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PE“赢在中国”

 作者:崔凯    35


在美国,PE的市场足足占到GDP的4%~5%,但中国本土的PE市场规模笔者估计仅为1000亿元,不到超过GDP的0.5%。北大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纷纷开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班。目前在国内活跃的PE投资机构,绝大部分是国外的PE基金。2007年以来,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国内机构涉足PE,但在资金实力、业务资源和品牌方面,国内PE只能自愧不如,依然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蹒跚学步”,包括本土的鼎晖、弘毅和渤海基金说到底,还处在“给鬼子当伪军”的阶段。

已进入中国的国际PE基金包括:高盛、华平、凯雷、贝恩资本、德州太平洋、KKR和黑石等。每家私募基金都有2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不含房地产资金),单笔交易额越来越大。考虑到杠杆效应,拥有10亿美元的巨型基金,具备收购中国本土最大型公司的能力。有人预测,2015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活动领域。从企业角度看,接受PE苛刻的条件而获得迫切需要的资金,意味着用企业的产权换取未来的收益,是甘冒失去企业掌控权的风险,博取企业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冒这样的风险,根本原因还是国内的融资环境或资本市场,没能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于是发达国家雄厚的资本实力,成为吞噬各后进国家企业和财富的无往不利的武器。

国际PE的投资领域涵盖金融、流通、制造、房地产、传媒等各领域。并购资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是成熟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如饮料类企业)、流通企业(如家电连锁企业)、国企(如哈药、徐工,以股份制改造进行)、地产类企业中的“潜力股”等。所到之处,深刻改变了企业的资产构成、经营模式和产业竞争态势。

国际几大PE巨头都各展所能,在华进行进一步拓展,并且都各有斩获:或投资得到回报,比如凯雷;或在一直低调潜行后浮出水面,比如贝恩;或重新吸纳中国的实干派人物,打造超一流团队,比如TPG;或在华投下第一单,比如黑石和KKR。其中不乏精彩纷呈的案例,比如贝恩联合华为撬动3Com,这代表着外资PE另一种利用中国市场的方式以及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另一种资本合作方式。2008年,《环球企业家》杂志依据各大PE在华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已有投资案例的重要程度、长远发展趋势等列出的权势榜单。

表3.1 PE:上市公司制造商

公司名称

代表项目

备注

鼎晖

蒙牛、李宁、南孚电池、双汇、江西赛维、百丽、航美传媒等

中金系

凯雷

Pacific China Holdings、太平洋保险、扬州诚德钢管、太平洋保险、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弘毅

中国玻璃等国企改制项目

联想系

黑石

蓝星股份

梁锦松主政

贝恩

泉林包装、中视金桥、金盛集团、飞翔化工


TPG

深发展银行、广汇汽车、莱斯达、云南红酒华奥物种、ShangPharma、友友购物

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PE

渤海基金

天津钢管、成都商业银行

首家国字号的PE基金

KKR

天瑞水泥

杠杆投资

高盛

工行、网通、双汇、迈瑞、尚德、西部矿业等

参与直接投资的投行

摩根士丹利

蒙牛乳业、平安保险、南孚电池、海螺水泥、恒安国际、山水水泥、永乐家电

参与直接投资的投行

美林

中国银行、天合光能、同济堂药业、玺诚传媒

参与直接投资的投行

PE中的“四大天王”

1.凯雷

成立于1987年,创办人:大卫鲁宾斯坦因。现拥有39只基金,管理资金总额390亿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业务遍及世界各地。2000年,凯雷进入中国。凯雷号称“总统俱乐部”。其经营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钱人和有权人聚到一起,有权人能得到钱,有钱人能得到权”,也就是中国人熟知的“权钱交易”。其成员包括:美国前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西(助凯雷成为美国第11大军火商);前总统老布什(助凯雷、摩根大通以4.3亿美元收购韩国韩美银行,再以27亿美元卖给花旗集团);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助凯雷在欧洲设立11亿美元的凯雷基金),以及菲律宾前总统、美国前国务卿、泰国前总理、德意志银行前行长以及IBM、雀巢、波音、BMW、东芝等世界最大企业的高官。

尽管在徐工、重庆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交易上“触礁”,但是凯雷仍是目前在华成绩最好的外资PE。其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PE之一,多年来已积累了相当的在华经验,并较早捕捉到了重要的投资机会。比如,凯雷花费2年多的时间投资进入的太保集团,在2007年底成功在A股上市。据业界人士估算,按照太保首日市值计算,凯雷收益率超过十倍。同时,凯雷也是在亚洲多元化业务发展得最好的外资PE,其创投基金、房地产基金同时运营于中国市场,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中捕捉多种机会。

2.黑石

黑石成立于1985年,管理总资产规模达700亿美元。2007年6月22日,黑石集团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以31美元/股的招股价集资41.3亿美元,成为美国近五年最大规模的IPO。整个华尔街为之侧目,成为私募股权投资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黑石上市前一个月,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买其股份。然而,黑石上市后即遭遇美国次级债风波,股价在挂牌首日飙升后即出现回落。

虽然进入中国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他顶级PE,但黑石可谓煞费苦心。在请来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担任黑石中国的负责人之后,黑石获得了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30亿美元的投资。随后,黑石6亿美元收购国有企业蓝星20%股份的交易,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获得审批——相对于凯雷花费两年多时间方才进入太保,以及还没有下文的徐工交易,黑石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3.KKR

成立于1976年,是全球私募基金业的开创者。业务主要加拿大、欧洲等地。擅长管理层收购。其投资者包括企业及公共养老金、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以及大学基金。30年累计完成146项私募投资,交易总额2630亿美元。至2006年9月投资270亿美元,获得700亿美元回报。1990年,商业传记中的经典—《门口的野蛮人》问世,先后跻身《纽约时报》TOP10畅销书和《福布斯》评诜的20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此后,有人开始将故事主角KKR所代表的“PE”喻为商业战场上的“野蛮人”。在那场轰轰烈烈的美国纳比斯克公司的争夺战中,KKR成为纳比斯克最后的买家。虽然在这笔交易上KKR基本没什么盈利,但在只有十几亿美元或者更少甚至一分钱也没有的情况下,却能够买下价值200多亿美元的企业,这本身就是一种“野蛮”。 2007年9月,KKR在中国砸下第一单,投资1.15亿美元,收购中国民营企业河南天瑞水泥的43.2%股权。刚刚试水中国的KKR可谓作足了充分准备,非但请来引领过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辉煌纪录的刘海峰领衔中国业务,还找来国内一流的企业家柳传志和田溯宁作为中国资深顾问。然而,对于尤其擅长杠杆收购的KKR来说,中国尚不允许使用杠杆的现实还需时间适应。

4.鼎晖

作为中国本土的首家PE基金,鼎晖的成功有目共睹:其第一支基金投资的9个企业,其中8个已经上市,剩下的1个正在路演,成功率为100%。在所有投资项目中,蒙牛、南孚电池、百丽、江西赛维等成功案例都足以证明焦震和吴尚志对民营企业极强的判断能力。

同时,鼎晖也是国内PE基金发展的典范,由于起初基金规模很小,鼎晖依靠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著名投行的直接投资部门进行联合投资,保证了有能力进入所看中的企业,并借助这些大投行广泛的资源和丰富的操作经验铺就上市的顺利途径(不可否认的是,鼎晖也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这两大投行的辉煌战绩)。

而渐入成熟阶段的鼎晖,开始沿袭外资PE已经尝试成功的多元化投资路线:目前,鼎晖除了拥有PE基金、创投基金、对冲基金之外,房地产基金也在筹备中。这些基金都由不同的团队来运作,互不干扰。

表3.2 跨国PE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劣势

l         国际化视野

l         雄厚资金实力

l         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

l         成熟的运作机制,团队作战

l         投资银行上下游完善的“价值链”

l         纷繁复杂的政府审批程序

l         尽职调查困难重重,经常被“忽悠”

l         外资收购中国公司的股权限制

l         境内IPO障碍

l         管理存在跨文化沟通障碍

跨国PE基金源自大学基金、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财大气粗”,信誉好,渠道多,与众多机构投资者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私募到IPO,“振臂一呼,响应者众”,也能够发出较高的价格。相比之下,本土PE往往是几个老板凑钱,万事开头难,“小米加步枪”,甚至难以进入主流投资银行的圈子,募资的时候人气冷落,为了发售出去,往往把企业发行价格压得很低,“低价抛货”。

崔凯
 国际,赢在中国,class,font01,style

扩展阅读

橡果国际电视短路   2023.03.20

也许消费者都知道“背背佳quot;,但不一定都知道“橡果国际quot;。橡果国际是电视购物的典型企业和多媒体商务推广平台的创立者,主要从事商品零售、广告策划发布等业务。在中国快速增长的个人消费品市场上

  作者:陈亮详情


在继承与求变同时推进的过程中,中兴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不论在外界还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很少用“充满变化”来形容这家一向以谨慎和稳健著称的企业。然而,在担任中兴通讯总裁一年之后,殷一民正是

  作者:刘涛详情


中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衍生行业层出不穷。特别是教育培训工作的展开,极大的缩短了与世界的共存。同时,文化的推广速度更是片片开花。同时,一个大国的风采更加真实的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在这一年里,中国经历了

  作者:张恒详情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Alamp;#8226;Naimi)曾有句名言:对于石油市场,说什么比做什么更有影响力。然而,对于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

  作者:朱磊详情


全球化要求企业不能只在本国整合资源,开拓本国市场,而要:◆ 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全球范围内寻找战略性发展机会◆ 全球范围内竞争◆ 符合全球的商业规则 (有钱能使钱推磨,关系第一不再适应)全球化的今天

  作者:王颖详情


――咨询行业发展与公司成长(七)全球化要求企业不能只在本国整合资源,开拓本国市场,而要:◆ 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全球范围内寻找战略性发展机会◆ 全球范围内竞争◆ 符合全球的商业规则 (有钱能使钱推磨

  作者:王颖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