多认为是迷信的,贾同领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风水从现代科学来讲,也有很深的道理,现在已经有大学把风水学引入教学,只不过名称是《环境行为学》,如果做店面设计的不懂得店面

  作者:贾同领详情


对建材家居店面来说,只展示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不是快消品,只通过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就够了,而是还要给消费者更多的品牌“体验”,让消费者在店面内选购产品时,能充分感受到品牌的内涵,对品牌产生信心。这就

  作者:贾同领详情


建材家居门店,特别是面积较大的独立门店,应该结合消费者习惯,在整体空间布局时,思考哪些因素呢?1. “第一亮点”顾客进门第一眼看到的产品至关重要,这个产品要有亮点,才会给店面印象加分,使得顾客愿意继续

  作者:贾同领详情


当前各种促销活动五花八门,但效果越来越差,原来的促销活动是消费激励因素,现在促销活动成了一个“保健”因素,成了无“促”不“销”的状态。促销活动已经成了常态化、同质化,我们既不能对每次促销活动寄托过高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