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峰论商道:错误的坚持


                                                     错误的坚持


 


一、


成都。一位55岁女性资深创业者,迄今创业近30年,为了创业她放弃了铁饭碗、卖了房、忍受讥讽一直到今天,为的无非就是好产品一定会迎来好市场的逻辑。诚然,坚持的力量总是能够打动我,我也尝试试图走近这位创业者。


 


记得两年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次成都论坛上,一位中年女性拉住了我,强力向我推介她的防腐保鲜技术并列举了该产品其他种种神奇的功能,坦白讲,她的唐突举动让我当时觉得她要找的也许是精神病医院而不是投资机构。出于礼貌也留了电话然后充充被工作人员拉离现场。此后的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这位大姐的电话,每次内容无非就是希望我能够帮助他联系到柳传志先生或者把柳总的电话给她,因为她坚定的认为只有柳总才值得她信任并可以和她联手成就大业。我沉默、拒绝、好言相劝到最后只能拒接电话。


 


第二年,我基本上每半个月都会接到她的电话,渐渐的我对她产生了一种好奇心,她凭什么一直在坚持,如果她的产品真像她所说也许成人之美也未尝不可。去年下半年有一次刚好出差成都,我就主动约她出来沟通,三个小时之后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我在酒店里监督到了她,拎着塑料袋的她告诉我因为辗转换公交耽误了时间,而我知道她的住处离酒店打出租也就20块,此刻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她的经济压力。交流的时间花了三个小时,我几乎无法插话,她告诉我保鲜膜不做了,该产品被她改造转型做了专治骨关节疼痛的万能药,只要在疼痛处附上她的植物制剂药水外加热敷就可以一到三次彻底解决问题。然后又给我描绘了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基本上可以做十家八家的上市公司,现在只缺资金。剩余的时间都在跟我讲的悲惨遭遇和她一直以来的坚持,甚至为了该产品近30年来可谓是众叛亲离,离了婚不说还让自己的唯一的儿子生活没有保障。我询问了她接触投资的情况,十年前也曾经有一些机构想直接买她的配方,但坚信10个上市公司的她都以对方信不过以及出价过低而拒绝别人。我问了她现在除了缺资金还缺什么,她说什么都不缺。最后在我答应会进一步跟进项目后我主动结束沟通。望着她拎着破旧塑料袋的背影走在五星级酒店的大堂里,我告诉自己如果有机会尽力去帮她,每一个创业真的都不容易。


 


两个月之后,在成都再一次见到她,除了重复上次讲的话,她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投资1千万给她的项目,她控股;二是直接以三千万的价格把配方卖给我。除此之后她不接受其他条件。她的举动让我和在场的公司合伙人膛目结舌,不知道她提出方案的底气究竟从哪里来。就我们而言,只是纯粹的想帮她并无他想,而且我们对该项目本身也没兴趣,产品在北京找专家论证了,直接得到的结论就是这样的偏方民间比比皆是。出于不打击她的考虑,我们在酒店房间现场接受了她的产品对疼痛部位的治疗,结果搞得房间只剩下臭味,而我们的感受是最多等于一次保健按摩。


 


第二次说再见时,她把转让配方的价格降低了三百万,而我们只能苦笑。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她的悲剧究竟是人的悲剧还是产品的悲剧。一个真正能够创业的成功的人必定是能够统揽全局、高屋建瓴并以此能做到进退自如的人。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人生都掌控不了,何谈掌控事业呢?!即使真的是好产品,就一定有好市场吗?只有幼稚的人才会这么想。


 


祝她好运。


 


 


 


二、北京。


一个大学毕业工作五年就开始创业的电商小伙,在过去8年的创业历程中,多次以自己的天赋在互联网各大平台上交出了自己完美的答卷,傲人的业绩带给他两套高级公寓、两辆豪华轿车的收获,而这仅仅是创业两年的结果。这次创业伊始,两位以帮忙的名义参与股份合作的兄弟,最后除了拿回了本金,什么都没有得到,他的理由是亏损并无法出具财务报表。两年以后再上台阶后,一位天使投资人在注资一年后,同样得到了前面两位兄弟的下场。第三次上台阶他开始了时髦的众筹模式,他拿出的方案里包含了众筹数量、众筹单价、未来愿景规划以及具体的上市时间表。但他却忽略了投资人关注的是管理团队(特别财务负责人的经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差异性)这涉及到最终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三是风险评估等等一些要素。所以我拒绝参加,因为他没有让人信任的历史导致了我没有信任的理由。但他在坚持,坚持更大的事业。


 


年轻人创业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三点:一是想象过于乐观,竞争要素考虑过少;二是财务体系不健全,账目乱作一团;三是自我的成分太重,容易忽略大家的利益或者在面临诱惑时容易突破底线,这和他们本身没有底线也有关系。


 


兄弟,且行且珍惜吧!


 


三、


 


上海等。暂且不说了,做人失败导致事业溃败的案例不胜枚举。做两点总结吧:


 


1、  专注、坚持、极致、快这些流行的商业要素基本上都是每一个创业者都需要具备的能力。但要素组合背后的关键因素是方向对不对,一个是做人的方向,一个是做事的方向,因为错误方向的坚持专注比不坚持不专注更糟糕。做人的方向,意识里绝对的利他精神;做事的方向,始终坚持需求角度思考市场问题、始终放弃产品角度思考战略问题。


2、  人生在于选择,更在于贯彻执行。关乎执行能力一般情况下分两类:一类是正确方向的执行能力,一类是错误方向的执行能力;也许我今天可以提出第三类执行,那就是在发现执行方向错误后能够迅速回头开始重新执行的能力。所以,试错的执行价值更高。


上一条: 叶峰论商道:结构与目标

下一条: 叶峰论商道:大师的教诲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