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割地为据,整合将蓄势待发

 作者:周辉    51

市场的占有率不仅仅是市场对产品的反应,同时也代表了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不管处于整个流通链上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市场的考验。除非具有垄断优势或者垄断资源。但是能够独霸一隅的可能性在美容化妆品专业线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其市场的竞争程度必然达到白热。

化妆品专业线企业无力操控大面积市场,攻城略地局限性很强,导致市场被分割过小,同时使得企业精力分散,扩张实力下降。

1.地域性差异。外部条件的不同,在企业来讲,需要通过不断的市场磨合才能有一定的适应度。通常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愿意将触角伸入与企业所在地或发展地不同的地域。这样虽然降低了风险成本,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放弃了风险价值。一般来说化妆品企业会把市场按区域划分。在华南市场由于化妆品企业众多,导致地缘销售变成原地销售。也就是说,在产品生产地及其邻近或类似地域部署销售。原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却没成想造成了扎堆竞争的局面。把原本饱和的市场瓜分的更加细小。而在其他区域市场的表现同样乏善可举。

2.市场扩张能力弱。随着国人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美容化妆品市场并不像很多人所说的在持续萎缩。这个蛋糕一直在不停的做大。但是却没有做强。专业线上的企业想吃一口这块蛋糕并不容易。由于实力有限,规模较小,没有能力准备合适的“刀叉”。过去在美妆市场刚刚起步的阶段,曾出现过到嘴的蛋糕“消化”不了的情况。到了2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好事情一去不复返。美博会上小企业都希望能够迅速签单,使得有限的流动资金真正流动起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资金的流动似乎也有“聚众效应”,得利的多半是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企业。新兴的化妆品企业不经意间成了陪衬,大把的钞票打了水漂。

3.泡沫市场虚增,有效经济缩小。每年都有数据表明美容化妆品市场的扩大。但是从业人员的增加,市场规模的增大,却没有改变市场份额的分配。因为想到这个商机中分杯羹的企业增加得更快。一些企业,甚至是展会声称的订单额,交易额包含了很大的水分。错误的信息给人的信心逐渐在行业理智觉醒之后,成为最大的矛盾。到底市场的容量是多大,到底今天投资化妆品能否带来巨大的回报都成了不可知。眼看着日化市场逐渐出现巨无霸企业,日化市场越来越商机无限,专业线上却还没有得到对市场的最真实认识。另外恶性竞争也导致利润率的下滑。价格战成了唯一能够“得心应手”使用的杀手锏。脱离了合理的竞争手段,服务没有了,品牌没有了,潜价值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价格。最终资金的回笼速度放长了,价格体系也被遗失殆尽,对利的追逐,目的性就突出的有些赤裸。

4.行业环境不完备,行业素质有待提升。20年的发展,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只是刚刚开始。作为新的产业,它在GDP中占的份额还不足以证明它存在的真实价值。这样一个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产业,发展空间应当讲是很大的。但是20年的发展还没有能够完善整个行业的操作环境。企业管理的缺陷,销售策划的单一和陈旧,责任意识的淡薄等等,都在力证这个行业还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来规范。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发展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背后最重要的当然是人力资源。长久以来,化妆品企业沉淀下来的各种文化或者说是风气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要求。陈旧的习气很大的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是行业整顿年,不管美容化妆品企业是否愿意接受,真正的行业规范才正在形成。

5.利益为先,人文环境急功近利。不可否认企业的最大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目标主导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之下。习惯了边缘化、灰色化的经营方式,习惯了利益实现的“短、平、快”,一旦需要转变观念是比较难的。化妆品企业新和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企业对现金流流动速度的追求。快速的实现成本回收,往往牺牲了企业生命线的稳定。常常死了品牌,连累企业。

以上种种,决定了企业做大做强所面临的困难巨大。由此产生了僧多粥少的现象。过去每个区域市场都能找到相对表现不错的企业或产品品牌,基本处于鼎立市场的格局。而现在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竞争水平的落后,行业整合尚未形成,谁都希望能够快速的在专业线美容化妆品市场抢夺地盘,却又未能形成整合力量,导致群雄割据、竞争无序的现状。而实际上美容化妆品市场是不堪如此乱象的。

分久必合,洗牌的时间表虽未确定,但是大势所趋,必然会遵循市场规律,强胜弱汰。

1.整合是大势所趋。国内专业线是否可以延续国际美容专业线的步伐走下去的答案尚不明朗。但是资本市场的运作最终将以快速的步伐走向整合的道路。在其他行业,整个整合的形势已经不仅仅是初见端倪的阶段。家用电器销售业国美整合永乐;PC市场中国联想兼并IBM的PC业务;手机市场CEC全盘接管菲利浦的手机业务等等。在发展饱满,需求上升,竞争充分的行业当中,整合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整合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势力加强,有助于夺取市场发言权。同时市场合并,发挥1+1大于2的效力。专业线正是缺乏这样的优势合作,才逐渐感觉举步为艰。

2.服务是做强的支撑。服务总是企业永不过时的卖点。可是总拿服务说事,却达不到社会对服务的最基本要求。实际上服务的最基本要求是“品质”。只有具有良好的品质,才能使企业付出的种种服务变的切实有效。试想,品质低劣的产品造成的问题,你提供再好的服务也不可能达到消费者对你产品的满意。那么,基础有了,服务也不能马虎。品质打开市场,而服务是在稳固市场。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特别是在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其反应能力相应会变慢,服务就变的愈加难以让消费者满意。这时,处理好消费者的服务,不仅仅是稳定了自己的消费者,同时也等于减少了竞争企业的有效消费群。而专业线上产品的短视制约了其服务意思的进步。往往说的比做的好。

3.产品的品牌要从日化延伸到专业。企业的整合仅仅是,应变市场的一个方面。品牌的整合也很重要。品牌本身具有潜动力,不仅推动产品的品质,也推动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虽然专业线产品的阵地是美容院,但是未来消费者的理智将逐渐取代感性。对产品的选择会更多的自己来做一判断。影响其判断就需要品牌的树立。而影响其长期稳定购买的因素----质量,也同样是树立品牌的一个方面。许多人试图区别日化和专业线的品牌意识,认为专业线的品牌只是渠道和策划的补充,这种错误的认识仅仅是建立在消费者现阶段对美容化妆品产品的认知度未达到足够高度的基础上,未免本末倒置。谁能保证我们的消费者随购买力的增长,其购买辨别力不会一起水涨船高呢?

4.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三流的企业靠生产、二流的企业靠营销、一流的企业靠文化”。文化的形成是制度建立后有效执行的衍生物,他代表了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及管理体制的稳定和有效。在专业线上,管理的随意性导致人治的痕迹十分突出。一方面过于依赖人的治理,企业制度的执行在人的管理面前显的渺小,作坊式的专业线化妆品企业时有耳闻。另一方面又忽视人才的作用。除了策划方面还可以圈点以外,在研发、企业管理、销售、企业组织、员工维系、企业文化培育方面都没有国际企业的高度。泡沫式的宣传,传奇式的塑造,都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拒之门外。

5. 国际关注度的提高。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国际社会已经得到了共识。但是中国专业线美容化妆品企业真正走出国门的还寥寥无几。当然在包材和器械上的优势还是需要肯定的。但在附加值更高的成品和研究开发上,中国企业的滞后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尽管同质化的情形十分严重,但是我们还没有一套把同样材质的化妆品卖出不同价格的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国际美妆界里,中国的声音永远不可能是掷地有声的。

以上几点既有内因又有外力,只有从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做起,中国的专业美容市场才能够从五代十国的分裂中走出。市场不需要垄断一统,但是,过于分散的市场分布也会阻碍中国专业美容化妆品时常的进步和发展。也只有建立具有强势的大型企业,才能够带领中国专业线美容化妆品健康、快速的迈入下一个春天。

周辉
 诸侯,割地,整合,蓄势待发,市场

扩展阅读

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指导原则,加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 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

  作者:王晓楠详情


2022年这个时候,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国内著名策划人、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谈到如今的预制菜市场时,王志纲语出惊人,其表示,预制菜是猪狗食,他也从不吃连锁店的餐食

  作者:杨建允详情


DSP行业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营销界开始了解这一项新的互联网广告技术,易传媒创始人兼CEO闫方军对中国DSP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和展望。  中国DSP 行业发展很快;程序化购买不仅仅意味着RTB

  作者:李欣详情


全球广告的支出和投放都在关注着中国。蓬勃发展的中国广告市场中,由移动化、视频化以及大数据等驱动的数字营销更是乘风破浪一路直上,给整个广告营销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新时代,“媒体和代理公司帮

  作者:李欣详情


脑白金是什么东西?地球人都知道——用来送礼的。  可以肯定,只要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并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脑白金。在人们的意识中,脑白金就是用来送礼的保健品,除了送礼,可能真正买给自己父母享用的人寥寥无

  作者:李名梁详情


“四无”就是指“无品牌、无模式、无渠道、无队伍”,这些企业有的只是产品,没有国内市场开拓和运作的相关经验。此类企业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外贸型企业转内销;二是生产型企业或OEM企业,准备建立自己的零售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