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方向的“真棒”

 作者:冯启    143


  2004年,对冷饮界来说可谓是坎坷的一年,原料价格飞涨、消费者冷漠面对新品推广、两大国际冷饮巨头雀巢与和路雪放下身价向低端市场强力推进,种种原因导致国内冷饮企业压力骤增。中国冷饮界执牛耳者伊利也遭多事之秋,今年鼎力打造的新品“真棒”未能延续往年伊利冰品的荣耀,市场失手。

  市场回溯

  真棒系列冰品是2004年元月伊利强力推出的新品,分为五个单品:“实在真棒”是价位较低的一种,克重85g,30支装,经销商单箱开票价为28元(不久调整为27元);“尊巧”、“梦巧”、“妙巧心”克重80g,“雪晶心”克重75g,均为30支装,经销商开票价为30元。以上几个单品建议终端开票价为33元/箱,市场建议零售价为1.5元/支。真棒系列包装均采用冰品常用的亚光膜和镀铝膜,工艺上采用罐装拔模,结构并不是很复杂,口感特色为以果酱、榛子、巧克力、曲奇等为主要特征,风味偏重于北方市场。

  真棒系列冰品投放市场后,正值北方春节前的冷饮销售旺季,产品凭借伊利冰品密集的销售网络迅速分销到终端。此时,市场对真棒冰品的反应既不火热也不算冷淡,相对于“魔芋香脆”、“尖锋时刻”等产品来说,应该算是不错的。接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真棒的广告在央视几个黄金段位同时打响,全国各省会电视广告也陆续登场,广告中那个胖胖的小男孩“伊利真棒冰淇淋,要多棒有多棒”的童音响遍了大江南北。

  3月份,真棒系列产品针对消费者的大型促销活动亮相各大省会城市。促销活动主题为“真棒编码有奖大行动,奖奖谁真棒”,执行时间为2004年3月1日至8月15日。活动规则包括:(1)集齐两根印有“169,8”字样的雪糕兑奖棒,可以获得李宁运动滚轴套装一套,共80套;(2)集齐两根印有“79,8”字样的雪糕兑奖棒,可以获得李宁休闲背包一个,总计800个;(3)集齐两根印有“9,8”字样的雪糕兑奖棒,可以获得李宁时尚水壶一个,总计8000个;(4)收集到印有“8”字样的雪糕兑奖棒,根据棒上指示可以获得雪糕一只,总计300万支。活动总体奖项中奖率为13%,即一般每箱中奖几率为4个。与终端拉动促销相配合的是街头巷尾的促销宣传海报和产品海报。在产品的地面拉动上,伊利执行的是大品牌固有的手法和风范,促销绵长细密,力度不是很大,主要以“巧乐兹”、“玉米香”等畅销老产品与真棒组合促销,而且直接通过其操作平台渗透到终端零售场所。

  伊利在真棒产品的推广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准备的也非常充分,买断了辽宁的榛子基地,备足了几百吨产品的包材,包括内蒙的金川、东北的吉林、西北的新疆、山西以及华北的天津,东南的上海、华中的武汉、华南的东莞等生产基地全面生产备库,大有当年“苦咖啡”横卷全国的雄心。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消费者对真棒产品的冷淡反应显然出乎伊利的意料,而终端的反映更多是“真棒难卖”。进入4月份,真棒产品开始出现积压。市场的冷淡让伊利不得不冷静下来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到6月中旬,“真棒”库存有1亿之多,而按照现有的产品分销速度,两年才能将其消化殆尽。在此之前,虽然伊利冰品营销系统已经拿出了层层军令状似的考核机制,销售不景气的几个区域更换了大区经理和城市经理,但销量仍没有大的起色,营销队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1亿多元的促销和广告费用已近告罄。初始“大火炖骨”后期“慢火煲汤”式加热市场的想法流产,快速清理真棒库存成了唯一的选择。

  军令如山,各个区域市场迅疾而动大力清盘,这也开创了中国大品牌多年来首次放水式销售的先河。“买二赠一”、“买一赠一”,开票价从30元一路跌到15元,甚至个别分公司将“实在真棒”以8.4元/箱抛空,令人瞠目的是零售价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0.5元/支。到8月中,“尊巧”、“梦巧”、“妙巧心”三个品种还有大量库存,各分公司库存仍有5000多万的货物。公司要求8月底清仓似乎显得不太现实,而从各区域市场反馈的信息看,大量的促销清仓产品沉积在渠道中,终端消费者反映仍不积极。

  窥斑知豹 

  哈尔滨市场是伊利冰品众多区域市场中的一个典型。

  哈尔滨市场是伊利冰品一个主打的战略市场,也是伊利独创的平台式渠道经营模式中运作较好的城市之一,两年来其10个深度合作的经营平台十分稳定,销量稳中略有上升,每年保持在1500万元左右。

  2004年元月初,真棒系列产品在哈尔滨最先上市的是“尊巧”和“梦巧”,产品经过其密集的分销网络迅速分销到各个终端,其铺市之迅速、分销之广泛、POP张贴之整齐有序,加上终端反馈比同期上市的其他冷饮新品略有优势,着实让北方冷饮企业紧张了一阵子。但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真棒在价位和产品差异化上的优势和后劲均不足:首先,在整个北方市场,在消费者心中伊利85g的产品是否值1.5元/支的零售价格,它是否具备冷饮两大巨头雀巢与和路雪的品牌感召力和产品力;其次,其产品差异化不足,比起“苦咖啡”、“四个圈”、“巧乐兹”等几个畅销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明显不足。业界推测,高额利润也许是伊利大力推广真棒的主要原因,期望以品牌带动其产品的销量。

  北方冷饮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企业拼实力的阶段,每一个新品上市,竞争对手都会有意无意地出台各种促销来抑制其成长。期间各冷饮企业纷纷出台激励终端的奖励措施,因此各个渠道都成了厂家角逐的阵地。首先是地方强势品牌华义发力,对其平时很少做促销的畅销10年不衰的产品“大脚板”出台强力促销政策,梯形坎级的返点最高可拿到15% ;随后北方冷饮知名企业德氏、宏宝莱、雅朝等纷纷对自己的脆皮产品实施促销,在打击竞品的同时各自加大力度推广“巧味道”、“巧克力圣诞”、“快乐星期五”等新产品。与此同时,伊利的同城老对手蒙牛也出台了针对“随变”和“东三雪”的大力度促销。在哈尔滨市场,除了伊利、蒙牛实行配送平台制,其他企业均实行网状的二级分销模式,其中以地方强势品牌华义和德氏的市场份额最大,因此每个促销都会有各自的效果,都会对竞品的推广造成一定的阻碍,因为90%的渠道是重合的。

  面对竞争对手疯狂的促销,伊利并没有盲目跟随,而是在市场的精耕细作上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加强了对冰柜管理员、跑单员的培训和管理,对送货员也实行了一系列的薪酬激励制度,另一方面精心宣传公司的促销政策,无论是针对终端的或消费者的促销,宣传和展示工作都做得无可挑剔。同时,伊利各个平台的经销商也尽职尽责,分销工作做的很到位。这一是得力于伊利对平台的良好管理;二是各项费用及时足额到位,各项承诺兑现得很好;三是其市场管理规范,很少有窜货行为发生,使各经销商能保持合理的加价利润空间。

  不过,市场最终是要靠消费者认可的,他们才是产品的最终买家。起初,伊利各分销商每天能走60~100箱货,逐渐市场终端的货物流通越来越慢,最后每天只能走10多箱货,好的也不过30箱左右。到6月末,其孙家站周转库积聚了大量的预销库存的真棒,而很多畅销品如“玉米香”、“巧乐兹”因为库容问题出现了经常性的断货。

  公司清仓指令下达后,由于哈尔滨市场的基础较好、分销率高,伊利哈市分公司并没有在清仓之初就急于求成大量放水,而是颇有耐心的渐进式地执行。起初,不间断地搞“三赠一”,以市场上畅销的两个产品(如巧乐兹、玉米香等)加一个真棒组合成套餐形式销售,将销售最不景气的“雪晶心”顺利清仓。但随着市场人员的调整以及来自市场等方面的压力,其操作市场的耐心似乎也无法把握了,逐渐实行“二搭一”乃至“一搭一”。到8月末,很多客户的库存以12~15元/箱的价格清仓,完成了公司8月底清仓的目标。

  在一个庞大的省会市场,作为冷饮界的老大,仅仅实现了几百万元的销售额,却付出了如此代价,以这种方式结束一个新品的销售,令人为之扼腕叹息。不过在这个北方名城,真棒的失利还不能动摇人们对伊利这个行业第一品牌的认可和尊敬,伊利的营销队伍是真正的“真棒”,他们是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

 迷失方向,真棒,2004年,冷饮,来说

扩展阅读

业务人员回来,报告给老板最多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客户说价格高了,说外面有更低的价格,还能拿出若干证据出来,要么让价,要么这生意就没法做了。在业务人员反复报告此类问题之后,老板头也大,也认为现在市场价格

  作者:潘文富详情


1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12月31日)《福布斯》消息:过去一年中,福布斯铂金系统400家公司的平均业绩较Samp;P500家公司平均业绩高出5个百分点。以下的福布斯400家公司中表现最佳的10家美国公司

  作者:啸风详情


1月1日BUSINESS WIRE消息:美东部时间12月31日,美国在线销售巨头亚马逊公布了“2004最受欢迎的畅销商品目录”,其中包括畅销书、最受关注的商品、最渴望得到的商品和最受喜爱的礼品等。该目

  作者:啸风详情


前段时间几个业内搞OTC营销的朋友在广州相聚,大家就目前OTC市场的诸多变数讨论了起来,在谈到OTC的终端推广工作方面,我感到大家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感悟。这里我想就目前的OTC市场环境下,如何实效地

  作者:杨泽详情


  2004年已经过去,回顾冷饮之路,留给冷饮行业的是更多的思考和惋惜。综观全局,没有真正意义的赢家。  依靠一年一个主品突破的伊利,在真棒身上付出了代价,结束了以主品为赌注的时代,回归理性思维。蒙牛

  作者:栾玉东详情


  笔者从事冷饮行业四年,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一路感慨。面对日益激烈的冷饮竞争局面,厂家在渠道上更是短兵相接、峰烟四起。决胜终端,冷饮界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全国型的大厂靠实力,整合资源优势,开始疯狂的

  作者:栾玉东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