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应对不能坐等“上级安排”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应对不能坐等“上级安排”

7月 31日晚,武汉大学校长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电话采访,回应舆情。校长能够公开回应,本来是好事,但却因一句“等上级的安排”,令舆论哗然,引发新的舆情。这恐怕是校长本人和校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先回顾这次采访。校长一共回答了两个问题:关于武汉大学是否会撤回或调整对于此前被指控性骚扰的男同学的处分?校长表示,学校正在处理中;至于何时会公布处理结果的问题,校长称,还要等上级的安排。

首先,需要明确,发生重大舆情及时向上汇报,在上级的指导下处理,处理过程和结果向上请示报备,或经过上级批准,符合相关规定,本无可厚非。

但回到武汉大学这个事件,虽然舆情影响广泛,但事情并不复杂,也不重大,特别是在法院一审判决已出的情况下,针对事实的法律认定已经非常清楚。

从舆情内容看,对武汉大学的诉求主要围绕,学校是否以及何时撤回此前的记过处分,学校是否要为涉事男生恢复名誉,是否应道歉,学校是否应该对相关联的问题展开调查等。

这些诉求完全在武汉大学的职责职权范围内,舆情影响也主要在武汉大学,并不涉及其他高校,其他地区,并不需要上级部门干预,或者“提级调查”。

武汉大学虽不是政府部门,但作为党领导下的副部级事业单位,理应承担“第一主体责任”。校长公开说“等上级的安排”,模糊了主体责任,该负责的没有负责,该担当的没有担当。

校长的回应,容易让公众觉得,学校之所以没有做出回应和决定,是因为“上级还没有安排”,难道是上级有意拖延,甚至有意阻碍?很容易引发新的舆情风险,把上级部门拖进舆情漩涡,让上级部门被动。

承担“主体责任”不仅是对上负责,也是对下负责。

对于高校来说,关爱学生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校长的一句“等上级来安排”,极易让公众感觉到对当事学生权益和命运的漠视。而这一点恰恰是,舆论讨论最热烈的,公众最意难平之处。

为什么必须要落实主体责任?因为在很多舆情事件中,只有当事机构或部门,掌握信息最及时,最充分。所以上级虽然名义上有更大的权力,但由于信息复杂,实际上更依赖下级当事部门的决定,实际的决定权往往在下级这里。

如果下级不能很好的履行主体责任,推诿,拖延,延误事情处理,错失时机,小事变大。逼得上级不得不出手,频繁通过“提级调查”的方式来善后,会严重挫伤本部门声誉。

略作总结。在舆情应对中,不仅要及时做好请示报告,更要敢于承担主体责任,切忌推诿,拖延,逃避。



上一条: 武大“性骚扰”事件思考1:舆论审判易反噬,舆情应对须实事求是

下一条: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3:及时回应舆情为什么这么难?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