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战例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31K

  下载次数:95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经典战例
经典战例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武 战争是残酷的血腥,而战役却充满智慧的魅力。 ——克劳塞维茨 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合理而十分慎重的防御,而继之以一个迅速而大胆的攻击 。 ——拿破仑 中国战例 批亢捣虚,示假隐真 ——桂陵、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 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 ,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 ,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是 同窗好友。但庞涓做了魏国大将后,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将他骗到魏国施以膑刑(去 膝盖骨),欲使其永远不能领兵打仗。后孙膑千方百计才逃出回齐国,并被齐威王重用 。 孙膑终于得到一个向庞涓复仇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急于与庞涓在战场上相见。他劝田 忌放弃领兵直趋邯郸,与魏军决战的计划,趁魏军主力出兵在外,国内防务空虚之际, 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远在异国的魏军“释赵而自救”。等庞涓回兵时,中 途予以截击,这样既救了赵,又能给魏国以沉重打击,是一举而两得。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 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 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 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 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 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 庞涓只身逃回魏国(一说被俘后放回)。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 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用孙膑“深结韩之亲 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张,与韩结好却不急于发兵。待韩军五战五败,魏军也实力大损时, 才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齐军重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直驱魏 都大梁。魏惠王像上次一样将攻韩的部队召回,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 万迎击齐军。 此次形势不同于桂陵之战,魏军是有备而来,气势旺盛。故孙膑决定因势利导,利用 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冒进,再图取胜。齐军前锋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装怯战, 掉头东撤。在撤退途中,有意造成军力不断削弱的假相。第一天造了10万人吃饭的锅灶 ,第二天减为5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3万人用的锅灶了。庞涓与孙膑交手,本 来小心翼翼,害怕再次上当,但当看到齐军锅灶日减,以为齐军胆怯,三天中即逃亡了 大半,这才壮起胆子,丢下辎重和步兵,只领轻车锐骑日夜兼程猛追,必欲全歼齐军, 擒获孙膑。 齐军退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此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是个 设伏的好地方。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遂命士卒伐木堵路,并将路 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挑选一万名弓弩手埋 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约定天黑后,见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写有 字,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待他看清树上字后,这才发现中计,急令部队撤退。但已 经晚了,两旁齐军看见火光,万弩齐发,伏兵四起。魏军措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溃 败,庞涓中箭,左突右冲无法突出重围,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军主 力,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桂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声威鹊起,称霸中原,孙膑亦名扬天下。 孙膑“围魏救赵”和“示假隐真”的战法,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兵家广泛 推崇。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开始崛起 。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巫臣带着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 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而学会了车战。此外,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 化也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君寿梦慢慢萌生了走出国门的意图,自号 吴王,欲与门外的南方大国楚国在疆场上一试。公元584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 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70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几成世 仇。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公元前515年,吴 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立志称霸天下。他整军经武,任用 楚国亡臣伍子胥、伯?何笔俊⒋缶录移肴怂镂湮淌诒ǎ倭范游椋刮鈂n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 楚国是南方大国,春秋以来吞并的诸侯国最多,但自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后有江 河日下的趋势,不仅内政腐朽,而且又与周边国家如唐、蔡等国不和。公元前512年,吴 王阖闾在先后灭掉归附楚国的小国徐国和钟吾国后,便想趁机大举伐楚。但孙武认为楚 国实力仍很强,便进言道:“楚国是天下强国,非徐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巳连灭二国, 人疲马乏,军资消耗,不如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伍子胥也劝吴王道:“人 马疲劳,不宜远征。”并献策说:“现今楚国内部不和,我军如用一部人马出击,楚军必 定全军出动,等楚军出动后,我军再退回,这样经过几年后,楚军必然疲惫不堪。那个 时侯,便可考虑大举伐楚。”吴王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军 。当吴军的第一支部队袭击楚境的时候,楚国即派大军迎击。待楚军出动,吴军便往回 撤。而楚军返回时,吴军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致 使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楚军将士疲于奔命,斗 志沮丧。 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率军围攻巳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求救 。吴国遂打起兴师救蔡的旗号,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 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囊瓦见吴 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回师防御本土。当吴军与蔡军会合后,另一小 国唐国也主动加入吴蔡两军行列。于是,吴、蔡、唐三国组成联军,浩浩荡荡,溯淮水 继续西进。进抵淮>I(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由 向西改为向南。伍子胥不解其意,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 军呢?”孙武答道:“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 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吴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 破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就这样,孙武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 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险关,直插楚国纵深。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 当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时,楚昭王慌了手脚,急派令尹囊瓦和左司马沈尹戍,倾 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左司马沈尹戍向令尹囊瓦建议:由囊瓦率楚军 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而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回吴军 的侧背,毁其战船,断其归路。尔后与囊瓦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本来, 这是楚军击败楚军的上策。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 城后,楚将武城黑却对囊瓦说:“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夹击,则战功将为沈尹戍所独得,不 如以主力先发动进攻,击破东岸吴军,这样令尹之功自然居于沈尹戍之上。”大夫史皇也 说:“楚人讨厌你而赞扬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战胜吴军,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 就难保了。最好赶快向吴军进攻。”囊瓦一听,觉得有理,遂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在没 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传令三军,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孙武见楚军主动出击,正求之不得,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 东岸后撤。囊瓦果然中计,挥军直追。吴军以逸待劳,在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南)至 大别(今湖北境大别山脉)间迎战楚军,三战三捷。囊瓦连败三阵,便想弃军而逃。史 皇对他说“国家太平时,你争着执政,现在作战不利,你就想逃跑,这是犯了死罪。现在 你只有与吴军拼死一战,才可以解脱自己的罪过。”囊瓦无奈,只得重整部队,在柏举( 今湖北麻城,一说湖北汉川)列阵,准备再战。 公元前506年11月19日,吴军赶到楚军阵前,列阵相峙。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 :“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 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不允。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 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 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 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战死,囊瓦弃军逃 往郑国。楚军残部撤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樗饩攵啥鳎齖n虏楚军一半。渡过河的楚军逃到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境),正埋锅造饭,吴军先锋夫概 部追至,楚军仓惶逃走。吴军吃了楚军做的饭,继续追击。楚左司马沈尹戍得知囊瓦主 力溃败,急率本部兵马由息(今河南息县境)赶来救援。吴军先锋夫概部在沈尹戍部突 然的凌厉反击下,猝不及防,一下被打败。吴军主力赶到后,孙武指挥部队迅速将沈尹 戍部包围。尽管沈尹戍左冲右突,奋勇冲杀,受伤三处仍无法冲出包围。最后沈尹戍见 大势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随后吴军一路向郢都扑去。 这时郢都城内已是风声鹤鸣,人心惶惶,楚昭王不顾主战大臣子西、子期的反对,也 不顾全城军民的生死存亡,悄悄带上几名家属开门出城,向云中和陨城方向逃去。昭王 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楚军立即涣散,子期率部分精兵去追赶和保护昭王,子西见事不 可为,也只好率残兵西逃。11月29日,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 告结束。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有史学家称它为“东周时期第 一个大战争”(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吴国在经过6年的“疲楚”战略后,一举战胜 多年的强敌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空前的创伤,从而使吴国声威大振,为吴国进一 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柏举之战,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20万,创造了中国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光辉战例。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子赞道:“有提三万之众 ,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先例 ——长平之战 战国中晚期,秦国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经过多代的努力,国势日益强盛,它西并巴、蜀 ,东侵三晋,南攻荆楚,取得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全面胜利,至秦昭王时,秦国 已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秦周边的韩、魏、燕、赵四国,为了遏制秦 的扩张,形成了松散的联盟关系。四国之中,最强的是赵,最弱的是魏。秦采用“远交近 攻”的战略,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出兵攻魏,迫使魏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韩王 异常恐惧,遂谴使入秦,表示愿意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求和。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冯 亭却不愿意献地入秦,为了促成韩、赵两国联合抗秦,他主动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 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贪利受地,将上党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这一举动 ,无异从秦国口中夺食,秦王大怒,于公元前261年命左庶长王乾率军攻打上党。上党赵 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王闻秦军东进,就派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抵 达长平,以图夺回上党。这样,战国时期规模空前的长平之战的序幕就揭开了。 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后,即向秦军发起攻击。由于秦强赵弱,赵军连战皆负,损失 较大。廉颇鉴于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决心转攻为守,依托有利地形,筑垒 固守,以逸待劳,使秦军钝兵挫锐陷于疲惫。廉颇的这一手段发生了效益,秦军的进攻 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决。 为了打破这个不利的僵局,秦采用离间手段,派人携带千金去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 ,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防御固守,是快要投降秦军的表现;秦 军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不谙军情的赵王本就认为廉颇怯战,听到这些流言立刻 命令赵括接...
经典战例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