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四化”(1)

 作者:彭旭知    339

广告难做,广告越来越难做,作为一个广告人,很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现在企业成熟了、品牌成熟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成熟了,广告行业已经没有多大忽悠的空间。那些具备执行能力,能实实在在的为企业做实事的广告公司才能赚点辛苦钱。在作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行业陷入集体低迷和质疑的时候,在自己辛苦做事的时候,透过广告的现状,跳出广告行业本身,我发现的是中国营销发展的四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在2007年在愈发明显。

营销的公益化

“广东移动之成就,非乃广东移动人之成就,而是所有广东人的成就,广东移动2006年“感谢广东"活动堪称公益营销中的典范。它与传统的赞助、捐助活动形式的公益活动不同。我们以往的公益营销通常是通过做好事,同时把好事通过媒体说出去,从而从整体上树立和提升企业形象。而广东移动的公益营销则是通过“感谢广东"这个公益概念整合所有的营销推广活动与公益活动,它把再普通不过的降价也说成了“消费更轻松",似乎也是公益的一部分,把农信通等业务的推广变成是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当然,为了给这次公益形象做支撑,“感谢广东"同时还整合了一些单纯的公益活动或者公益文化宣传活动如捐助希望工程和举办“红段子"短信征集大赛等。

传统的公益营销是将公益营销化,而广东移动“感谢广东"的这种作法则是将营销公益化,这种表面一致、实则大不相同的营销思考路径其实预示着一种新的营销方法、营销模式的诞生。而随着品牌社会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由注重商业形象到关注自己的社会形象。同时,由于商业环境的成熟,单纯的商业行为已经很难触动消费者的神经,特别是难以得到消费者的好感和认同。所以,在无法忽略商业利益,又必须兼顾社会利益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的企业,营销的公益化必然成为最佳的思考方向。2007年,营销的公益化将成为趋势。  

营销的公关化

“广告一响,黄金万两",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广告毫无疑问是营销的核心。而今,广告不好做了,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下降了,广告在营销的中的作用减小了!虽然我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验证我的观点,但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我作为一个广告人,我所做的工作越来越不像一个广告人了"。深处广州这个曾经拥有广告辉煌的城市,我看到了以传统影视、平面创意为核心业务来源的广告公司,特别是那些缺少执行能力的中小广告公司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而那些在执行方面有专长的公司或者拥有资源的公关公司却能继续活得滋润。在大量广告公司转型的背后,实质上预示着我们企业营销需求的转型。品牌化时代来临,行业集中度不断增高,很多企业已经走过了塑造知名度的阶段,美誉度的塑造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相对于广告来说,公关成为他们更理想的选择。市场竞争激烈,那些尚缺乏知名度的中小企业也变得更为冷静和理性,相信能通过广告轰炸一夜成名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少了,而更多的是借助公关公司的媒体资源来有步骤的积累。
 四化 营销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