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04年度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情况。协会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04年年末,114家证券公司资产总值为3293.73亿元,比2003年缩水三成,而净资产较2003年缩水的幅度则接近一半。一年之间,券商千余亿资产的蒸发可谓触目惊心。
2004年,在股票基金交易总金额和主承销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5%的情况下,为何券商的资产仍会大幅缩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资产的大幅缩水是在账面表现出来的,并非券商资产的实际情况。而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的采用。
在2004年券商被要求全面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使得大部分券商的陈年旧账不得不全面追溯调整,因而使得2004年券商的报表大为逊色。把按新会计制度核算的2004年数据和旧会计制度核算下的2003年数据相比较,自然出现了一年间千余亿资产蒸发的现象。
2004年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券商资产的影响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新会计制度中要求证券公司的受托资金和受托投资等会计科目调出资产负债表,在会计报表补充资料中进行披露。而在此之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是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表内项目予以反映的。
在2004年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全面清查之前,很多券商的委托理财业务规模都是相当庞大的。据业内人士估计,在2003年末券商管理的客户资产大约在700亿元上下,事实上,这还未包括某些被隐瞒的券商委托理财。可见,券商委托理财的表外披露是把受托资产部分直接剔除出总资产,这无疑导致了资产总值的大幅缩水。
其二,新会计制度扩大了券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增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这几项新增项目使得证券公司对应收账款、实业投资等常见的不良资产要提高计提减值准备的比率,因而会导致资产缩水。
另外,由于近年来证券市场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证券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也呈迅猛发展之势,而这类资产减值较快,按照市价计提减值准备,亦会对券商业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三,新会计制度要求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提减值准备。而之前,很多证券公司曾因自营业务在某些年度的大幅亏损,将会计核算规则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以成本入账、不计损益。2004年按新会计制度规定的孰低原则核算,使掩盖的问题暴露,造成券商资产较大幅度的缩水。
除了新会计制度的因素,券业利润的不断下降也造成净资产水平大比例下降,进而影响到资产总值水平。
目前券业持续亏损,尽管股票基金交易总额和主承销金额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竞争加剧,佣金水平和收费费率只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而在技术改造和营销管理上,券商又不得不加大投入。这些都使得券商也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再加上委托理财等业务的清理,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券商的亏损。长期亏损必然会影响到净资产和资产总值的水平。
此外,2004年由于部分风险券商被处置,证券业协会的相关数据统计中较2003年减少了8家券商,因此,统计基数的差异也是券商总体资产水平减少的一个因素。
上一条: 对人才切勿六重六轻
下一条: 成功招聘的十八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