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梯子靠错了墙

 作者:汪中求    228

今天,与南宁的一位朋友联系,我问候他的老父亲,他回答我说:“老人时间不多了。老人患癌症一年来,我对人生和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 是啊,人们总是在特别刺激下才有精力和兴趣去思考人的生命问题,更多的人往往是顺着一个梯子爬到顶了,才猛然发现梯子靠错了墙。我的博客有几篇文章都有一些关于生命思考的内容: 2006年12月17日的《我那只愿意留在江西生活的父亲》、2006年12月21日的《为人生找一个“意义”》、2007年4月3日的《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2007年5月8日《不必烦恼,无须愤怒》等。今天又因朋友的感叹翻出了2000年7月的某天我在《江西工人报》发表的一篇小文章,以此作为与关注同一话题的博友的沟通。原题为《你我离死亡并不遥远》,编辑觉得太刺,就改为《死亡随笔》。 早在一九二四年,周作人先生就写过《死之默想》,着重谈到世人怕死的三个原因:一曰惧怕死时的苦痛,二曰不舍人世的快乐,三曰顾虑自己的家族。“以愚观之”,周翁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没谈到,那就是:人既生于世,就有不弃世的本能。为活着而活着的人仍不在少数。如若某人,既无家庭,又穷困潦倒,但劝他安乐死,怕是十有八九不乐意,倘要追问一个为什么,可能会说:“我既活着,为何不活?”对于一般人而言,死并不含有什么意义,便是生也未必就有什么意义,因为,有史以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者毕竟少而又少。然而,人们还是怕死,至少不喜欢死。据说,功力深厚的僧伽能超然坐化,真正死而无憾,算是“空”得可以。遗憾的是,只有耳闻未曾目睹。
“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人我眼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祖母。出身名门望族的祖母,读了十几年的孔夫子,但一辈子没机会同外人谈经论典,当了几十年的“家属”,在她八十四岁高龄的那年,中秋节的第二天,老太太宁静地面对“代有人才出”的满堂儿孙,安祥地闭上了双眼,我听到了老人家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该谢幕了”。此时此刻,丝毫看不到她有半点遗憾和痛苦。
踏着死亡临界线的经历,我有过两次:一次是读大三时春游,我和二十几个同学乘大客从庐山下来,中途几个男生下车小解,大客停在一个刚拐过弯的陡坡上。等我方便之后返回客车,一位可爱而调皮的女生夺走了我与司机并排的前座。我无奈地坐在了门边原属她的座位上,刚坐定,大客后部被一部打不回方向的挂斗“东风”突地撞了一下,大客猛烈地向前刺去,右前方死死地嵌镶在一棵大松树上,那位夺了我的座位不到五分钟的女生,顿时头颅开裂。我本能地弹过去,怔怔地搂住了那位女生。在这紧紧地搂抱着的上十分钟里,都不清楚是死去的我抱住活着的她,还是死去的她搂着活着的我。
还有一次是在永修县辖云山风景区的五龙潭,一位好友在瀑布顶端滑了一脚,倏然坠入了四十米的深谷,我大喊了一声好友的名字,定定地呆了好几分钟,才意识到要攀缘下山尝试救人。我对着一块块突出的山石,对准一束束不知是否已腐朽的树桩,一段一级地往下跳,或者双手抓住荆刺丛条往下缒。最后,我衣衫破碎、满手鲜血地爬上来了,而撞开了太阳穴的好友终未能背上崖来。真是,已知死之无常,便觉生之不易。
我知道有一个人,并非为了什么,便选择了死。这个人,就是台湾的三毛。三毛自尽而去,有不少人纷纷猜测,什么爱情不顺,什么事业不成,什么纷争不拔,都自以为了解了三毛。三毛的书大多看过,我武断地认定,三毛的死什么也不为,她是觉得三十多年的生命已经够了,想做的该做的都做了,再没什么要想、要做,于是就没有接着活下去。三毛最理解 “死,不过是结束认识了的不再有意义的生命而已”,就这样,三毛什么也不必说地去了。真正了解什么是生,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死。三毛,不愧是三毛。
有一本书叫《 Chasing Daylight: 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作者是美国的Eugene O'Kelly。他1972年进入毕马威担任助理会计师,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4月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然而,Eugene O'Kelly在2005年6月的一系列身体检查后确诊为脑癌晚期,生命只是剩下大约100天。这个“超级大忙人”,过去常常一周工作90个小时,一周只能挤出两次时间和妻子共进午餐。他要撒手了,将闭上双眼,才陡然觉得,什么首席执行官,什么经理人,随风而去吧。于是,他长长地叹息:“到了我去世的那一天,我的速度将会是零。”最后,如医生预言,Eugene O'Kelly于2005年9月10日辞世。
Eugene O'Kelly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给我们留下了《 Chasing Daylight: 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这本书,2007年1月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该书。书中提出 “为什么不在另一个至少和金钱同样重要的方面也努力呢,那就是你的灵魂”,给了活着的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可是,我又不得不问:人们啊,为什么总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才开始思考生命的本身,我们怎么总是忙得没工夫想一想人为什么活着?
当然,我汪中求也绝不能说弄明白了,正如某哲学家说,因为不明白,所以要活着。 汪中求
 梯子 别把 错了

扩展阅读

1999年,马云融资100万美金。有了钱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世界500强请人。结果他请来的负责营销的副总裁,第一个月跟他谈市场预算的时候,说今年需要1200万美金,还说以前最少要花2000万美金。马云总

  作者:王吉凤详情


老板错了,咋办?   2023.03.28

当你发现老板有错时,你怎么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老板也是人,不是神,当然也有说错话、做错事、下达错误指令的时候。面对老板的错,没有一个固定的应付模式。至于怎么应对才好,要

  作者:高定基详情


客情,你们都错了!   2020.11.05

你会做客情吗?客情到底是什么?你以为你花了很大力气做的客情,为何关键时候不管用?零供合作,要想在商超把生意做好,客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好办事啊,这个道理,做生意的人哪有不懂的。毕竟跟零售商合作

  作者:黄静详情


宝洁,你错了!   2018.12.14

  全球快速消费品巨头宝洁公司在中国发展并非一路高歌猛进。  虽然刚进入中国前几年曾经是一路顺风,但近年来国内军团的不断“雄起”,适合本土的企业战略,防不胜防的灵活营销手段,全面的价格体系,对渠道的深

  作者:谭长春详情


别把“防脱”不当干粮广州黄志东2006/02/15防脱洗发水:狼来了!2005年年末,潘婷防脱系列通过大量的电视广告,在全国各大商场、超市“高调”上市,防脱:狼来了!潘婷防脱系列来了!!1、产品结构:

  作者:黄志东详情


2004年中国广告支出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10年间增长了几十倍,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房地产行业依旧春光无限。2004年商品房竣工价值5952.48亿元,同比增长12.3;商品房销售额1

  作者:任启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