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老师的文章
潘文富大厂家虽然有各种优势,但对于经销商来说,也不要过于乐观了,尤其是一些大厂家产品占比太高的经销商(都快赶上专营商了),更要当心。因为这大厂家的腿粗,虽然抱紧了很安心,抗风险能力强,但要是一脚把你踹开的时候,这劲儿也大。出于经销商自身的安全考虑,有些观念还是要有的,或者说要调整的:一、做大厂家省心...
潘文富 423查看全文
在老板看来,之所以花钱请员工来工作,就是要执行老板的各种指令,完成各项工作,或是去解决各类问题,最好是少花钱多办事。工作推进中遇到困难时,老板希望员工想方设法去搞定,而不是听员工的各种抱怨,各种问东问西,各种解释,各种强调客观原因,各种讨价还价,等等。员工的这些行为,在老板看来,解释就是在推脱,老板...
潘文富 292查看全文
人多了,对应的人事管理工作要规范化,有些公司开始设置人事经理的岗位,本意是安排专人来进行基础类别的人事管理工作,诸如招聘、合同社保、考核统计、规章制度完善、培养、员工稳定、团队建设等工作。但绝大多数小型公司的人事经理刚上任后,发现这工作很难开展,招人难、留人难,搞出来的规章制度又无人理睬,至于这人员...
潘文富 528查看全文
顾客进店以后的成交率,第一是店内销售人员的人为因素;第二,则是店内的现场环境因素了。那么,门店内部的现场环境,究竟是纯粹的营业场所?还是要兼带店老板一家的生活居所?这主要看店老板在这个问题上的考虑角度了。若是站在顾客的角度,那就得当成一个纯粹的营业场所,要注意这几点:1.干净整洁。2.物品摆放有序。...
潘文富 403查看全文
顾客不是下属,不会按照店家设定的标准流程来买东西。所以,接待顾客,不是店家按照自定的单方面标准,而是在了解顾客的基础上,准备多套接待方案和话术,根据顾客情况,灵活机动调用。对顾客的了解涉及到多个方面,诸如采购背景、采购导向、消费能力、性格脾气、情绪状态、沟通特点等等。这里只提一点:要划分顾客的需求和...
潘文富 468查看全文
非常时期,就别想着那些损失的销售业绩和理论上的利润了,现在能抢回来的,都是利润了。从经营的角度来说,首要是保现金,经销商的现金在哪里?要么是被压在仓库里,要么是压在下游客户手里,也就是应收账款。对下游客户的应收账款,应抓紧时间来收回,为什么要抓紧时间?出于安全考虑,要主动做两个设定:1.所有的客户都...
潘文富 339查看全文
潘文富在人际沟通中,现场确认是一个基本动作,不但能确保沟通效率,也是提升自己个人形象的一个加分项目。为什么要现场确认?因为这人际沟通的效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现场确认,是提升沟通效率最简单的办法。一、基本背景。1.自己给别人传递信息时,或是接收别人给自己传递过来的信息时。2.可能会存在内容遗漏、理...
潘文富 469查看全文
潘文富设定目标就是一句话的事,做规划也不难,无非就是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执行点。但是,在实际落地推进的过程中,就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是问题会接连不断的涌过来。首先打击的是自己的信心,并导致各种推进缓慢,各种损失,甚至是自我放弃。客观的来说,困难是必然要出现的,属于事业路上的标配,只是各...
潘文富 552查看全文
不一定要进入商业,但也要有些商业思维。同时,多了解一种思维模式,也是避免自己的思维模式单一化。创新,有时候就是来自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交叉和碰撞。1.商业项目的价值是什么?盈利,持续盈利。说大点,是企业盈利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就是不但企业赚钱,而且还能推动社会进步。2.盈利的前提是什么?匹配,商业运营会...
潘文富 533查看全文
教养是分等级的,各等级的难度自然也不一样。最简单的教养就是对熟人讲礼貌,会及时致谢,会说对不起,到别人家做客不乱翻东西,不在背后东家长西家短的飞口水,人家做的饭不好吃也说好吃。稍微高级一点的教养就是在公众场合遵守秩序,对陌生人也能客气一点。不抢道,能让座,搭乘扶梯靠边站,能为身后的人拉一下门,电梯满...
潘文富 636查看全文
人是动物,人的所有问题,基本可概况为两个问题,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过,人的生理问题,大多数是由生理层面导致的。通俗点来说,所谓的脾气性格,更多是生理层面的疾病,人有脾气,往往是有病。生理决定心理,心理决定态度和行为,态度和行为又决定了人际交往的质量。纵然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天才,照样能被糟糕的人际关...
潘文富 452查看全文
自己的肢体动作,也是信息传递方式的一种。哪怕你是无意中出现的肢体动作,在对方看来,也是在表达某种信号或是态度,若是肢体动作不当,就当场把别人给得罪了。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意识肢体动作,供参考:1.挖耳朵挖鼻子。这是个典型的无意识动作,觉得痒了,随手挖了一下,自己也许是挖的很爽,对方看着什么感觉?更恶...
潘文富 273查看全文
老板花钱请员工是来干活的,最终要看工作效能的。员工工作效能的背后,有两个主要支持因素:一是工作能力,也就是职业技术够不够,会不会干;二是工作态度,也就是对这份工作的主观意愿,想不想干。优秀员工就是想干好,也有这个工作能力,糟糕的员工就是既不想干,也不会干。工作能力的背后,理性因素多,主要是员工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