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企业家执著于无限期合同的误读

 作者:张传发    300

全国首富、今年的"明星委员"张茵,就她引起广泛争议的、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提案,最近反驳了舆论的质疑。她认为,签订无限期合同不但对企业而言,非常难操作,而且对劳方也不是件好事;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大锅饭的劳动条例是要不得的。(3月9日《新快报》)

  张茵委员不仅在她的提案中认为,《劳动合同法》提出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相当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接受采访时再一次有"大锅饭"一说。如果她的批评是正确的话,那么当时给《劳动合同法》投赞成票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们就多少有些"旧脑筋",中国改革开放快30年了,怎么还来立法保护"铁饭碗"呢?其实,并非《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者那么傻,而是张茵委员没有认真地学习《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第四十条又明确规定,可以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笔者不愿多费笔墨,只想请"委员们"抠抠里面的文字,看看这里到底有没有"铁饭碗"。

  "无限期合同"之争并非始于张茵,也并非始于这次全国两会。早在两会之前,就有一些人士"鸣不平"了。之所以《劳动合同法》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充满争议,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赞成签"与"反对签"这"两大流派"。"赞成派"当然包括各级政府和广大职工,廉价劳动力固然能够"快速地"发展经济,但不能长远而健康地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反对派"当然包括一些企业界人士,因为按《劳动合同法》行事,无疑将给企业增加一大笔开支。然而话说回来,"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经济建设,只能图一时之快,根本谈不上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是反对派;那些有远见的同样赞成这部法律。在这次全国两会上,香港大公报就劳动合同法点名提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祝义才,祝是这样回答的: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旨在鼓励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其实也体现了对企业的平等保护。他还现场算了笔账:"目前我们企业有4.3万人,每年的工资总额在10个亿左右,2008年估计要增加7%,即7000万元左右的成本,对此,我们企业还能承受得住。人力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要想生命力长久,想做到基业常青,应该通过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我认为劳动合同法确实保护劳资双方利益,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好处"。

  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些企业家之所以"误解"了《劳动合同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排斥这个"劳动大法"。因为,有些企业压根就不想提高职工工资,就不想给职工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总不该长期靠牺牲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来发展经济吧?一言以蔽之,争论"无限期合同"的实质,是到底要不要依法规范劳动关系。

 无限期 企业家 执著 限期 为何 无限 合同 企业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