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控烟”绍兴鲁迅纪念馆应有作为

“青少年控烟”绍兴鲁迅纪念馆应有作为

近日,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因为一位游客的投诉引发网络舆情。


该游客发文称该网红墙可能会误导青少年吸烟,她还联系“浙里办”,希望能够更改夹烟的动作。其实所谓“投诉”更接近一位热心游客的合理化建议。


官方迅速回应。回应的核心概括起来就是:鲁迅夹烟符合历史事实,墙不能也不必轻易修改。


官方的回应看上去没问题,但却完全没有回应最关键的也是最有意义的“青少年控烟”问题。无形中把“青少年控烟问题”这一公共议题与“网红打卡墙拆不拆”、“鲁迅夹烟形象要不要改”对立起来。


鲁迅吸烟是历史事实,青少年控烟事关国家未来、社会文明,二者并不冲突。


鲁迅夹烟墙改不改可以从长计议,但绍兴文旅和鲁迅纪念馆对于“青少年控烟”是什么态度?


控烟特别是青少年控烟话题并非只是该女士个人关心的话题,是一个日益引起重视的公共议题。


2011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的审查”,该通知认为:青少年容易产生盲目追星心理,影视作品中明星吸烟镜头极易误导青少年效仿。


鲁迅先生爱吸烟,烟瘾大,他吸烟的形象深入人心,这都是历史事实。但鲁迅先生作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偶像,他吸烟的形象,对于青少年可能存在的潜在误导,也是不能忽视的。


提三点看法:


第一,鲁迅的文学遗产和形象极其丰富。夹烟、吸烟的动作虽然深入人心,很“鲁迅”,但是不是也可以挖掘其他更多的动作、形象来表达鲁迅?网友的力量强大,网民中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绍兴文旅是不是可以发动一下群众的力量?


第二,不管这面墙改不改,馆方是不是都可以在场馆内增加对青少年控烟方面的针对性引导?


鲁迅有35年的烟龄,并且每日吸烟量极大。鲁迅的母亲,两个弟弟都长寿,鲁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也不差,55岁因为肺病去世,不能说跟吸烟没有关系。


结合鲁迅先生的经历和他对孩子吸烟的态度,鲁迅纪念馆具备成为理想的青少年控烟宣教基地的先天条件。


第三,面对网络舆情,意见建议。不要过于紧张,过于紧绷。避免因一叶障目误判,避免产生某种“对抗”心态。不要轻易从“炒作”“博流量”的视角看网络舆情。

本文作者沈志勇系资深公共关系顾问,长期关注研究危机和舆情治理。


上一条: 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2年前就开始了

下一条: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