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一、强化班组的管理:



1.日常管理(4M.1E);



2.机能管理(PQCDSM);



3.问题排除技巧(发掘/分析/改善);



4.领导力的培养(团队沟通能力训练/问题员工处理/圆融人际关系

建立);



5.职业道德与理想教育(自我成长与前途规划)。



二、6S的推行:



1.6S的起源;

2.6S的定义;

3.6S的推行方法;

4.6S的激励制度;

5.6S的实施步骤;

6.6S的成果评价;

7.6S的效果维持及标准化的建立。



三、提案改善制度的推行:



1.提案改善制度的起源;

2.提案改善制度的定义;

3.提案改善制度的推行方法;

4.提案改善制度实施细则

5.评审及实施追踪;

6.成果统计及奖励。



四、QCC(品管圈)的推行:



1.QCC的起源和定义;

2.QCC的导入;

3.QCC会议的有效进行;

4.现场管理与改善;

5.品管圈手法的灵活运用;

6.QCC大会与交流会;

7.QCC活动的收获。



五、QC七手法的应用:



1.层别法;

2.柏拉图;

3.特性要因图;

4.散布图;

5.查核表;

6.直方图;

7.管制图;



六、工作改善七手法:



1.防呆法;

2.BS脑力风暴法;

3.比较法;

4.五五(5W.3H)法;

5.FMEA法;

6.目视管理法;

7.JIT管理法;



七、合理排线的七大原则:



1.短距离原则;

2.流畅原则;

3.固定循序原则;

4.分工原则;

5.经济产量原则;

6.平衡原则;

7.防错原则。



八、IE工业工程推广:



1.IE的起源;

2.企业为何要推行IE工作;

3.IE的定义;

4.IE的范畴/职能/角色;

5.IE的性质和特点;

6.生产率的定义

7.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内外部因素;

8.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A.人事方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B.技术方法----IE七手方法:

①流程分析法;

②动作分析法;

③动作经济原则;

④时间研究;

⑤工作抽查法;

⑥人机配置法;

⑦工作简化法(ECRS)


上一条: 开发太阳热水器市场 质量要先行

下一条: 柔性制造:跨世纪的生产力革命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