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投资的是强大的团队,而非商业计划!

 作者:叶峰    120

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有所了解了,在VC的催生下一大批企业和连锁机构开始由小到大走向上市,在以做得粗制滥造的媒体《赢在中国》为首的推波助澜下全民创业的灵感被激活了(确切的说应该是全民想发财,因为钱的多少是你行与不行的标准)。成群的VC开始涉水中国并展开了群雄逐鹿般的竞争,以亿计的各类创业梦想家跟着CPI的快速飞涨与VC开始了亲密接触!那真叫个热闹啊,连北大这样著名学府里都呈现出凡投资人讲座必爆满的场景。

虽然很多企业上市了,也有很多企业在VC的扶持下快速成长,但相对中国亿万数计的中小企业群来讲,依然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也就是说拿到投资的毕竟是少数,我甚至觉得拿到投资的几率和彩票中500W大奖相差无几。因此首先我想说如下三点:

一、仅仅凭一份商业计划是无法获得投资的,商业计划永远不是获得投资的最主要因素!

二、有时候投资人根本就不会阅读你的商业计划,在对你的人没兴趣的前提下大致如此。


三、什么是获得投资的关键因数呢?首先是你的团队,其次是你所要面对的市场空间。

很多创业者都一直以为一份精美的商业计划书至关重要,于似乎就在计划书的“创作”上煞费苦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啊!商业计划书我们要写,但绝不能成为我们工作的首位!

还是停止写商业计划书吧,没错,不要再写了,写了也是白写!


“创作”商业计划书永远不可能是山顶石碑上的金科玉律,如果你硬是要这么认为,我也没办法也不会觉得奇怪。在百度或者GOOGLE上简单的检索一下,你会看到结果里2,130,000条有关商业计划书和相关书籍以及告诉你如何“创造”的信息。


有人可能会误解我的意思,其实“创作”计划书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把商业计划书当成了首要任务。问题就在这里。我认识很多会写商业计划书的朋友,他们的速度基本上两个小时完成创造,最终实施的确少之又少,结果不了了之;很快又发现了商机,又开始了创造,结果又成了以往的重复。还有一些人,整天处于梦游状态,觉得只要做好一份计划书并上门递送一家投资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计划书给投资者资金就会随之而来,更有甚者认为只要商业计划格式正确,投资人就会有兴趣投给你少量资金或者把商业计划书做得完善一点赢得投资的机会就会越大!如果我们相信这些,我们就会花上数周或者数月的时间来绞尽脑汁的编写商业计划书,而这一切竟然发生在你还没有认真开展任何工作之前。

那么商业计划书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呢?我觉得应该放在工作日程的最后位置。在创业初期,为了实现业务运作而安排的各项具体细致的工作应该是任何公司工作的基础。甚至你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后,你的商业计划自然也就有了或者更加清晰了!

如果商业计划书不重要,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只能是工作。如果我们整天还为商业计划书而苦恼的话,我建议是停下来开始工作。做什么工作?我认为:



一、 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外加一个由顾问和股东或者董事构成的核心。对于此项工作,创业者得到的会是决策上的睿智。这是所有投资者都看重的。不明白的话你可以去看央视的《赢在中国》评委如是说。

二、 调动你所能调动的所有资源去开展具体的市场工作。

三、去找到能解决你客户最头疼问题的方法并制定快速进入市场的策略。

四、计划你开展工作需要的资金并计算出资金使用的价值拐点。

如果我们能攻克以上难题,我们就可以自信的面对任何挑剔的投资人。反之,即便你没有准备一份完善的商业计划书,你仍然需要开始第一项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说服投资人为你的公司投资。




在争取投资时,通常我们只需要携带精炼且有说服力的电子幻灯片和一份执行概要作为辅助材料。如果投资人硬是要求你准备商业计划书,那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你做完了上述工作,回家顶多一个礼拜就可以搞定问题。根本不需要花费几周甚至几周。


其实寻找投资的过程很多时候和寻找客户有着惊人的相似


一、根据受众的需要提供材料。(投资人希望你向他们证实你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或者证明你们的团队已经意识到必须开展这些工作。)



二、表述清楚特征和优势。(在销售产品的时候通常会说服客户相信你的产品具有的功能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同样,你在向投资人讲述自己的公司时,你需要向他们介绍公司的特征,如团队、市场、方案以及计划给投资人的回报。


三、遵守关系法则。这是一个纯粹的关系学问题。大家都知道公关活动是销售的关键。在进行任何销售之前最好通过推荐人或者专业公关公司事先建立和投资者联系。


四、为推销补充辅助材料。(这才是商业计划书该出场的时候,其实商业计划书就是销售联络时的宣传手册,你可以把它当作推销助手,将它留给目标客户,它的内容是你推销演讲内容的强调总结。)


好了,现在你需要一份幻灯片演讲稿了开始你的演讲了,记住要简单精炼。
叶峰
 商业计划 而非 团队 强大 商业 计划 投资 的是

扩展阅读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mys5518详情


以前就是简单的培训,后来叫增值服务,现在又叫赋能,就是厂家在技术层面对经销商有些帮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课,提供些系统工具,参观些市场。单次搞的叫论坛,多搞几次就叫商学院了,再大点就叫战略伙伴陪跑项目。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能够被学员尊称一声老师相信是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了,然对于我,心里总是怀着一丝不安,为什么?何德何能,老师是什么?老师到底是什么?老师能为学员带来什么?外出讲课,机票,酒店,用餐都无需自己考虑,都有客户给

  作者:蒋观庆详情


所谓利润分享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一项所有员工参与利润分享的计划。在设计企业利润分享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层面的人员,根据其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担当的职责及发挥的作用来合理地分享其劳动所得。本文将重

  作者:姜燕芬详情


受博瑞森图书的邀请,在上海博库书城组织了一次读者见面会,演讲的题目是《变局下的营销团队与渠道商管理》。现将主要沟通内容,梳理如下。    一、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1、企业环境快、乱、躁  近

  作者:贾同领详情


中国女排在80年代获得过“五连冠”的辉煌,“铁榔头”郎平也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代名词。笔者还记得那时候的年画都曾有郎平获奖的图片,因为那时候百废待兴,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国人的模范和骄傲。随后中国女排中间起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