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网
谢一峰 老师
  • 关注者:人  收藏数:
  •  所在地区: 湖南 长沙
  •  主打行业: 不限行业
  •  擅长领域:文化/国学/历史
  •  企业培训请联系董老师
  •  联系手机:
谢一峰老师培训联系微信

谢一峰老师培训联系微信

谢一峰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谢一峰

谢一峰老师简介

谢一峰    


湖南大学/副教授


2006-2010年就读于四川大学(985双一流)历史学基地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10-201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985双一流)人文学院历史系中国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高校职称: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主任。

从业经历:2012-201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专业方向为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师从葛兆光教授;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曾作为中国大陆当年唯一一位获选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Visiting Fellow)的博士研究生,在哈佛燕京学社和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进行了三个学期的访问研究;2017年6月入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作为访问学者于2019年9月应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洛克菲勒讲席教授汪悦进(Eugene Wang)先生邀请,在该系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Chinese Art Media Lab)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和研究,于2020年8月回国。2021年起,任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客座访问研究员,聘期两年。

个人特色: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一项、古委会项目一项,已在Religions,《文史哲》《文史》《史林》《读书》等大陆、港台和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中、英论文、书评三十余篇,出版译作书籍一部(合译),并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阿育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发表学术演讲。2015年至今,已先后在《文史哲》《史林》《读书》《宋史研究论丛》《唐史论丛》《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等CSSCI期刊和集刊上发表三十余篇论文,其中四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在台湾和香港的重要刊物(如《汉学研究》《二十一世纪》《道教研究学报》等)上发表论文和长篇书评四篇。

在英文著译方面,曾在Religions(A&HCI,校定A2),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中国历史学前沿)发表长篇学术另论文和学术书评各一篇,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客座访问研究员,湖南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会员;曾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美国芝加哥、德国汉堡大学、印度阿育王大学、美国康戈迪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修班,在线参加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重要学术研究机构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应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吴疆教授的邀请,前往该校进行了题为“争衡圣域:中国中古时期洛阳、杭州佛教、道教和儒家的空间交织和互动”(The competitions in sacred space: the spatial interweaving and interaction among Buddhism, Da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Luoyang and Hangzhou in Medieval China)的主题讲座,应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邀请,在线上进行题为“灵太后的浮图——佛教与北魏后期洛阳都市景观的嬗变》的主题讲座,并策划主持“北魏洛阳研究的多维光谱”线上国际工作坊(哈佛艺术实验室主办)。日前,又获得(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中国古代都城的政治表达、文化空间与多维呈现”,邀请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洛克菲勒讲座教授汪悦进(Eugene Wang)、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夏南悉(Nancy Steinhardt)教授和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吴疆(Jiang Wu)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进行公开讲座和密集课程,努力提升湖南大学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其在新文科领域同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等世界顶尖和一流高校的合作研究。总之,具备组织全英文讨论、全英文发表研究成果和开展各种形式之国际学术交流的丰富经验和能力。


部分课程  

1:中国的思想文化与审美艺术(共分为8讲,每讲1.5小时)
《中国思想文化导论》
录制《史记解读》
《儒家文化与礼仪秩序》
《道家文化与道教艺术》
《佛教与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艺术》
《心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与当代复兴》

系列课程2:古代中国的世界认识(共分为8讲,每讲2小时)
《秩序化的宇宙——先秦时代世界认识形成与突破》
《从“式”盘到TLV镜——先秦秦汉时代宇宙图式的物像化》
《从马王堆的馈赠到丝绸之路的开拓——汉代的地图绘制与地理认知》
《华夷秩序的史学构建——从司马迁的《史记》谈起》
《从一元走向多元的世界认识(之一)——传国玺的政治象征意义》
《从一元走向多元的世界认识(之二)——佛道世界观的挑战》
《万邦来朝——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坤舆万国——利玛窦世界地图与西方地理学知识对中国古代世界认识的影响》

系列课程3:“一带一路”与古代东方文明(共分为8讲,每讲2小时)
《古代波斯帝国及其与东亚文明的交互》
《古印度文明与佛教》
《犍陀罗文明及其对古代中华文明的影响》
《古代粟特文明及其在华活动和影响》
《古代草原文明》
《朝鲜半岛古代文明》
《日本文明》
《古代东南亚文明》

系列课程4: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共分为4讲,每讲1.5小时)
《丝路前史与丝路的早期开拓》
《中国的敦煌与世界的敦煌学》
《大唐玄奘和他的同道们:丝路上的西行求法僧》
《大唐时代的胡风与汉韵》

系列课程5:中国中古思想史五讲(共分为5讲,每讲1.5小时)
《玄意幽远:魏晋玄学的智慧》
《佛法西来: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道法兴衰:道教的兴起与转变》
《唯识华严:佛教的哲理与思辨》
《禅学旨归:佛教的中国化》

其他课程: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马王堆的馈赠与汉代的地理认知》
《秩序化的宇宙:先秦经典中的世界认识》
《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与天下秩序》
《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资治通鉴>导读》               《文明与历史》                 《世界历史》    

COPYRIGT @ 2001-2025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