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目 录 一、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1) 1.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1) 2. 近代公司的发展 (1) 3.现代公司的发展 (2) 4.我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 二、公司治理原则的提出 (4) 1. 背景 (4) 2. 进程 (5) 三、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 (7) 四、建立公司治理原则的意义 (8) 五、国际公司治理原则的主要模式 (10) 1.主要模式 (10) 2.国际公司治理原则的趋同化 (13) 六、国际典型公司治理原则简介 (14) 1.OECD的公司治理原则 (14) 2.美国CalPERS的《公司治理核心原则及指南》 (16) 3.英国Hampel报告推荐的公司治理原则 (16) 4.德国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16) 介绍一 累积投票制 (17) 介绍二 董事和董事会的职业化 (19) 七、我国建立公司治理原则的进展 (23) 八、启示 (33) 1.公司治理原则的精神 (33) 2.投资者的投资原则——确保投资的企业不被“内部人控制” (33) 3.经营者的经营原则——保持投资者的信任 (34) 九、附录 (35) 1. 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表1-1 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阶 段 |时 期 |特 征 | |公司起源|罗马帝国—1|家族型、合伙型 | | |5世纪末 | | |近代公司|15—19世纪 |1.建立了公司法规; | | |末 |2.公司经营领域扩大(第一个董事会出现); | | | |3.公司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 | | |4.股份公司发展为主要经济形式(开始发行股票)。 | |现代公司|19世纪末— |1.公司规模巨型化,股份公司占据了垄断和统治地位 | | |今 |; | | | |2.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财团 | | | |; | | | |3.公司资本国际化,形成跨国公司; | | | |4.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股权的分散化,造就了 | | | |经 | | | |理阶层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支配地位; | | | |5.公司内部管理科学化; | | | |6.公司立法日趋完备,公司管理趋于规范化。 | 1.公司的起源——从罗马帝国时期到15世纪末 公司的原始形态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实际上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存在着公司或类 似公司的组织。当时第一个公司组织是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 主要是为了支持战争的需要。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比 萨等,伴随着商贸和海运业的发展,商人们为了扩大经营,分散风险,也相继成立了一 些类似企业的组织形式,象家族型、合伙型或隐含合伙人等形式。这些企业虽然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公司形式,但已经为现代公司的出现作了经济、组织上的准备。 2.近代公司的发展——15世纪至19世纪末 15世纪末,随着欧洲航海业和商业的繁荣,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英、法等国先后爆 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6世纪到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巩固和发展。尤其是英、法 、美等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 物质技术基础,促使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近代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开始有了公司的法律规范。 公司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是公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制的发展和逐 步完善。17世纪上半叶,英国首先确认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观点。1807年,《法国商法 典》开始有了公司的规定。英国于1826年,颁布了对股份银行的认可条例;1855年,认可 了公司的有限责任制;1862年,颁布了股份公司法。1875年,美国各大州都为公司制定 了法律。 (2)公司的经营领域逐步扩展。 16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以英国为首的荷、法、丹麦、葡萄 牙等国为了争夺政治、经济权力和殖民扩张的需要,建立了一批具有垄断特权的跨国、 跨地区的大型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成为近代股份公司的开端。东印度公司于16 02年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董事会,它发行的股票也成为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上最早 的股票。 从17世纪末开始,为适应资本市场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量资本由分散转为集中,股 份公司也由贸易扩展到金融、运输和公用事业等部门。1800年,美国已有了67个股份制 的金融、保险公司,219个桥梁、运河公司。到1862年,美国股份银行已达1000家。 18世纪60年代后,产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先后完成,公司组织形式在各个产业中逐 步流行。到19世纪末,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3)公司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19世纪20年代,英国每年新注册的公司数仅有二百多家,而到1897年已激增至五千多家 。各公司的平均雇工人数也大大增加。 (4)股份公司数量增多,逐步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组织形式。 由于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可以更多地募集资本、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分散经 营风险、有利于长期投资和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等明显优点,所以从19世纪中叶开始, 逐渐成为制造、运输、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多数行业中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 3.现代公司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至现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公 司组织以其筹资和联合的优势,在资本集中和加速垄断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杠杆 作用。同时,公司制本身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 公司规模巨型化,股份公司占据了垄断和统治地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通过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出现了许多股份制、集团化的 巨型垄断性公司,形形色色的垄断性公司成为控制各发达国家经济命脉的统治力量。 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财团。 由产业和银行互相参股、持股、控股,互相在对方组织中担任董事、监事等要职, 参与其管理,从而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为一体,成为金融财团。美国在20世纪初产 生了近20家这种垄断财团(卡内基、杜邦、福特等),其中资本实力最雄厚的摩根和洛 克菲勒两大财团控制了397亿美元的资本,占当时美国工业和银行业总资产的36%。摩根 保证信托公司的领导成员兼任233家公司董事,在270家公司中拥有50%以上的股份。日本 也形成了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及第一劝业等六大金融资本集团。这样就促使 这些国家的工业资本达到空前集中的程度,金融财团成为控制国家全部经济命脉的基础 。 3. 公司资本国际化,形成跨国公司。 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入,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资本 在国际间的流动,跨国公司逐渐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据了重要地位。二战后,由于科技 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大量涌现,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生产大量过剩,对全球市场的 争夺日趋激烈,加速了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目前,全球共有3.7万家跨国公司,它们 在国外拥有2万个分支机构,它们的全球销售额已超过4.8万亿美元,大大高于世界贸 易额。跨国公司作为经济活动国际化的主要经济力量,正在影响着全球的各个领域。 4.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股权的分散化,造就了经理阶层在公司经营管理 中的支配地位。 现代公司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基础上的公司法人制度。 一方面,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份公司取得了独立于股东的法人地位,拥有处置公司财产的 各种自主权;另一方面,股东作为所有者却只拥有处置股票、领取股息红利、参加股东 大会及对有关议案的投票权,而无权随意处置公司资产。 同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扩大,股东增多,股权日趋分散化、多元化,使 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更加分离。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经理人的素质要求 越来越高,也促使经理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支配地位更加强化,出现所谓“经理人资本 主义”。 5. 公司内部管理科学化。 随着公司的大型化、集团化、股份化和国际化,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公司内部组织 管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如由集权向分权、由刚性向柔性、由统一向灵活等,追求创 新,追求高效。 6. 公司立法日趋完备,公司管理趋于规范化。 鉴于公司在当今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规范运作,各 国政府在总结公司组织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都不断完善公司运行的法律体系。如美国19 28年制定了统一公司法;1951年和1964年进行了两次修改,称为标准公司法;1979年又 进行了5次修改。通过对公司立法的日趋完备,使国家对以股份公司为主的公司制企业的 管理趋于严格和规范,以加强政府和股东对公司的检查监督,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和公司 正常的运作。 表1-2 各类公司制企业特点比较 |公司类型 | 私人业主制 |合伙制 | 有限责任制 | 股份有限制| | |(无限责任) |(两合) | | | |所有权 | 一人(自然人) 几人(自然人) | | |多人 (含法人) 更多人(含法人) | | |集中 | | |分散 | |经营权与所| 合 | |有权的关系|分 | |控制成本 | 小 | | |大 | |企业规模 | 小 | | |大 | |投资来源 | 少 | | |多 | |投资风险 |大 | | |小 | 4.我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近代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当时在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大型手工工 场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是近代意义上的公司组织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随着鸦片战争 ,外国资本入侵后才出现的。鸦片战争后,原来经营鸦片等的外国商务“洋行”开始转向 公用事业和工业产业。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 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 19世纪70年代后,为借助民间私人资本,解决国家财力不足,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仿效西 方股份制,推进兴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诞生了中 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此后,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险业、纺织业、通讯电报 业,特别是工矿业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推广。 但由于当时我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下,发展极其缓慢,不仅公司组织不发达,近代公司数量更少。 我国第一部公司法是清政府于1904年正式颁布的《商律及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对私营企业的“公私合 营”政策,实际上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有些冠以“公司”的国有企业,如“ 鞍山钢铁公司”等,实际上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性组织,而更类似一层政府机构。这 也是至今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经常遭到其他国家“反倾销”起 诉的原因之一。 3. 80年代以来,我国公司制企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1993年我国公布了《公司法》,有关公司的法律、法规随之逐步完善。公司制企业 逐渐成为我国企业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特别是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高形式的股份有 限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为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进行了 组织准备。 2. 公司治理原则的提出 说明:公司治理原则的英文原称...
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目 录 一、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1) 1.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1) 2. 近代公司的发展 (1) 3.现代公司的发展 (2) 4.我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 二、公司治理原则的提出 (4) 1. 背景 (4) 2. 进程 (5) 三、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 (7) 四、建立公司治理原则的意义 (8) 五、国际公司治理原则的主要模式 (10) 1.主要模式 (10) 2.国际公司治理原则的趋同化 (13) 六、国际典型公司治理原则简介 (14) 1.OECD的公司治理原则 (14) 2.美国CalPERS的《公司治理核心原则及指南》 (16) 3.英国Hampel报告推荐的公司治理原则 (16) 4.德国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16) 介绍一 累积投票制 (17) 介绍二 董事和董事会的职业化 (19) 七、我国建立公司治理原则的进展 (23) 八、启示 (33) 1.公司治理原则的精神 (33) 2.投资者的投资原则——确保投资的企业不被“内部人控制” (33) 3.经营者的经营原则——保持投资者的信任 (34) 九、附录 (35) 1. 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表1-1 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阶 段 |时 期 |特 征 | |公司起源|罗马帝国—1|家族型、合伙型 | | |5世纪末 | | |近代公司|15—19世纪 |1.建立了公司法规; | | |末 |2.公司经营领域扩大(第一个董事会出现); | | | |3.公司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 | | |4.股份公司发展为主要经济形式(开始发行股票)。 | |现代公司|19世纪末— |1.公司规模巨型化,股份公司占据了垄断和统治地位 | | |今 |; | | | |2.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财团 | | | |; | | | |3.公司资本国际化,形成跨国公司; | | | |4.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股权的分散化,造就了 | | | |经 | | | |理阶层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支配地位; | | | |5.公司内部管理科学化; | | | |6.公司立法日趋完备,公司管理趋于规范化。 | 1.公司的起源——从罗马帝国时期到15世纪末 公司的原始形态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实际上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存在着公司或类 似公司的组织。当时第一个公司组织是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 主要是为了支持战争的需要。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比 萨等,伴随着商贸和海运业的发展,商人们为了扩大经营,分散风险,也相继成立了一 些类似企业的组织形式,象家族型、合伙型或隐含合伙人等形式。这些企业虽然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公司形式,但已经为现代公司的出现作了经济、组织上的准备。 2.近代公司的发展——15世纪至19世纪末 15世纪末,随着欧洲航海业和商业的繁荣,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英、法等国先后爆 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6世纪到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巩固和发展。尤其是英、法 、美等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 物质技术基础,促使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近代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开始有了公司的法律规范。 公司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是公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制的发展和逐 步完善。17世纪上半叶,英国首先确认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观点。1807年,《法国商法 典》开始有了公司的规定。英国于1826年,颁布了对股份银行的认可条例;1855年,认可 了公司的有限责任制;1862年,颁布了股份公司法。1875年,美国各大州都为公司制定 了法律。 (2)公司的经营领域逐步扩展。 16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以英国为首的荷、法、丹麦、葡萄 牙等国为了争夺政治、经济权力和殖民扩张的需要,建立了一批具有垄断特权的跨国、 跨地区的大型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成为近代股份公司的开端。东印度公司于16 02年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董事会,它发行的股票也成为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上最早 的股票。 从17世纪末开始,为适应资本市场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量资本由分散转为集中,股 份公司也由贸易扩展到金融、运输和公用事业等部门。1800年,美国已有了67个股份制 的金融、保险公司,219个桥梁、运河公司。到1862年,美国股份银行已达1000家。 18世纪60年代后,产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先后完成,公司组织形式在各个产业中逐 步流行。到19世纪末,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3)公司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19世纪20年代,英国每年新注册的公司数仅有二百多家,而到1897年已激增至五千多家 。各公司的平均雇工人数也大大增加。 (4)股份公司数量增多,逐步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组织形式。 由于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可以更多地募集资本、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分散经 营风险、有利于长期投资和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等明显优点,所以从19世纪中叶开始, 逐渐成为制造、运输、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多数行业中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 3.现代公司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至现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公 司组织以其筹资和联合的优势,在资本集中和加速垄断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杠杆 作用。同时,公司制本身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 公司规模巨型化,股份公司占据了垄断和统治地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通过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出现了许多股份制、集团化的 巨型垄断性公司,形形色色的垄断性公司成为控制各发达国家经济命脉的统治力量。 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财团。 由产业和银行互相参股、持股、控股,互相在对方组织中担任董事、监事等要职, 参与其管理,从而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为一体,成为金融财团。美国在20世纪初产 生了近20家这种垄断财团(卡内基、杜邦、福特等),其中资本实力最雄厚的摩根和洛 克菲勒两大财团控制了397亿美元的资本,占当时美国工业和银行业总资产的36%。摩根 保证信托公司的领导成员兼任233家公司董事,在270家公司中拥有50%以上的股份。日本 也形成了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及第一劝业等六大金融资本集团。这样就促使 这些国家的工业资本达到空前集中的程度,金融财团成为控制国家全部经济命脉的基础 。 3. 公司资本国际化,形成跨国公司。 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入,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资本 在国际间的流动,跨国公司逐渐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据了重要地位。二战后,由于科技 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大量涌现,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生产大量过剩,对全球市场的 争夺日趋激烈,加速了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目前,全球共有3.7万家跨国公司,它们 在国外拥有2万个分支机构,它们的全球销售额已超过4.8万亿美元,大大高于世界贸 易额。跨国公司作为经济活动国际化的主要经济力量,正在影响着全球的各个领域。 4.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股权的分散化,造就了经理阶层在公司经营管理 中的支配地位。 现代公司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基础上的公司法人制度。 一方面,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份公司取得了独立于股东的法人地位,拥有处置公司财产的 各种自主权;另一方面,股东作为所有者却只拥有处置股票、领取股息红利、参加股东 大会及对有关议案的投票权,而无权随意处置公司资产。 同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扩大,股东增多,股权日趋分散化、多元化,使 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更加分离。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经理人的素质要求 越来越高,也促使经理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支配地位更加强化,出现所谓“经理人资本 主义”。 5. 公司内部管理科学化。 随着公司的大型化、集团化、股份化和国际化,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公司内部组织 管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如由集权向分权、由刚性向柔性、由统一向灵活等,追求创 新,追求高效。 6. 公司立法日趋完备,公司管理趋于规范化。 鉴于公司在当今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规范运作,各 国政府在总结公司组织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都不断完善公司运行的法律体系。如美国19 28年制定了统一公司法;1951年和1964年进行了两次修改,称为标准公司法;1979年又 进行了5次修改。通过对公司立法的日趋完备,使国家对以股份公司为主的公司制企业的 管理趋于严格和规范,以加强政府和股东对公司的检查监督,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和公司 正常的运作。 表1-2 各类公司制企业特点比较 |公司类型 | 私人业主制 |合伙制 | 有限责任制 | 股份有限制| | |(无限责任) |(两合) | | | |所有权 | 一人(自然人) 几人(自然人) | | |多人 (含法人) 更多人(含法人) | | |集中 | | |分散 | |经营权与所| 合 | |有权的关系|分 | |控制成本 | 小 | | |大 | |企业规模 | 小 | | |大 | |投资来源 | 少 | | |多 | |投资风险 |大 | | |小 | 4.我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近代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当时在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大型手工工 场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是近代意义上的公司组织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随着鸦片战争 ,外国资本入侵后才出现的。鸦片战争后,原来经营鸦片等的外国商务“洋行”开始转向 公用事业和工业产业。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 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 19世纪70年代后,为借助民间私人资本,解决国家财力不足,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仿效西 方股份制,推进兴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诞生了中 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此后,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险业、纺织业、通讯电报 业,特别是工矿业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推广。 但由于当时我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下,发展极其缓慢,不仅公司组织不发达,近代公司数量更少。 我国第一部公司法是清政府于1904年正式颁布的《商律及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对私营企业的“公私合 营”政策,实际上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有些冠以“公司”的国有企业,如“ 鞍山钢铁公司”等,实际上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性组织,而更类似一层政府机构。这 也是至今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经常遭到其他国家“反倾销”起 诉的原因之一。 3. 80年代以来,我国公司制企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1993年我国公布了《公司法》,有关公司的法律、法规随之逐步完善。公司制企业 逐渐成为我国企业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特别是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高形式的股份有 限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为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进行了 组织准备。 2. 公司治理原则的提出 说明:公司治理原则的英文原称...
公司治理原则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400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404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61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94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410
- 6主顾开拓 514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59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89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43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