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对3G业务开展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凯    76



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

摘要:文章认为从性能、价格角度看,终端合理的性价比能促进业务推广,价格过高、可用性不强则会抑制业务的使用,影响业务的开展;从供需角度看,终端研发滞后会形成3G发展“瓶颈”,终端供应不足将影响业务的使用;从未来发展角度看,用户需求的差异性要求终端趋向个性化,保证2G到3G顺利过渡需要完善互连互通性;从政治高度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终端能否有所作为事关国家利益。因此现在就要总结国外已推出3G业务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加强3G终端的研究和分析。




编者按:

  从国际上3G发展的经验来看,移动新业务和新应用的开发推广与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密切,处于网络边缘的终端影响着整个通信网的规划和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款式、价格同样深刻地影响着用户的消费行为,因此终端是影响3G业务能否顺利推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刊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陈凯博士就终端对3G业务开展影响进行分析,相信会对未来中国3G的发展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随着3G的不断发展,移动业务将实现从基于话音的电话向互联网浏览、视频电话及信息中心方向转变。移动用户要求随时随地实现数据接入,移动终端要能保证人们实现远程购物,办理银行业务及娱乐。

1 终端性价比合理能促进业务推广

  从2G过渡到3G的过程中,运营商将面临终端的更换问题,因此,终端合理的性价比成为实现这一过渡的关键因素之一。NTT DoCoMo公司在3G终端价格上下足了功夫,基本保证终端价格与2G时持平,性能与2G相差不多,由于3G与2G终端相比,性价比差距不大,用户更换终端障碍不大,对新业务的应用也自然而然可以接受。KDDI公司从用户应用考虑,对不想购买新终端的用户,采取更换芯片后旧终端仍可使用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而且3G终端与原终端在大小、重量、电池待机时间等方面都无太大差别,用户使用不会有明显差异。在欧洲则由于3G终端性价比过高,限制了3G的发展。

  在日本,尽管3G终端有许多全新的功能,但这些新功能的价值还不足以让用户自愿支付高价。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用户的引导如果最终落实在对一些无用功能的付费上,用户失去兴趣只是时间问题,最终用户将放弃使用,应用也将化为泡影。

  目前,中国的2G移动用户已超过3亿。未来,如果推出3G业务,如何吸引这些用户更换手机,实现从2G向3G的自然过渡,终端的性价比是非常重要的。

2 终端价格过高会抑制业务的使用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价格总是最敏感的因素。降低终端的价格永远不失为获得用户的最佳方法之一。

  从终端制造商角度分析,过低的终端价格会导致制造商的前期投入无法收回,资金负担过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过高的终端价格,则意味着大量的用户,特别是低端用户会被挡在3G使用的门槛之外。根据各国实际确定普通用户可负担得起的终端价格,对3G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日本的两家3G运营商为例,KDDI公司确定的3G终端价格是300美元,与之相比,用户认为NTT DoCoMo公司的3G终端价格太高。另外,KDDI公司带摄像头的手机最高价180美元,不到NTT DoCoMo公司手机价格的一半,而且体积小,重量轻,采用铝合金外壳。KDDI公司可提供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地理信息业务手机价格为180美元,价格较便宜。由于KDDI在终端价格上优于NTT DoCoMo,它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突出,业务市场发展速度也较快。

  从运营商角度分析,为了保证业务的推广,在终端价格较高时,往往采取对终端补贴的方式,达到促进使用和扩大业务的目的。由此增加的成本,通常会通过增加业务使用费转嫁到用户身上,这种方法可能在短期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看,对终端制造商、运营商、用户都不会有太大好处,特别是对用户,因使用价格过高,限制用户对业务的使用,反过来影响终端的销售。

  通常价格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会更高,因此,降低成本更为重要。

  对于终端制造商,成本降低是保证终端价格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成本的降低则依赖于从投入到产出各个环节的成本节约。比如3G终端显示器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对这部分成本的降低必须列入考虑之列。

3 终端可用性不强会影响业务的开展

  2G终端主要以通话、短信收发、游戏等功能为主,尽管未来的3G终端仍以话音功能为主导,但终端需要支持多种高速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由于3G推出了一些新应用,所以对终端及网络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表1可见3G业务推出对终端有许多新的要求[1]。由于这些要求,终端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应用,主要是在使用时如何更方便、更实用、更有效,否则,终端将成为业务应用时的“瓶颈”。


  从全球范围看,2004年全球3G终端市场已基本启动,但推出的产品使用性并不强。具体表现在:语音质量无明显和突破性的优势;3G终端种类少,影响了应用开发;不同品牌间的互连互通仍有问题,不仅是技术上,还有非技术上的。

  2G与3G的差异,导致了3G终端与2G终端在许多方面存不同,由此引发终端兼容性、运行稳定性、耗电量等一系列问题。

  在英国、意大利,由于终端电池寿命不够长,也出现了影响3G业务使用的问题。

  对于中国,上述国家在3G终端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可以为借鉴。要求中国的终端制造商、运营商在3G业务市场推出前,就对终端重量、体积、待机时间、电池寿命、耗电量等问题进行考虑,以免因终端可用性不强,而使终端成为3G发展的“瓶颈”。

4 自主终端能否有所作为事关国家利益

  对于中国,一个需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与拥有自主产权的TD-SCDMA技术相匹配的终端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人个人的观点认为,政府对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肯定会大力扶持,包括围绕它形成的整个市场氛围,其中也有终端。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中国终端制造商表示,只要3G牌照一发,随时能推出3G终端。比如:联想公司称只要3G牌照一发,3个月内就可推出商用TD-SCDMA正式机型;重邮信科公司则称,2005年9月份其TD-SCDMA 3G终端将可商用。

  如果TD-SCDMA终端不能提供与其他手机类似的品种、服务,用户必将选择其他标准的终端,这将是终端制造商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终端制造商,要想在短期内生产出达到其他技术相应终端的品种服务,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未来是否具有市场,潜力不详的情况下,更难以下决心投入。因此,如果这一问题不事先有所考虑和准备,必将会成为约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G技术发展的因素。

5 终端研发滞后形成3G发展“瓶颈”

  许多中国终端制造商信誓旦旦,表示只要3G牌照一发,随时都可推出3G终端[2]。这些厂家推出3G终端的情况见表2。


  但一项对中国终端制造商在3G市场角色的调查显示,58.8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只有极少厂商可胜出,认为很多厂商有机会胜出的仅占29.28%,无法确定的占11.2%。这说明普遍存在对3G终端开发并不乐观的观点。不看好的主要原因有:(1)中国终端制造商自身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不够;(2)3G市场前景不明朗,制造商不敢盲目投入和涉足这一领域;(3)中国终端制造商对3G终端研发投入少且滞后(国外终端生产厂商也遭遇了类似问题)。上述原因导致3G核心芯片研发、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3G终端的标准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做到标准化)、3G终端电源(需通过改善终端整体设计,降低功耗,解决3G手机电池难题问题)、手机显示器研发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6 终端供应不足影响业务的使用

  目前,全球已发放3G牌照150个左右,其中商用的8个,开通的仅5个,终端缺乏和应用不足是主要原因。

  以目前开展3G业务较好的日本、韩国为例,他们在发展中的经验告诉我们,终端缺乏和不足肯定会影响业务的推出和使用。

  J-Phone公司在3G业务推出当天日本全国仅有150部手机可使用业务,随后的800部手机也显过少。

  瑞典的3G发展显示,对3G手机的供应,关注的不仅有供应商,还有运营商。运营商对3G终端的供应推迟非常害怕,而终端提供商则往往因对销售前景产生怀疑而推迟3G手机终端的推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运营商与供应商通过签订合同确保所需终端的供应。

  在中国台湾,厂家投入3G终端开发的最佳模式是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或以自有品牌经营,但由于电信运营商对手机要求所知并不多于终端制造商,多数台湾终端制造商对与电信运营商直接合作模式并不熟悉,加上制造商创建自有品牌仍存在相当多盲点,这种方式还有待。

  各国的实践经验说明,要想终端不成为制约3G发展的“瓶颈”,建立终端相关价值链各环节的联合与协作,共同开发与发展终端是保证3G市场需求的关键之一[3]。这为中国未来发展3G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7 用户需求的差异性要求终端趋向个性化

  随着通信与信息的融合,3G业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终端,不仅仅是技术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终端可支持新的应用,使用更方便、更快捷、更简单。

  中国一项对用户购买3G手机时最先考虑因素的调查显示,价格、功能、外观因素都是用户选择3G业务要考虑的。由于市场对业务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对3G终端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比如NTT DoCoMo就专为FOMA量身定做了新手机,既可发送和接收大容量的文本文件,又保持2G手机的小巧外观,支持游戏和附带图像的电子邮件。

  NTT DoCoMo还推出个人数字移动电话(PDC)和FOMA手机合二为一新机型,吸引消费者改换手机。目前日本手机已可基本满足需求,可提供新的应用和服务。NTT DoCoMo推出的“900i”系列手机,拥有领先的优异功能。手机重120 g,外观是年轻人喜爱的类型。

  由于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不同的用户群体对终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运营商与终端制造商根据这些差异性的需求,推出适合不同群体的终端。

8 保证2G到3G顺利过渡需要互连互通

  日本KDDI公司提供的3G手机,之所以能很快覆盖日本90%的人口,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手机可直接适用于原来的CDMAone系统,互连互通性促进了应用。

  日本J-phone公司为了争夺3G业务用户,曾推出了V801SA系列新手机,它的最大卖点是可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使用。

  韩国三星电子和韩国LG电子都有支持多种3G的手机机型,比如:三星电子有CDMA2000 1xEV-DO和WCDMA双模手机,主要面向韩国SK电信的基础设备,使用CDMA2000 1xEV-DO还是WCDMA,可根据区域不同自动切换。LG公司则有CDMA2000 1x和WCDMA的双模手机KW2000;另外,支持CDMA2000 1xEV-DO和WCDMA的双模手机也已于2004年底开始供货。

  互连互通是实现从2G到3G过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这种互连互通无法实现,用户的应用就会大打折扣。如何推出具有适用性的终端,保证平滑、顺利地实现过渡是运营商、制造商都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9 结束语

  虽然3G在中国推出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但对于3G终端的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国外已推出3G业务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如果3G终端的方方面面发展处理不好,就会成为3G业务发展的“瓶颈”,影响3G整体发展。因此,先期的研究和分析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0 参考文献

  [1] Christoffer Andersson. The Link Between Terminals,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EB/OL]. http://www.wirelessdevnet.com/GPRSand3Gapps/articles/enablers/index2.html.

  [2] 戳穿国产3G手机的窗户纸 [EB/OL].http://tech.sina.com.cn/pc.

  [3] Kurt Wagenlehner. 3G Strategies for Operators [EB/OL]. http://www.lucent.com/knowledge/archives/0,1981,inDocTypeId+108-inPageNumber+6-inByLocation+0-SORT+S-STID+13,00.html.

 终端,业务,开展,影响,分析

扩展阅读

打江山的时候,皇上需要将军们带领大军扫平敌寇,屡创奇功。待无战事,将军们手上的兵权,则又是让皇上头疼的事,眼瞅着士兵们只听将军的,皇上还得出钱财粮草供着,想搞个调动也很难,动不动人家就来一句:“将在外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业务人员回来,报告给老板最多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客户说价格高了,说外面有更低的价格,还能拿出若干证据出来,要么让价,要么这生意就没法做了。在业务人员反复报告此类问题之后,老板头也大,也认为现在市场价格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的渠道建设,就是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通达路线。渠道的三类组成模块:一是厂家业务人员,二是经销商,三是零售终端。最终的动销,还得是体现在零售终端上。常规的搞法,是厂家通过业务人员抓经销商,经销商

  作者:潘文富详情


在网络视频、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日新月异的当下,互联网的入口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搜索和门户,即时通讯、垂直网站、导航网站、视频网站、微博、SNS、微信、App等等都在构建新的入口。这

  作者:李欣详情


北京新兴医院广告策略分析及其启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以及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将逐步走向市场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将进一步催化医院品牌

  作者:李名梁详情


引导语:  2012年,金色十月,联纵智达家居事业部与东鹏瓷砖牵手,服务内容是为期8个月的单店营业力提升项目。之所以服务这个板块,原因也很简单:在目前房产调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渠道为王、终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