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在二十一世纪是进入一个竞争力的世纪,他将包含那些因素呢?这三个因素如果都能把握,在未来才称得上有竞争力,一个是我们的心智是排在首位的,还有呢是我们的脑力,还有科技,有没有发现小平同志说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有好多企业拚命在科技上做文章,因为他想获得经济效益,但是他目前为止,这些人他不去思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什么是第二生产力呢?因为生产力是一种结合,它是一种组合,我们也知道科技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什么是第二生产力?什么是第三生产力?为什么第一生产力已经存在了,但仍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发现在改革当中,二十年来,如果想总结的话有一个环节被我们忽略了,这个环节就是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智,心智加上脑力再加上科技我们等于我们完全的竞争力,所以现在呢我们倡导一个观点:就是改革重新开始。二十年来,如果你心智模式不改善,再怎么高科技模式改善,我们跟这社会就不相容,有一次有一个香港朋友告诉我:我准备在北京扎根,当时我毅然想,我比较想一些比较发达国家晚上的那种的夜生活高楼大厦非常光亮,他说北京有什么不同啊,北京楼现在也很高也很光亮,我想不同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种大规模的心智模式,好比说在机场,各位都有这个感觉,有没有发那个黄杠,你能站在这里,前面只有一个办理手续,但你发没发现并非每个人这道杠他能遵守,他能突破过去,所以变得有一个警察在这里维持程序,告诉你不能越这条黄线,要一个一个来,结果三四个人就跑到一起办手续,这是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
上一条: 奉献之乐
下一条: 江泽民总书记为什么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