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魔杖

知识经济的魔杖

善用知识的人,建置与整合Know-How,藏智於众,

并能透过团队群策群力的影响力,点石成金。



着名经济学者梭罗(Lester C.Thurow)曾说:「懂得用知识的人最富有,未来能否运用知识、掌握技术,是贫富差距的关键。」二十一世纪对企业或个人而言,是挑战也是机会;是魔也是道。当面临一波波新经济概念与游戏规则如大浪般席卷而来时,该如何顺浪势而起,过关斩将开创新经济价值?值得我们探索。



所谓新经济概念系指「知识经济」。过去一年多来,上自政府下至民间企业或个人均沸沸嚷嚷这新名词,甚至将其视为振兴经济的万灵丹,然而知识经济之内涵是什麽?其与科技运用之关联性为何?我们将在观念上做明确界定。



何谓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广义的定义系泛指一切藉由「知识」所创造或进行的经济活动。知识则含括政府、企业、个人所累积之经验与智慧,透过文字或图表型态,使之成为可储存、分享的资讯。



在人类经济行为的进化过程当中,工业革命的兴起取代农业经济,并且延续数世纪之久;如今资讯革命的洪潮又彻底解构工业经济的基石,迅速开启资讯产业的门扉,进入知识经济年代。过去的经济活动,实体资源(如不动产、设备、资金等)往往大於知识资源,然而当大环境被迫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吊诡、颠覆、竞争与全球化趋势中,企业唯有在技术上取得可主导商业行为的智慧财,并使之成为达成企业营运目标及解决问题与困难的Know-How,方能永续生存。换言之,二十一世纪的事业模式即在讲求「科技的发明」、「事业设计」、「作业流程」及「整合性的营运管理系统」上,能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与客户的需求并且达成企业获利以及经营发展的目标。



知识经济不等於e化



许多人常将知识经济与电脑化、自动化、网路化视为一体,认为此即是企业e化的根源,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迷思,因为知识经济不等於网路经济。e化讲求的是技术面的实践,知识经济也不是高科技产业的专利,即使最传统的产业也难缺席。企业若仅致力追求实体上的e化,忽略注入智慧之精髓,创造高效益之智慧财,只是让企业更陷入混乱的深渊,无法自拨。所以,知识革命势必将掀起另一波狂潮,影响一切产业的未来发展,知识经济主宰游戏规则。







以国内某知名连锁体系为例,当其由传统经营管理型态欲导入e化之过程中,却严重忽略经营基本面及产业之质变,一味相信高科技是万灵丹,以致虽耗费数亿资金架构最新软硬体设备,并策略性引进某高科技公司入股,藉以吸纳其技术及人才,以遂其达成企业体质改造之目的,然而在运转一年後,却面临业绩持续衰退,经营绩效下滑的境遇。究其缘由,当市场资讯处於快速流通时,消费习性亦正以倍速的被颠覆与改变,此时身为管理者若未能即时创新Know-How,寻求经营之葵花宝典又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仅着力於IT技术面的建构,以致身陷智障型的组织中。



知识管理是本世纪决胜关键



知识管理就是智价管理,它已悄然成为二十一世纪主流企业追逐的新价值。拜资讯科技蓬勃发展之赐,未来主导经济战场的决胜关键,首推「智价」产业。冷战时期,美俄竞逐武器及太空科技霸主地位,当时美国为研发各项先进科技,开始进行一项工程浩大的资料、资讯库整合,建立完整的保护及储存系统,并筹组公司将部份资料经济价值化後出售予民间企业应用。



此外,网路产业之发展亦如前例,网路技术早期系为美国国防部内部需求所研发建置,之後将技术移转给民间运用,并形成一具商业价值的高科技产业。经由上述案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知识管理与运用在二十一世纪的影响力。唯有掌握管理的核心重点,创造知识价值,才是企业回应之道。



一、集体智慧的创造与整合:知识经济系凝聚组织团队之综合智慧,而非个人精英之Know-How。并将其串连成一完整可执行的营运管理系统。



二、IT技术为必要应用工具:有效运用IT科技将组织智慧、经营Know-How及产业知识作一系统性的 集、记录、分类、储存与维护。



三、知识型组织气候之塑造:营造「知识经济」导向之组织文化与环境,使组织内的个人能不断学习、创新、分享,而非将知识「藏」在个人的档案中或大脑里。企业唯有创新,才能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只有学会分享,方能获得加乘效应。



四、建构质化与量化并行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经济首重解决问题与达成目标的能力,面对资讯泛滥的年代,企业应懂得取舍并随时更新,更要与组织其他资源搭配应用。



俗话说:「凡走过的路,必留下痕迹。」如何化痕迹为黄金?才是当前管理者最核心的课题。

上一条: 跨国界行销

下一条: 服务,创造价值的关键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