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塑造战略愿景-莱韦斯克和亚科卡案例分析续

在某种意义上,“外面的敌人”帮助亚科卡实现了愿景,毁掉了莱韦斯克的愿景。



在上一期,我们从内外部情境角度分析了莱韦斯克(魁北克人党创始人,力主魁北克独立,后在全民公决中失败)和亚科卡(1978年担任克莱斯勒公司总裁,带领该公司实现一系列转型)两人的战略愿景的不同风格。我们接下来将从这些愿景所处的战略环境——制度、问题、产品和市场——和个人环境来继续分析他们的战略风格。



除了不多的几个基本共同点(如通过谈判,把各自的组织带出了险境)外,莱韦斯克和亚科卡所处的战略环境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战略环境决定风格



制度环境 李·亚科卡面临一个优势,作为商业企业家,他有清晰的目标,那就是赚取利润,确保组织生存。莱韦斯克就没有那么清晰的目标了,虽然他自己的愿景目标很清楚。亚科卡所在的克莱斯勒不完全是一个自由的企业,至少在他加入初期不是,公司面临的危机把它推向公共领域,公司领导必须与政府谈判,取得政府的支持。这事实上也是战略管理文献中很少提到的一种大转向:政治上的转向。当然,莱韦斯克也想把魁北克的问题定义为大转向,但那只是他的个人看法,60%的魁北克人不这样看。所以,如果说亚科卡的大转向是一种客观事实给定的情况,莱韦斯克的大转向则只是他定义问题的一种战略方式。

上一条: HR审计与管理:孰重孰轻?

下一条: 如何合并两家大公司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