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营销的主要方式

 作者:高扬    124

作为一种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团队不仅源于日本,而且对他们的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追踪,日本企业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结合日本民族文化特点,率先把团队模式运用于生产系统。此后,欧美许多著名企业,如通用、强生、苹果电脑和惠普等争相效法,将团队建设引入组织管理与营销实践。团队模式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这样认为。根据团队成员的来源、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和团队存在的目的,他将团队分为三大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跨功能型团队。

管理专家卡特森伯奇说得更具体:优秀团队应具备以下六大特征——尽量少的人数、适当的技巧、有意义的远景目标、具体的近期目标、清楚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以及相互的责任感。

如果说面对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抱团做营销是最有效的竞争方式,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的营销团队呢?我以为,其中3个方面非常关键:

第一方面,寻找团队的共同目标。首先,目标是团队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任何团队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的目标基础上,去完成某种具体工作任务的。要建立共同目标,一要目光长远,二要系统思考,三要有正确理念(共同目标最初源于领导个人);其次,团队成员必须精诚协作。团队内部应和谐统一通力协作,要竭力提供上下互通的沟通机会,创建互信的工作环境。第三,团队必须由具有各种技能的优秀人才共同组成。既要有技术专长成员,也要有决策性人才和协调关系型人才。

第二方面,建立学习型团队。团队学习可以改变工作作风,使成员养成正确的工作方法与良好的销售习惯;通过对每个团队成员销售能力的提升,来增强整个营销团队的战斗能力。建立学习型团队,还可以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逐步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同时,工作学习化使团队成员的个人潜能被激发,人生价值得到提升;而学习工作化则使整个团队不断创新和发展。这样的营销团队,一定高效高能。

第三方面,抱得住和打得准。对团队营销的本质描述,就是“抱团打天下”。“抱”的是团队建设,“打”的是团队营销。如何“抱”和怎么“打”,则是团队营销的着力点。打造营销团队的目的是提高销售额和产生利润,而营销的任务却很明确——“把话说出去,把钱收回来。”要“抱得住、打得准”,还有3个法则应该注意:

法则一,合理的利益驱动。打造成功营销团队需要高利润和高回报的薪酬激励方式,不能给员工带来财富的工作是没有价值的,高回报才能吸引优秀员工。

法则二,合适的成交模式。结构化的价格体系、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和顾问式的服务体系,以及从拜访客户到成交都有标准和专业的作业流程,甚至具体到怎么跟客人说话、怎么拜访客户和怎么收款等。

法则三,合规的后方支持。营销团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需要售后服务团队的大力支持。市场、销售要明晰,售前、售后要分清。只有分工协作和各司其职,才能创造高利润。

简而言之,崇尚精英和单兵作战的营销方式已经过时。以我之见,未来营销的主要方式,在于团队合作。你认同吗?那就尽快着手吧,建个“抱得住、打得准”的营销团队!

高扬
 营销 未来 主要 方式

扩展阅读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当前,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正进入技术架构大迁

  作者:王京刚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