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老师的文章
潘文富/经销商研究者 越是有钱人,越重视个人隐私。在顾客隐私保护这个问题上,若是处理不当,照样会导致顾客产生不安全感,直接影响生意达成。 不过,有些导购却没把这个当回事,常干的傻事有:1,直接追问顾客所在的住宅小区名称,乃至详细地址2,直接索要顾客的手机号或是微信号3,提出要复印顾客的身份证4,...
潘文富 396查看全文
为什么要考核员工?1,考核的方向,即是员工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2,人没有那么自觉,需要通过考核指标来约束或是督促员工。3,建立一定的公平机制,大家基于一个共同的考核标准,来核算每个人的工作价值和收益。4,明确考核的正面导向作用,不然的话,员工往往会认为,老板搞这些考核出来,就是在想方设法找理由扣员...
潘文富 332查看全文
什么意思?两点:一、从店门口路过的行人,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不会进店的,只是路过而已。二、即便是进店的顾客,往往也只是进店随便看看,转一圈就走了。一般来说,门店里的当天进店成交率,能做到三成,就算不错了。那怎么办?长吁短叹说生意不好做?然后就等着?还是主动积极的来研究和利用?在店外路过的,叫人流;...
潘文富 303查看全文
在常规的厂家招商方式中,满天撒网式是实际的主流模式:多接触,多沟通,反复跟进,确定合作。虽然有些厂家也会设定开发模型,诸如对招商对象在公司规模、经营能力、资金实力、人员团队、行业经验、终端网络等方面有所要求。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厂家招商,是被经销商所挑选,而不是选择经销商。客观的来说,厂家在招商阶段,...
潘文富 308查看全文
老板付出了工资,自然希望员工有对等的工作业绩回报,按劳取酬嘛。在衡量员工工作质量及成果方面,得要通过考核来进行量化,这样大家都有标准可循,不扯皮。那么,怎么考核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自然是要尽量全面一些,面面俱到。诸如企业文化、日常的行为作风、工作态度、做事的标准、责任心、创新意识、工作推进效率、业...
潘文富 383查看全文
潘文富创业的初级阶段,就是从烧钱开始的,虽说利润产出还遥遥无期,但当前每天要投进去的钱可一分不能少,各种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开支,每天都会扑面而来。当然,创业者在资金方面,多少是有些准备的,要么是自筹资金,动用自己多年以来准备的积蓄、要么是找别人借,或是找机构借。这两种走法都行,不过,从实际效率的角度来...
潘文富 375查看全文
员工的职业技术学习,若是单独拿时间出来做学习培训,成本未免太高,可考虑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同步的技术学习。当然,此事需要进行基本的规划设计:一, 不能指望员工的主动学习绝大多数员工不会主动学习的,即便他们认为自己的职业技术存在种种不足,出于惰性和对比更差的同事,再加上过多的抱怨当前工作压力大和待遇不高...
潘文富 375查看全文
当老板,要管的东西很多,管住自己的嘴,是一项基本功,也是一个前提。商业活动就是基于人际之间的沟通,事情也好,生意也好,都是老板一点点谈下来的。但是,有些麻烦,也是老板自己的嘴带来的。若不有效控制,要么张嘴得罪人,要么随口说出的一些话,让别人对你形成负面定位,影响今后的合作质量。祸从嘴出绝不是一句玩笑...
潘文富 396查看全文
“我要走了”“我要到别家看看”,顾客说的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顾客与店家,就像恋人之间相处一样,有时候也会闹点小脾气、也会分分合合,顾客想要被关注、被哄、被重视或是,在某些时候,还需要有个台阶下。当顾客表示说要去别人家看看,也属于这个范畴。那么,顾客说这个话,具体是在传递什么信号呢?1, 说明产品...
潘文富 277查看全文
老板的收益是过山车,有高有低,员工的工资犹如大天朝的房价,只涨不跌。不管老板是否愿意,员工的工资每年都是要涨的,老板所要考虑的,就只有两点:1, 为什么要涨工资2, 怎么涨工资。首先来看看,为什么要涨工资,原因如下:1, 正常年度普调,人人都有,多少都要有点2, 员工的工资行情年年涨3, 通货膨胀率...
潘文富 355查看全文
私企内务管理研究/潘文富与其说人是利益驱动,还不如说是情绪驱动。执行力的背后,更多是情绪,高兴干,或是不高兴干。即便是给钱,也不一定能影响情绪。老板可以左右员工的待遇,但很难左右员工的情绪。麻烦在于,人的情绪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自身和外部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若是员工的情绪进入波动或是低落期,...
潘文富 420查看全文
私企内务管理研究/潘文富公司缺人怎么办?招呗!可问题是,招也不好招!找不到合适的人,好不容易招进来的,又留不住,公司总是处在这个缺人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推进效率。老板,别急着招新人了,先冷静下来想两个问题:1, 前面的员工为什么会走?也就是为什么留不住2, 新招进来的员工,为什么很短的时间就离职...
潘文富 256查看全文
许多厂家的业务人员在与经销商打交道时,始终把自己的身份确定为某某企业的业务人员,与经销商往来是因为工作需要,其实,只要是身处商业,大家都是商人,经销商是商人,作为厂家的业务人员,其实也得要把自己看成是商人,不仅仅是在工作,而是在做生意,不是代表厂家在工作,而是代表厂家在做生意,这工作思维和生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