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执行力,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的认为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对影响组织发展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规范、决策、规划、计划、任务等事物的执行能力、力度的总和与总称。 二、企业执行力由三类内容所组成: 1、文化理念的执行力; 2、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标准等的执行力; 3、决策、规划、计划、任务、指令等的执行力。 三、影响企业执行力的六大因素: 1、组织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率; 2、全员素质: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员是影响企业执行力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3、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影响三类内容的执行,三类内容的执行又影响着文化氛围; 4、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需要执行的,也是应该能执行的,一个正在执行的管理制度会影响到其他管理制度的执行,同时会影响到另两类内容的执行力。刘先明说:制度是一种纪律,执行制度更是一条纪律。林彪说: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5、创新意识:问题再多,也没方法多;创新很重要,有效创新更重要。铁人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6、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执行力的对象,也是执行力的工具。 四、让被执行的三大类事物先正确起来: 1、文化理念必须先进而正确; 2、管理制度必须适用、管用、有用; 3、决策、规划、计划、指令、任务等要准确、正确而明确; 五、优化组织机构: 1、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做到“三适”(适应、适时、适才); 2、要分工清晰,有利考核与协调; 3、部门、岗位的设置要与培养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相结合。 六、提高全员素质: (一)全体员工都是执行者,从六个方面提升全员素质: 1、道德; 2、观念; 3、思维; 4、技能; 5、知识; 6、健康。 (二)提高干部素质,发现和使用好一批具有优秀特质的干部; (三)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和使用好一大批具有优秀特质的员工。 七、以企业文化建设保障文化理念在团队和个体身上的执行力: 八、编好、完善、用好维系企业运转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 九、以制度实施率为考核指标保障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十、创造和谐文化氛围,提高全员创新能力: 十一、以高效的协作、沟通来传递和贯穿各层次和各方面的执行力: 十二、提高和保障执行力时,常用的管理方法: 1、方针目标管理法或全面计划管理; 2、PDCA管理法; 3、全面质量管理; 4、标准化管理; 5、看板管理; 6、5S管理; 7、刘先明研创的《环型递进式考核法》。
一、什么是执行力:
上一条: 咨询手记:什么是好概念和好理念
下一条: 精品工程的十大要素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