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活形态及消费行为调查

  文件类别:市场分析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4K

  下载次数:132

  所需积分:3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学生生活形态及消费行为调查
去年10月,零点调查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佛山、苏州、保定地区完成了一项有关中学生生活形态及消费行为的调查。调查就中学生的价值观、校园生活、合意组群、消费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为帮助企业和广告商了解中学生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文化,本版特编辑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专项调查
  与其他发展中的社会群体相比,当前中学生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富于想象,勇于探索,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流行文化方面,中学生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时潮领导群体。
  不久前,零点调查公司组织了题为《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中学生文化考察》的调查。调查抽取北京、上海、广州、佛山、苏州、保定城区的1589名中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展现中学生文化的基本形态。本次研究结果对于推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学生文化,及在一定意义上推想中国城市中学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内地目前的在校中学生(初一至高三)总数约为7300万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城市地区在校中学生1458万人(这其中含环渤海地区645.6万人,长江三角洲地区370.6万人和粤闽琼桂地区441.8万人)。东部沿海地区城区中学生数约占全国在校中学生总数的20%。
  生活观:感性多于理性
  魅力人士更具号召力
  调查显示,与成功人士相比,魅力人士对于中学生更具时尚动员力,但从长远发展尤其是自我塑造方向看,中学生更倾向于向成功人士看齐。如果用当下心态来看,对于中学生最具稳定动员力的是那些既有一定成就又具个性魅力的人士。
  在社会意识方面,中学生表现为对于时尚新闻及时尚潮流的较强的敏感性。
  在国际意识方面,在校中学生更偏向于欣赏以软性文化诉求为影响方式的法国和新加坡,而不是过于凸现政治文化和经济权势的美国和日本。
  喜爱及关注的事物:感性成分多
  通过分析,可以将所有中学生按其喜好与关注的事物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1.艺术取向型:大约占总体的7.2%,该群体对于音乐、绘画等有明显的偏好,但并不崇拜偶像或明星。该种人群较多分布于女生中。
  2.情调取向型:大约占总体的36%,该群体重视情感需要,偏爱悠闲、雅致的生活情趣,比较欣赏自然风情。该群体在各群体中均有均匀分布。
  3.享乐取向型:大约占总体的49.7%,该群体强调生活情趣,对历史、人文景观、艺术、军事均有兴趣,较具幻想性,有追星与偶像崇拜趋向,在各群体中均有分布,苏沪中学生中所占比例稍高。
  4.人文取向型:大约占总体的7.2%,该群体对于历史知识、建筑特色及其他人文景观有浓厚的兴趣,也对情感需要、生活情趣有所关注。女性所占比重稍高。
  比较明显的是,一般社会之所谓成功人士,若不具备中学生所期待的“偶像”标准,则较少为他们所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中学生较多从感性方面去体验社会,因而对于赋予了多重社会价值的成功人士有很大的认识距离。
  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于魅力人士的接受更多会处在形象、做派与风格层面;而对于成功人士,则较可能会接受其理性影响。中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会更接受感性、生动的影响与动员方式。
  鉴于在中学生中存在着较为敏感的民族情绪,本次研究也测试了他们对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好感度与反感度。测试结果详见表一。
  运动、能力强、气质冷漠———“酷”
  时下中学生最流行的生活方式是“酷”(英文COOL音译)。在中学生看来,所谓“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与众不同的特性,“酷”是个性的一种充分张扬,而不是简单的追随与模仿,它比较需要投入、心理成本、成就需要及独特的个人目标。也可以说,中学生心目中的“酷”是一种前卫风格的表现(见表二)。
  男女中学生对于“酷”的标志物的认定存在显著差别:女生更乐于认为“气质冷漠、不轻易说话”属于“酷”(34.3%对男生的16.9%),而男生则会将充当电脑黑客当做一件更“酷”的事(19.6%对女性的8.5%)。
  从表三可以看出,运动类的活动与“酷”之间也有很大的关系。足球与篮球尤其如此(见表四)。在这方面,女生虽然没有男生那么迷恋,但似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这类运动。而在一般性的活动层面,“慈善性质的筹款募捐”、“当报纸小记者”、“打暑期工”、“参加演讲比赛”、“帮助别人”、“跳舞”、“练琴”、“解剖昆虫”等也相当吸引中学生。
  不过,“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有吸引力的形象,一种欣赏的对象,而不是中学生们一种常规的生活方式。除了二成不想扮“酷”的中学生和11.7%的“尝试派”之外,其余近七成的中学生为“念想派”而非“行动派”。不同中学生群体对于选择不同反应方式并无特别明显的差异,但女性中属于“羡慕,但不适合我”(41.3%)的比例要略高于男生(32.0 %)。欣赏“酷”而又不能玩“酷”,这也许是“酷”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若干项由研究人员列出的另类或前卫活动中,上网与染发是受一定好奇心驱使但综合流行程度较高,因而是有一定追随潮流性质的行为;而边上学边打工属于群体排斥效应低而好奇驱动作用强并极可能为更多人去尝试的行为;属于有中等群体排斥效应,有一定的好奇心驱使而可能谨慎尝试的行为包括:在校谈恋爱、逛酒吧;排斥度在中等偏高,有有限好奇心,在极谨慎的条件下会有少数在校中学生尝试的行为有:性行为、做朋克头与抽烟;而吸毒的群体排斥效应极强,好奇心理很低,但仍有一小群中学生会考虑尝试。
  最喜欢的流行色:浅黄、天蓝
  在流行色方面,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是浅黄天蓝(22.7%)和白色(10.9%),对于浅兰(6.1%)、紫色(6.2%)、黑色(6.4%)、银白色(6.1%)的喜好程度相近。几乎无人喜欢砖红、桔红、土黄、深紫、褐色、深灰色调。如将白与灰归为中间色,红、粉、橙、黄、黑、紫、褐归为暖色,绿、蓝归为冷色,则暖、冷色与中间色三色之比约为34.1 %∶44.7%∶24.9%。因此冷色之喜爱者占优势,如考虑到中间色也为偏冷色色调,则两者之和可达近70%。
  男女生之间在对浅蓝天蓝色调的喜好方面十分相近,但女生有14.5%的人喜欢白色,而男生仅为6.9%;相反男生喜欢黑色的为8.6%,而女生仅有4.3%;有9.1%的男生喜欢浅绿,而女生仅为3.3%;喜欢浅紫色的女生为7.2%,而男生只有2.3%。男女生对暖色喜好比例接近,主要区别在于冷色与中间色的偏好方面,男生中喜欢冷色的有47.0 %,而喜好中间色的仅为13.6%,相反女生喜好中间色者达24.4%,喜好冷色者则为36.9 %。
  对于中学生而言,冷色调是一种最获欣赏的流行色,这也与中学生所追捧的“酷”劲一致。
  喜欢电子化生活
  电子化生活是一种重要的“酷”的生活方式,并且正处在上升的势头中。电脑与网上世界对于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尤其体现在男中学生群体中。比尔•盖茨是中学生心目中最为成功的人物;电脑及网络技术发展也是中学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上网玩电脑是30.4 %的中学生,尤其是中学男生(43.8%)与好朋友在一起时的重要共同活动;超过6成的中学生认为电脑是学校第二课堂最应设置的课程;5%左右的中学生更把玩电脑与上网看作闲暇至爱;在预计2000年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时,51%的中学生相信届时中学生都可以上网。有部分中学生可以自己拆装电脑。电脑的升级、换件以及软件方面的支出,已经成为一部分同学自己的消费购买力的重要流向。
  目前32.1%的中学生报告家中有电脑。高中生家庭的电脑拥有率(40.8%)高于初中生家庭(27.5%);大北京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学生家庭电脑拥有率分别为38.9%、25%和35.7%;中高档与高档生活水平家庭的中学生家中电脑拥有率分别为49%和43.8%,而中档家庭仅为32.6%,中低档与低档家庭则仅为16.7%和 22.2%。目前,31%的中学生曾上过网,男生中有上网经历者(37.6%)高于女生(24.8 %);高中生(38.1%)高于初中生(27.3%)。
  网络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种信息收集渠道,而更多的是一种娱乐与交友方式,比较而言,高中生(38.3%)比初中生(14.1%)会更多利用E-mail。在关注内容方面,男生更倾向于网上的体坛信息,而女生更倾向于影视信息。
  中学生对于上网的看法,具体有以下观点:
  ———“网”现在到处都有,但上了网看得懂的东西挺少。网上的信息是各个国家自己写的,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上网比看电视杂志有意思。你感兴趣的东西下载后就算你的了。
  ———上面会有明星的生活消息和照片。我可以下载照片。———网上的内容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一次,我居然看到有一篇文章是讲要分裂中国的。
  ———从电视上了解到许多网上的事情,觉得挺新奇的。
  ———很可能玩物丧志,因为上网大多数是玩游戏。
  ———上网聊天,看人家的名字不错,就回答他的提问。有时,我问他答。上网聊天没有顾忌,有时其实对方报的性别也不见得是真的。
  中学生崇拜的明星人物
  在中学生崇拜的魅力明星中,国际影星、电视主持人、小说家与体育明星均有一定的集中度,而歌星与国内影星的分散性则比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的偶像人物的号召力强度及偶像地位的稳固性。与国际影星相比,国内影星以搞笑题材的主角为主,而国际影星则更属性格演员。
  从流行歌曲的排行可以看出,言情仍为主流题材,这也正是流行歌星们的主打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前10位的歌星中,男星要比女星的风头更劲。这也是在所有排行中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即男性魅力人物均在总量上占有某种优势。从流行文化的主体来看,港台文化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力极为强大。中学生偶像清单见表五。
  中学生喜爱的书
  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个人读书也是中学生的一项主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爱看的书包括娱乐、科普、漫画、侦探、武侠、艺术、文学、电脑等方面。本次调查发现,中学生的个人藏书量平均达到49.38本,只有7.2%的人报告自己没有个人藏书。大北京地区中学生人均藏书量大致为60本,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大致人均55本,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只有40本;男同学的藏书量(60本人)大大高于女同学(45本人)的藏书量。
  消费形态:对洋品牌认知度高
  直接购买力———可观
  所谓“直接购买力”,零点的研究人员是这样界定的:即是中学生从家长或其他人处获 得并由其个人支配使用的收入。它主要包括压岁钱和平常零花钱两部分。调查显示,中学生 每年获得的零花钱人均为887.86元人民币,每月人均获得的零花钱为67.79元,每年为 806.28元。按照本项研究可推断东部沿海地区在校中学生为1458万人,这些中学生每年 获得的可支配收入总量为247.42亿元人民币。
  群体比较表明,男生、高中生的压岁钱、零花钱水平均高于女生、初中生。分地区来看, 三地区学生平常零花钱的水平十分接近,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学生的压岁钱则显著高出大北京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学生。而从其直接收入的流向而言,则零食(含包装食品与饮料)、文 化类用品(含文具、课外书报、参考书、报刊、磁带、VCD)是两项最核心的支出(见表七)。
  与女生比较,男生在体育用品(含相关物品与服装)上花费较多,而女生则在文化用品、 衣物和饰物上支出水平超过男生;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在零食饮料上支付较集中,而高中 生则在文化类用品方面的花费更多一些。
  支出项的情况,也与闲暇时间中学生最乐于去的地方选择基本一致。调查显示,男高中 生乐于前往的地点是运动场所与书店,而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近半数学生感到现在的空闲 时间比较少。
  间接购买力———不弱
  “间接购买力”表现为中学生购买意愿对于家庭成员及家庭消费的影响,它既可能表现 为消费量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消费时的考虑
中学生生活形态及消费行为调查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