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异投资学——与你息息相关的四大趋势

 作者:田习如    349

不论你是否相信近年来全球喊得震天响的温室危机,有一个重要趋势无法否认,那就是全球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加。这究竟是肇因于气候自然的百年循环还是人为的温室效应(暖化),科学界仍有争论,但对于你我而言,更要紧的是及时掌握气候变异趋势对经济生活、产业结构及投资焦点的影响和应变之道。

一、 气候趋势:多变、暖化

一九九○年代以来,不但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气候也出现了重大危机,包括灾害天气发生数目剧增、发生频率变快、平均温度上升速度变快、干季更干旱而雨季更大量……简言之,全球多处都在体验天气变化更剧烈、暖日更多的气候型态。

根据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集合全球上千名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一百年中最热的十二年集中在九○年以后,大部分地区在八○年代以来干旱的现象显著上升,陆地降下暴雨的情形也在近二十年加剧。IPCC及以欧洲、日本为首的国家认为这些现象来自人类行为──工业化带来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剧增,以致造成温度上升、极地融冰等连串温室效应,且随着全球经济开发的持续扩大,上述气候现象已成必然趋势,即使降低排放也只能减缓而非阻止气候变暖。

二、 生活趋势:通膨、防灾

乳业大国澳大利亚近年连续罕见的大干旱使农作物歉收、畜牧饲料不足,造成奶粉价格大涨;非洲苏丹战乱纷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分析部分原因是气候变迁——干旱导致对水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欧洲二○○四年热浪酿成上万人死亡的惨剧……气候影响人类生活不单是身体舒适与否的感受,还将对食、衣、住、行、乐,甚至生命带来冲击。

全球气候变迁及温室效应,将使粮食及能源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加上夏热冬暖的天气渐渐改变人们的家用品及休闲倾向,全球各地区的消费型态也将因应调整,冷气、自行车等抗热或节能产品的需求都将呈上升局面。

此外,极端气候的增加也提高了防灾的挑战。

三、 产业趋势:节能、转型

纵然少数科学家及石油业者仍在质疑全球变暖的论述,但是欧洲、日本、美国等都开始行动,许多国家也已经采取政策手段,或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或是鼓励替代能源、节能产业的发展。

首先,几乎所有产业都可能受到二氧化碳排放管制的影响。例如,NIKE要求全球供货商将来必须提报碳排放量数据,这将使一些代工厂在全球供应链之下受到减排、节能压力。而进入“碳限制时代”后,如果不能提供产业界“干净”的能源,一些国家或地区恐怕将面临企业出走、外资却步的局面。

另一方面,气候变迁也带来新产业或原有产业升级的商机,这在西欧及日本发展最为蓬勃。包括太阳能、风力、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冷冻空调、LED等节约能源产业,以及燃料电池、碳捕捉及储存、绿色认证等其它相关产业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国际能源组织由此预估,到二○一○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值将达六千亿美元。

四、 投资趋势:蓝金、绿金、基建

生活方面和产业方面为了应对气候变迁而做出的调适当中,蕴含了许多投资机会。投资人在关心环境之余,除了避开洪水海潮,也要进一步抓住赚钱大潮。其中,以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为主的“绿金”,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等趋势的“蓝(水)金”概念股,以及预防气候变化而加强堤坝建筑等基础建设需求,甚至灾后重建带来“灾难财”的建设相关类股,都是受全球气候趋势影响的投资热门标的。据说,“股神”巴菲特已经投资风力发电,而全球知名炒家索罗斯也投资了巴西乙醇的生物能源股。

人类文明是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发展的,如今气候因人类活动而恶化,人们终究要被迫应对自己所带来的危机。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创造商机并且把握投资契机,是气候变化带给人们的新挑战
 息息相关 投资学 息息 变异 气候 与你 趋势 投资 相关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把握市场趋势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企业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深刻体现了现代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环境时,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来塑造和引领未

  作者:王韵壹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