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四)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四)
大象的探戈---解析IBM的矩阵式管理 | | | | |2003-02-26 11:24:00 新电子·IT经理人商业周刊 张峰 | | | | | | 在世界杯的科技赛场上,1993年脱胎换骨的IBM,被认为是当今“组织| |战”最强的队伍:它们改良过的全球矩阵式组织,就像是意大利足球队强 | |大后卫群构筑的十字钳数组,牢牢夹住财富500强企业半数以上客户,对 | |手很难攻入城池;而由于矩阵的全球化,IBM还可以随时调兵遣将打“亚洲| |杯”、“欧洲杯”、“大中华杯”……连IBM的对手们都不得不承认:IBM能由一 | |家低毛利的硬件大公司,成功转向高附加价值的新服务巨人,这套“十字 | |钳阵列”是攻守易位的关键。 | | | | 什么是IBM式矩阵?简单地说:任何一位IBM的现有或潜在客户,都至| |少有两个IBM人盯着你,一位来自IBM品牌事业群(硬件、软件、PC……),| |另一位则来自产业事业群(金融、交通、制造……);而每一位IBM当地经 | |理人,一样有两个IBM主管盯着你,一位是地区主管,另一位则是品牌或 | |产业的IBM总部主管。这套组织兵法的最大目的,就是不漏失任何一个客 | |户的需要,而且当客户有了需要,IBM可以动用全球资源、以最快速度来 | |服务它;“我到这儿来的目的,”郭士纳指出:“就是让IBM开始跟顾客一起| |生活,我们要组织起来,成天绕在客户身边。” | | | | 金字塔之殇 | | | | 在郭士纳任CEO前,IBM是全球著名的金字塔型组织代表公司,那时,| |IBM成立无数销售事业部,但彼此却缺乏横向的联系。前CEO艾克斯要求每| |一个事业部都要有火箭式的业绩成长,每一个员工无不追求个人绩效(有| |了举世无匹的IBM主机,你就应该是“蝴蝶脚”马拉多纳!),艾克斯像是 | |高高发令的将军,但对客户需求却一无所知。许多客户只能小声抱怨:IB| |M不仅没有服务品质,而且决策流程超长也超慢,反应像科技博物馆里的 | |恐龙。 | | | | 那时,美国客户购买了大量IBM主机,但却发觉系统整合问题重重, | |在求助IBM得到冰冷响应下,许多公司拒绝再买IBM产品,转而走向功能日| |益强大的“桌上型PC/服务器”的解决方案;许多系统整合和服务,它们也 | |不再找IBM,转而向它的竞争者EDS、Oracle、HP、Compaq等购买;于是,| |蓝色巨人财务报表开始出现血淋淋的红字:1991年亏28.3亿、1992年亏49| |.6亿、1993年亏81亿,1993那年的数字还打破华尔街历史纪录。“当IBM的| |客户有75%不再投资买IBM的主机,原先围在主机边的IBM人,就成了最大 | |的包袱。” | | | | 当市场的发号施令者由“IBM”变成了“客户”,IBM除了换老板,组织也| |必须全盘转变。 | | | | 钻研企业策略的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教授汤明哲分析:IBM必须 | |透过不断的换人换血,更新企业组织里的固步自封,才有可能转型成功。| |郭士纳的上任,就是IBM董事会破釜沉舟的决定,因为他是一个科技管理 | |的生手,甚至部份资历较长的IBM人还戏称:“这下我们真正是‘国际饼干 | |制造公司’(IBM, International Biscuit Manufacturer)了!”(郭士 | |纳前职就是Nabisco饼干首席执行官) | | | | 没有人想到,这个个头不高的IBM新教练,竟然把矩阵式组织成功带 | |进31万人的超级公司,改造成意大利国脚般的超级联军。 | | | | 矩阵式改造 | | | | 首先,他把原本四散的事业体,改造成会盯“球”(也就是顾客)的超| |级后卫,IBM历史悠远的技术能力仍是首屈一指,只是球员太爱对观众作 | |秀,一旦他们把心思转回到客户身上,战斗力立刻恢复大半,在这点上郭| |士纳以身作则,亲自搭飞机飞行全美拜访客户CEO,感动了客户也惊醒了I| |BM人;第二步,他以顾客为中心,重组原本各主其事的事业群,整合成以| |产品类、业务类(以客户所在产业,作第一手垂直行销)为主的两大团队| |,让他们既彼此竞争又彼此合作,即使是出过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发实 | |验室,也必须定位在客户的需求上,才能激活研究进度;第三步,为了让| |CEO能快速掌握世界顾客需求,IBM把决策权由各地总公司回收到总部,但| |把官僚式的8、9个层级缩短到4层,同时各地业务分别由当地总经理、地 | |区总经理与美国总部产品类、业务类总经理共管,“就像两把钳子,不断 | |会给你压力。”IBM大中华地区全球服务部总经理曾元曦指出。 | | | | 1996年,和IBM“失联”已久的美国保德信人寿重回IBM怀抱,是郭士纳| |带队胜利的里程碑。这家全美前10大的计算机买主,在90年代初愤而离开| |IBM,转而向对手买硬件和软件;但自从IBM动员旗下金融事业群兵力,加| |上软件实验室协同开发数据管理新软件,保德信与IBM签下一纸5年3.4亿 | |美元的采购合约,此后IBM一路过关斩将,生意由谷底V型反转。 | | | | 大象的探戈 | | | | 台湾网络游戏公司“游戏橘子”CEO刘柏园回忆:1999年公司刚成立, | |找了IBM和Compaq来洽谈主机与服务器购买合约,由于开业时间紧迫,他 | |需要立即提供方案的供货商。“会议结束,我告诉他们,‘游戏橘子’3天后| |就要去韩国看合作伙伴NCsoft机房,回来就下决定,”刘柏园指出:“结果| |IBM当下就组了4人团队,自己买机票和我们去!”虽然NCsoft用的是康柏 | |的机器,但是“游戏橘子”还是把1.7亿台币的合约,给了IBM。刘柏园坦承| |他对IBM印象深刻,因为“游戏橘子”那时还名不见经传,虽然1.7亿是个大| |数目且要做的又是台湾从没人做过的游戏主机机房,“能在短期内组成一 | |个团队投资在这项目上,显然他们有一套。”在第一次会议中,刘柏园还 | |记得他“讪笑”IBM的业务员穿得太正式,“有点过时”,结果IBM人马上解下| |领带、扯开领口和袖子,开始学着“游戏橘子”的语言哈拉起来,同样让他| |印象深刻。 | | | | “那时人人都说IBM是头大象,一头等着‘挂白旗’的大象,”IBM行销推| |广处经理王仰安笑着说:“现在它还活着,而且还会跳探戈,谁也不知道 | |它哪天会跳起迪斯科?”的确,当身型硕大的IBM动起来,不仅在原有的地| |盘立刻称王,还可以切入原本陌生的新领域,譬如近年受世界瞩目的服务| |市场。 | | | | 近年来由IBM跳槽至其它科技公司的人不计其数,但IBM大中华区全球| |服务部总经理曾元曦却是个例外,他由甲骨文到IBM,为的就是IBM搭起的| |舞台“既新、又广大”,以他的核心业务──服务为例,包含“系统整合”、“ | |创新模式”、“基础搭建”3大项,这每一个单项中都有世界一流供货商,但| |“3个都能做的,只有IBM!”他以号称“中国思科”的客户深圳华为举例,为| |了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华为的董事长也会抛出这样的问题:“像我们这样 | |高成长的公司,却只有30岁的总经理,有没有对应的信息方案?”这个问 | |题当然他解答不了,但是曾元曦循着矩阵式组织向美国总部请求支持,美| |国IBM马上派遣专业顾问团队飞到中国服务客户,直到去年年底,IBM每天| |都有超过60人到深圳的华为“上班”,“而且是一个联合国部队,”曾元曦补| |充。 | | | | 自从IBM示范出“大象跳探戈”的力量后,像一把钳子牢牢夹住客户的 | |矩阵式组织,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组织改革潮流,台湾东吴大学企管系教| |授黄家齐就指出:金字塔型组织强调部门功能性分工,抓的是效率;矩阵| |式除了功能分工外,更加强调横向间的连结,强调弹性。“现在很多企业 | |都转向矩阵组织,例如最近动作频频的宏基。”他指出。 | | | | 扬长还需避短 | | | | 但是别忘了事有正反,矩阵管理最明显的缺失,就是内部管理和客户| |窗口容易出现多头马车。当你有两个主管,你该听哪一个?当我要找IBM | |买硬件或服务,面前有两个销售主管,哪一个才是我该找的? | | | | IBM当然也意识到矩阵的风险,近年来它也推出多项配套的管理原则 | |,例如主管“领导力”的训练,以及“组织决胜”的绩效制度。 | | | | “IBM要求主管的领导能力,标准比军队还要高,”大中华区董事长周 | |伟Yj强调。在IBM,主管们必须受过各式领导能力的训练,以“个人的气魄| |和才识”来服人;而非以“你的薪水单,是由我来批的”权力来领导;因此 | |即使有两个主管,IBM人多半也都会信服,主管也会彼此照会,不会出现 | |权力倾轧。IBM甚至有一套“360度绩效评估”的办法,每一个人的考绩,是| |由主管、同事和部属一起评分,只有真正获得“上下左右”都满意的IBM人 | |,才能坐稳IBM主管的位子。 | | | | “组织决胜”的制度更是IBM组织高效运作的核心,矩阵式组织最难落 | |实的步骤,就是怎么让非同一部门(甚至分公司)的同仁都能抛掉本位主| |义,协同防守与攻击。IBM的做法是:人事考核会将参与Team Win任务性 | |编组”(例如到深圳华为上班的美国顾问师)的IBM人,通通纳入项目的绩| |效评比中,不会有人付出却无法得到回报,这套系统经由网络,连结世界| |160国家的各个项目。 | | | | “IBM一直都有一个最著名的口号——‘思考’,郭士纳来后,他要我们‘ | |思考两次’,”周伟Yj指出改造组织的关键环节。在1993年蓝色巨人吹奏蓝| |色悲歌之际,IBM前后总共裁掉了82000名员工;2001年初,IBM在9年间又| |新增录用了97000位同仁。几乎同样的人数,但营收成长了260亿美金,获| |利来回差距160亿美金。 | | | | 你不能不说:这套IBM风格的矩阵组织,正牢牢钳住华尔街、客户和 | |每一家科技公司的神经。 |
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四)
大象的探戈---解析IBM的矩阵式管理 | | | | |2003-02-26 11:24:00 新电子·IT经理人商业周刊 张峰 | | | | | | 在世界杯的科技赛场上,1993年脱胎换骨的IBM,被认为是当今“组织| |战”最强的队伍:它们改良过的全球矩阵式组织,就像是意大利足球队强 | |大后卫群构筑的十字钳数组,牢牢夹住财富500强企业半数以上客户,对 | |手很难攻入城池;而由于矩阵的全球化,IBM还可以随时调兵遣将打“亚洲| |杯”、“欧洲杯”、“大中华杯”……连IBM的对手们都不得不承认:IBM能由一 | |家低毛利的硬件大公司,成功转向高附加价值的新服务巨人,这套“十字 | |钳阵列”是攻守易位的关键。 | | | | 什么是IBM式矩阵?简单地说:任何一位IBM的现有或潜在客户,都至| |少有两个IBM人盯着你,一位来自IBM品牌事业群(硬件、软件、PC……),| |另一位则来自产业事业群(金融、交通、制造……);而每一位IBM当地经 | |理人,一样有两个IBM主管盯着你,一位是地区主管,另一位则是品牌或 | |产业的IBM总部主管。这套组织兵法的最大目的,就是不漏失任何一个客 | |户的需要,而且当客户有了需要,IBM可以动用全球资源、以最快速度来 | |服务它;“我到这儿来的目的,”郭士纳指出:“就是让IBM开始跟顾客一起| |生活,我们要组织起来,成天绕在客户身边。” | | | | 金字塔之殇 | | | | 在郭士纳任CEO前,IBM是全球著名的金字塔型组织代表公司,那时,| |IBM成立无数销售事业部,但彼此却缺乏横向的联系。前CEO艾克斯要求每| |一个事业部都要有火箭式的业绩成长,每一个员工无不追求个人绩效(有| |了举世无匹的IBM主机,你就应该是“蝴蝶脚”马拉多纳!),艾克斯像是 | |高高发令的将军,但对客户需求却一无所知。许多客户只能小声抱怨:IB| |M不仅没有服务品质,而且决策流程超长也超慢,反应像科技博物馆里的 | |恐龙。 | | | | 那时,美国客户购买了大量IBM主机,但却发觉系统整合问题重重, | |在求助IBM得到冰冷响应下,许多公司拒绝再买IBM产品,转而走向功能日| |益强大的“桌上型PC/服务器”的解决方案;许多系统整合和服务,它们也 | |不再找IBM,转而向它的竞争者EDS、Oracle、HP、Compaq等购买;于是,| |蓝色巨人财务报表开始出现血淋淋的红字:1991年亏28.3亿、1992年亏49| |.6亿、1993年亏81亿,1993那年的数字还打破华尔街历史纪录。“当IBM的| |客户有75%不再投资买IBM的主机,原先围在主机边的IBM人,就成了最大 | |的包袱。” | | | | 当市场的发号施令者由“IBM”变成了“客户”,IBM除了换老板,组织也| |必须全盘转变。 | | | | 钻研企业策略的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教授汤明哲分析:IBM必须 | |透过不断的换人换血,更新企业组织里的固步自封,才有可能转型成功。| |郭士纳的上任,就是IBM董事会破釜沉舟的决定,因为他是一个科技管理 | |的生手,甚至部份资历较长的IBM人还戏称:“这下我们真正是‘国际饼干 | |制造公司’(IBM, International Biscuit Manufacturer)了!”(郭士 | |纳前职就是Nabisco饼干首席执行官) | | | | 没有人想到,这个个头不高的IBM新教练,竟然把矩阵式组织成功带 | |进31万人的超级公司,改造成意大利国脚般的超级联军。 | | | | 矩阵式改造 | | | | 首先,他把原本四散的事业体,改造成会盯“球”(也就是顾客)的超| |级后卫,IBM历史悠远的技术能力仍是首屈一指,只是球员太爱对观众作 | |秀,一旦他们把心思转回到客户身上,战斗力立刻恢复大半,在这点上郭| |士纳以身作则,亲自搭飞机飞行全美拜访客户CEO,感动了客户也惊醒了I| |BM人;第二步,他以顾客为中心,重组原本各主其事的事业群,整合成以| |产品类、业务类(以客户所在产业,作第一手垂直行销)为主的两大团队| |,让他们既彼此竞争又彼此合作,即使是出过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发实 | |验室,也必须定位在客户的需求上,才能激活研究进度;第三步,为了让| |CEO能快速掌握世界顾客需求,IBM把决策权由各地总公司回收到总部,但| |把官僚式的8、9个层级缩短到4层,同时各地业务分别由当地总经理、地 | |区总经理与美国总部产品类、业务类总经理共管,“就像两把钳子,不断 | |会给你压力。”IBM大中华地区全球服务部总经理曾元曦指出。 | | | | 1996年,和IBM“失联”已久的美国保德信人寿重回IBM怀抱,是郭士纳| |带队胜利的里程碑。这家全美前10大的计算机买主,在90年代初愤而离开| |IBM,转而向对手买硬件和软件;但自从IBM动员旗下金融事业群兵力,加| |上软件实验室协同开发数据管理新软件,保德信与IBM签下一纸5年3.4亿 | |美元的采购合约,此后IBM一路过关斩将,生意由谷底V型反转。 | | | | 大象的探戈 | | | | 台湾网络游戏公司“游戏橘子”CEO刘柏园回忆:1999年公司刚成立, | |找了IBM和Compaq来洽谈主机与服务器购买合约,由于开业时间紧迫,他 | |需要立即提供方案的供货商。“会议结束,我告诉他们,‘游戏橘子’3天后| |就要去韩国看合作伙伴NCsoft机房,回来就下决定,”刘柏园指出:“结果| |IBM当下就组了4人团队,自己买机票和我们去!”虽然NCsoft用的是康柏 | |的机器,但是“游戏橘子”还是把1.7亿台币的合约,给了IBM。刘柏园坦承| |他对IBM印象深刻,因为“游戏橘子”那时还名不见经传,虽然1.7亿是个大| |数目且要做的又是台湾从没人做过的游戏主机机房,“能在短期内组成一 | |个团队投资在这项目上,显然他们有一套。”在第一次会议中,刘柏园还 | |记得他“讪笑”IBM的业务员穿得太正式,“有点过时”,结果IBM人马上解下| |领带、扯开领口和袖子,开始学着“游戏橘子”的语言哈拉起来,同样让他| |印象深刻。 | | | | “那时人人都说IBM是头大象,一头等着‘挂白旗’的大象,”IBM行销推| |广处经理王仰安笑着说:“现在它还活着,而且还会跳探戈,谁也不知道 | |它哪天会跳起迪斯科?”的确,当身型硕大的IBM动起来,不仅在原有的地| |盘立刻称王,还可以切入原本陌生的新领域,譬如近年受世界瞩目的服务| |市场。 | | | | 近年来由IBM跳槽至其它科技公司的人不计其数,但IBM大中华区全球| |服务部总经理曾元曦却是个例外,他由甲骨文到IBM,为的就是IBM搭起的| |舞台“既新、又广大”,以他的核心业务──服务为例,包含“系统整合”、“ | |创新模式”、“基础搭建”3大项,这每一个单项中都有世界一流供货商,但| |“3个都能做的,只有IBM!”他以号称“中国思科”的客户深圳华为举例,为| |了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华为的董事长也会抛出这样的问题:“像我们这样 | |高成长的公司,却只有30岁的总经理,有没有对应的信息方案?”这个问 | |题当然他解答不了,但是曾元曦循着矩阵式组织向美国总部请求支持,美| |国IBM马上派遣专业顾问团队飞到中国服务客户,直到去年年底,IBM每天| |都有超过60人到深圳的华为“上班”,“而且是一个联合国部队,”曾元曦补| |充。 | | | | 自从IBM示范出“大象跳探戈”的力量后,像一把钳子牢牢夹住客户的 | |矩阵式组织,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组织改革潮流,台湾东吴大学企管系教| |授黄家齐就指出:金字塔型组织强调部门功能性分工,抓的是效率;矩阵| |式除了功能分工外,更加强调横向间的连结,强调弹性。“现在很多企业 | |都转向矩阵组织,例如最近动作频频的宏基。”他指出。 | | | | 扬长还需避短 | | | | 但是别忘了事有正反,矩阵管理最明显的缺失,就是内部管理和客户| |窗口容易出现多头马车。当你有两个主管,你该听哪一个?当我要找IBM | |买硬件或服务,面前有两个销售主管,哪一个才是我该找的? | | | | IBM当然也意识到矩阵的风险,近年来它也推出多项配套的管理原则 | |,例如主管“领导力”的训练,以及“组织决胜”的绩效制度。 | | | | “IBM要求主管的领导能力,标准比军队还要高,”大中华区董事长周 | |伟Yj强调。在IBM,主管们必须受过各式领导能力的训练,以“个人的气魄| |和才识”来服人;而非以“你的薪水单,是由我来批的”权力来领导;因此 | |即使有两个主管,IBM人多半也都会信服,主管也会彼此照会,不会出现 | |权力倾轧。IBM甚至有一套“360度绩效评估”的办法,每一个人的考绩,是| |由主管、同事和部属一起评分,只有真正获得“上下左右”都满意的IBM人 | |,才能坐稳IBM主管的位子。 | | | | “组织决胜”的制度更是IBM组织高效运作的核心,矩阵式组织最难落 | |实的步骤,就是怎么让非同一部门(甚至分公司)的同仁都能抛掉本位主| |义,协同防守与攻击。IBM的做法是:人事考核会将参与Team Win任务性 | |编组”(例如到深圳华为上班的美国顾问师)的IBM人,通通纳入项目的绩| |效评比中,不会有人付出却无法得到回报,这套系统经由网络,连结世界| |160国家的各个项目。 | | | | “IBM一直都有一个最著名的口号——‘思考’,郭士纳来后,他要我们‘ | |思考两次’,”周伟Yj指出改造组织的关键环节。在1993年蓝色巨人吹奏蓝| |色悲歌之际,IBM前后总共裁掉了82000名员工;2001年初,IBM在9年间又| |新增录用了97000位同仁。几乎同样的人数,但营收成长了260亿美金,获| |利来回差距160亿美金。 | | | | 你不能不说:这套IBM风格的矩阵组织,正牢牢钳住华尔街、客户和 | |每一家科技公司的神经。 |
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四)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410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413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67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400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416
- 6主顾开拓 520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66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95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51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