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的国际责任

 作者:彭永斌    305

昨日,两条同与环保有关的新闻,十分抓人眼球。其一是:国家环保总局对三家无视中国环境法律的在华跨国企业,进行了通报批评,跨国企业的污染问题,再次引发热评;其二是:英国《卫报》评选出“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等4名中国人入选。

  解读跨国企业在华的污染问题,有两种意见比较“流行”:

  一是一些跨国公司,执行着本国与中国两套截然不同的环保标准,在本国,他们可以严守法律,而在中国,则置若罔闻——造成这种结果,原因在于中国法律的惩罚力度小;

  二是追问,是谁导致了跨国企业南橘北枳?有跨国公司坦承当初选择投资中国的原因,竟是认为“环保压力比较低”,这其中包含了哪些因素,让跨国公司们孕育了如此目的,并找到了空间?

  无疑,这两种意见是有价值的。不过,跨国公司们在中国环保事业上的一些表现,也让人反思国际责任。中国的环保事业,国内官方和民间力量、企业等,应有足够担当,但国际力量将为中国环保做什么?

  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证实,进入过环保黑名单的跨国企业中,已有130家犯有“前科”。以年度来考察,入黑名单的企业数量也呈增长态势。这表明,在中国一再强调节能减排,并以“流域限批”等手段不断上“紧箍”时,跨国企业却有污染扩张之势。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异的逻辑:当一些国际人士,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环保事业不断施加压力之时,另一些国际企业,却把中国当成了可以节省环保成本的地方。这些国际企业,是否受到了足够指责?

  其实,潘岳以及民间环保人士马军等入选“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也侧面肯定了近年来中国环保官方与民间的贡献。《卫报》作为国际知名媒体,他们将潘岳等人与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并列,可见环保作为一项世界性课题,中国力量已开始产生国际影响。

  毋庸讳言,中国环保事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但跨国资本的系列行为,也必须引起国际人士对中国环保的更多思考。环保事业也必然是国际的,不可能是单线条的一国之责。

  不妨以油价为例。前不久,国际原油价格终破百美元每桶,这一意料中的震撼数字,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面对紧缩石油消耗,寻求替代能源的问题。限于客观因素,不少国家可能都只能选择煤炭,而煤炭是高污染能源,必然给节能减排等带来更大压力。

  国际原油价格破百,各种成因十分复杂。这样的“系统工程”,欲求解决,只能放眼全球。类似的经济现象,在全球化浪潮中其实比比皆是。环保的压力多来源于经济发展之需,而发展正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因此,我们在不缺少扪心自省的同时,也理当将视角进一步拓宽。

  此次,三家跨国企业被通报批评。按照规定,批评应是在责成整改而不力之后才行使的行政手段。此三家跨国企业的所作所为,令人遗憾,也必须再观后效。启发我们的是,除了整肃一些漏洞,还应跳出当前视界,以更宽广的思域寻求更有效的化解之道。

 环保 责任 国际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