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量的战争》引子

 作者:杨钢    54

在受邀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写内参时,我思考了许久,不知从何下笔。


因为许多现实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一个个地闪现,不断地向我逼问,并触动着我的心绪,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


在赞比亚,非洲的小伙子告诉我,他们喜欢中国,但不喜欢中国人;喜欢日本人,但不喜欢日本。这让我非常吃惊。问其缘由,却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你们中国人已经不像以前的中国人了,你们现在只知道跟我们做生意;而日本人则不然,他们先教我们插花与茶道,然后再卖给我们东西。”这让我感到有些郁闷,堂堂“礼仪之邦”的同胞为什么会变成唯利是图的“暴发户”了呢?


在佛州奥兰多,从事医疗健康事业(Healthcare)的合作伙伴专程从南卡州驱车来看我,畅谈如何为中国的“医改”做些事情。回国后,我却被业内的“资深人士”的反应所困扰,第一反应就是中国的医院“水太深了”,美国人基本上不可能搞明白;最后这些“资深人士”往往又会补充道:“当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嘛!”这又是什么心态?


丰田公司坚持了几十年且作为成功秘诀之一的QCC(质量圈),为什么在国内的企业却成了成果倒装的“发布秀”,并被戏称为“去吃吃”和“苦兮兮”呢?


在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时代几乎全中国都在“言必称六西格玛”,可是为何却随着他的“黯然失色”而日益变得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些人变得“谈六色变”了呢?


54


通用汽车和花旗银行等昔日的企业帝国以及华尔街宠儿们一个个倒下,是否预示着一个旧的生产力时代或“数量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的“质量世纪”的来临?


为什么北京北四环路南边的那排小商铺前会赫然挂出一个醒目的广告牌:“德国品质,绝对放心,日本原装,品质保障”,却不敢大声地说出“中国品质”这四个字?


为什么北京某知名汽车公司的中方负责人认为中国人的基因里缺少“质量”,更没有这种文化传统?难道日本人和韩国人天生就具有这样的基因吗?为什么中国颇为著名的某软件公司居然不敢提“质量”一词?中石油某油田的质量高管也对我说:“不敢谈质量,现在基本上是用‘质量奖’和‘卓越绩效模式’来替代质量。”这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空军副司令要带领将军们学习“零缺陷”,而且还要求多讲讲“外面的东西”,并在系统内要求各单位组织学习会议录像?


为什么奥组委专家们在进行项目流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先做项目的变更流程,而不是考虑如果不变更流程该如何运行?


为什么“航天”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而且是用质量保安全,从而确保一次次的成功;石油石化却要采取质量与安全“双第一”的策略,而实际上却是谁离“乌纱帽”近谁第一?


“航天”勇敢地高举“零缺陷”大旗,喊了十多年,但仍然流于表面,不见落地,甚至许多干部起到了负面影响,这其中到底缺少了什么?


随着翟志刚完成出舱行走的历史壮举,参与宇航服研制的各研制机构分段担心、放心,极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虽然没有出问题,但这是质量吗?


杨钢
 质与量的战争,引子,受邀,中央政治局常委,内参

扩展阅读

也许是由于杨钢老师特别的外表——艺术家或者大师形象的吸引;也许是由于“克劳士比中国学院”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的吸引;也许是“大师”布道的高明艺术和深奥理论的引导……2008年4月23日上午,我被杨钢老师

  作者:杨钢详情


今天,所有的管理者都面临着同样的“质量问题”——无论你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医院院长或科室主任、大学校长或院系主任,还是科研机构的负责人、电台电视台的负责人、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甚至公园和博物馆的

  作者:杨钢详情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所有的意义重大的变革,都是要经过与“现有旧势力”的直接对抗才能产生的。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变革”的原因!——汤姆amp;#8226;彼得斯面对危机的思考一场

  作者:杨钢详情


当金融危机袭来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众多知名企业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应声倒下,甚至“破产”,这让人们的脑子里很自然地迸出那个著名且很有创意的词语——“纸老虎”。是啊!在全球经济滑向深渊的时

  作者:杨钢详情


美国还有另外一个传统——专业化分工,也被我们学得像模像样,从而使得各工种走向狭窄的技能专门化或固定化的发展模式。这对于中国自古形成的极其宝贵的传统——以发展全面技艺为基础的手工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与

  作者:杨钢详情


美国著名的哲学教授汤姆amp;#8226;莫里斯(Tom Morris),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看似奇怪而荒谬的命题——如果亚里士多德来经营通用汽车将会怎样?这绝非戏谈,而是一个严肃的大问题!莫里斯教授说

  作者:杨钢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