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商海王道:从奥康奇迹悟世界一流商道》 当时,奥康引进了一位得力的人才,并且委以经理的重任,让他全权负责企业内部的管理。新经理能力十分强,不负众望,很快地就把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可是时间一长,却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位新经理来奥康时,曾经带了12个得力助手过来。渐渐地,这些人和公司内的其他一些员工,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什么事都听新经理的。 新经理也俨然把自己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过生日,也要大摆宴席,通知所有的员工。当时一些基层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才七八百元,送礼就要花掉至少两百多元。这样一来,俨然形成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家族。 慢慢地,王振滔听说了此事,他认为决不能这样下去。否则刚刚解散了一个小家族,又来了一个小家族。于是他就找那位经理谈话,希望他不要再这样做。可是那位经理听了以后,十分生气,认为公司是有意在排挤他,一气之下就辞职了。 虽然心有不舍,但王振滔最终还是友好地送走了那位经理。 现在的奥康,所有的员工都非常团结,大家都把奥康当成自己的家看待,成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家族”。 如果不打破自己的小家族,就永远不可能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家族”。在这一点上,著名的福特公司的经历很值得借鉴。 福特汽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创业之初,福特一世请来了管理专家詹姆斯·库兹恩思。 在詹姆斯的鼎力协助下,福特公司在几年后便成为全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然而,福特一世晚年却思想保守,独断专行,致使许多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纷纷离他而去。这导致了福特公司的滑坡。福特一世无奈之下,只好让他的孙子福特二世来主持大局。 福特二世继任以后,打破了家族管理,聘请了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对公司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不久就扭亏为盈。到1950年,福特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 可无奈的是,福特二世又步上了他祖父的后尘,在公司进入到正常的轨道后,他也开始刚愎自用。到了最后,福特公司又面临着衰败的境地。可这时,已经积重难返了。 于是,福特二世一咬牙,彻底废除了家族管理,他将自己总经理的职务让给了贤能之人菲利普·卡德威尔,而自己只任高级顾问,开创了家族企业由非家族成员执掌大权的先河。 无论是奥康还是福特,都让我们看到,只有打破小家族这道围墙,才能让外面的人看到里面的风景,也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融入进来,形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大家族”! 六、平和 平衡=平稳 很多民营企业家不敢打破家族式管理,并非因为他们看不到弊病,也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一方面担心处理不好亲情矛盾,另一方面,也害怕突如其来的变革会使企业产生大的震荡,伤了元气。 那么家族企业到底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转轨呢? 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好两点: 一是自己的心态要平和,二是要让企业内部的关系达到平衡的状态。(1)企业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定位,你是要做一个产品,还是要做一个企业?是要赚钱,还是要做事业? 如果只是要做一个产品,那么眼界就窄了;如果要做一个企业,你的定位就不一样了。如果你一心只想赚钱,那么哪怕损失一分钱,心态都不会平和。很多家族企业为什么想分分不了,想打打不破,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对利益过于斤斤计较,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可如果你要做事业,就会想到你身边的人,是他们帮助了你,成就了你,也就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去争夺什么,心态自然就放平和了。(2)善于平衡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
自从打破家族式企业以后,奥康从广东沿海地区引进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为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慢慢地,又有一些新问题出现了,虽然奥康已经打破了家族式管理,但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又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
上一条: 第45节:商海王道(45)
下一条: 第47节:商海王道(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