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和“本土”经理的较量



  近年的职场上,关于空降兵的故事层出不穷,成功的例子基本上看不到,大家都关注失败的例子,尤其关注知名企业失败的例子。这也难怪,空降已经成功了,就没有了看头,而挣扎在失败和痛苦边缘的人,才会成为大家的焦点,才有趣。

  随着国企改制的深入,民企第N次创业的深入,大批外企经理人涌入民企和国企,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那面对上面说的成功了,看不到,失败了,就是笑柄的压力下,企业将如何选择经理人,经理人将怎样选择企业,对双方都将是问题。而和引进空降兵相对的,就是培养本土的经理人队伍。老板到底要靠内部培养经理人,还是要引入空降兵呢?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老板思路不同,结果也不同。

  一般来说,空降兵都有成熟的职业背景,良好的专业水准,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才被企业看中,成为空降兵,这些是他们的优势。如果连这样的专业素质都没有的话,那就是“东郭先生”,不是要引进的人才。这些职业经理缺乏的,可能是对行业的了解,对企业的了解,对老板的了解,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适应。于是他们到了企业里面,就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而企业培养的经理人,一般来说他们对行业,对企业、对老板都比较了解,对企业文化也比较认同,这些是他们的优势。他们的劣势是在专业方面,以前有的专业能力没有在更高层面上得到检验,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胜任岗位,下面的员工是不是服气。如果选择错误,那将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将损害老板的威信。

  综合了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如果是在小企业,或者是创业期间的企业,或者比较比较简单的行业。空降兵可以很快适应行业、企业、周围的环境,来了就可以上手,就可以出业绩,所以这时候,要以挖人为主。自己培养显得太贵了,也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在这个阶段要以挖为主,来了就用,在不断地调教和改造。

  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组织比较复杂的企业,处于成熟时期的企业,空降兵来了,适应企业的阶段就比较长,很容易在适应企业前,就被企业政治搞定了,或没有办法融合到企业的文化中。而自己培养的经理对企业已经认可,适应岗位要比空降兵快一点,只要找准了人,加以不断的培训,可以很快上手。这样也可以在企业内部造成一种,业绩好就有空间的文化,这个阶段企业要以培养为主。

  挖人为主要,还是培养人为主,是老板在不同阶段的策略。如果下面的人真的不行,还是要挖,也要先在企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内部政治尽量减少,把组织简单化,否则再多的空降兵都会死得很难看。如果企业很复杂,老板也喜欢下面斗争,老板是这种斗争来平衡,那还是要内部培养,这样的企业没人敢来。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挖人要的是能力,培养要的是忠诚,靠有能力的人出业绩,靠忠诚的人稳定局面,也是老板的一个选择。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本人在工作中,倡导经验来自总结,在培训中,倡导培养气氛,进行训练。培训客户:深圳天音通信、深圳爱施德通信、深圳科健信息、深圳金立通信、上海蜂星通信、上海迪比特通信、上海浦银通信、厦门夏新电子、深圳中兴通信、上海能率热水器、南京史密斯热水器、顺德美的饮水机、珠海理想复印机、上海西蒙电器、顺德康宝电器、苏州立邦制漆、深圳长澳医药、珠海威尔医疗器械等公司。

  公司网站:http://www.consultroom.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郝志强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培训客户:深圳天音通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技术、上海蜂星通信、厦门夏新电子、南京史密斯热水器、顺德美的集团、上海西蒙电器、顺德康宝电器、广东华润涂料、苏州立邦制漆、深圳长澳医药、珠海威尔医疗器械、北京金六福酒业、福建恒安集团、广州三雄灯饰、江苏韩泰轮胎、东风柳州汽车、苏州明基电通、福州移动、广西移动、保定移动、广州移动、珠海移动、东莞移动、韶关移动等公司。MSN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进入郝志强专栏

上一条: 目睹美博会之怪现状

下一条: 解读波司登内衣的招商奇迹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