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王”刘维志:被“资本”赶下台

“胶王”刘维志:被“资本”赶下台



“胶王”刘维志,仅仅成了被国资局拔下的一杆旗帜?

为山东最著名的国企——东阿阿胶董事长刘维志,在抗争两年后,也终于领教了资本的厉害。

资本的力量有多大?大到超乎所有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人可以想象的地步,尤其在地方政府对资本如饥似渴的今天。

“资本的力量太厉害了,谁不服都不行”。王志东的下台和茅道林的走人是个明证,但毕竟还只是个人与公司的较量,而东阿阿胶却已经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本博弈棋局,所影响到的不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中国产业整合的格局变化。



“胶王”刘维志对抗香港华润

2004年9月,缘于政策因素,东阿阿胶一夜间成为香港华润集团总公司控制的企业。当时,山东省大步进行国有股退出改革,将省内众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拿到香港进行招商,东阿阿胶也在其中。

作为绩优上市公司、国家瑰宝的中药企业,东阿阿胶立刻被摩根士坦利、华润等国内外大买家看中。华润当即和山东省招商团签订合作协议。2004年9月28日,正式和聊城市国资局签订合资协议,组建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取代阿胶集团,成为东阿阿胶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9.62%)。而在合资公司中持有51%的股权的华润事实上已经成为东阿阿胶的实际控制人。

榻侧突卧猛虎,这显然不是刘维志等创业班底希望看到的景象,在刘的计划中,东阿阿胶MBO是迟早要搞的事情,而新控制人的出现无疑使该计划的实施蒙上阴影。但政府做下的姻缘,刘维志无力回天。

东阿阿胶在阿胶市场有70%以上的占有率,有“中国胶王”之称刘维志自1970年就进入东阿阿胶,和现任公司总经理章安(刘维志的妻子,东阿阿胶总经理)一起,将公司带上新台阶。

在很多人眼里,是刘维志夫妇缔造了一个现代企业、甚至光大了一个传统产业。认为他们应该拥有公司股份,但事实上却因为法律等因素未能拥有。

接下来的合作一直缺少亲密滋味:新股东在东阿阿胶的管理、决策上感到话语权不足,创业者们则认为华润在公司发展上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2005年6月,东阿阿胶2004年度股东大会上,华润和东阿阿胶等方面就董事会成员选举就打了一场恶仗,结果华润失败,在董事会席位上未争取到多数。

一个月后,阿胶集团私下开始将“东阿”等81个商标从阿胶集团无偿划转到上市公司(东阿阿胶)名下,而这些商标在两年前聊城市国资局和华润合资时,已约定为合资公司的资产了。但刘的解释是:这些商标虽然被政府作为合资公司的出资,但事实上这应该属于东阿阿胶的资产,不属于国资局。



国资局挺华润“弃”刘维志

尽管对商标归属有歧义,但因为有合资协议约定,华润在法律上是有充分理由的,他们决定要在东阿阿胶彻底打一个翻身仗,借这一仗不仅解决商标归属问题,甚至要解决东阿阿胶控制权问题。

上一条: 世界虚拟人物财富排行榜

下一条: 赵新先:悲剧“结账”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