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共享才有和谐

 作者:赵晓    272

GDP并非坏东西,但为什么现在大家对它的批评没有休止,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提高不同步,两者甚至有日益背离的趋势。《财经文摘》策划“我的增长在哪里”,便意图揭示出当前中国社会 GDP和百姓福利之间的种种矛盾与差距,揭示出高增长表象下民生的艰难。从几篇专文看,这一目的基本达到。

  但光揭示GDP增长与“幸福增长”的背离还不够,还有必要深入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背离,如何改变背离的情形?

  众所周知,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一个国家一年之内由企业和政府生产并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和。GDP并非坏东西,它有美好的一面,可以说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可完全替代GDP的更好的经济指标。但GDP的确也存在着“幻象”的一面(参见拙作《GDP的美好与幻象》)。比如,它忽略掉环境的代价。如考虑环境损失,中国过去20余年GDP年均增长可能要减少2-3个百分点。它也忽略掉交通堵塞的代价。如考虑交通恶化,北京人福利的增长会远远低于收入增长。GDP也没有考虑原来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商品化后,变成了社会劳动。现在的情况是:人们的福利非但没有提高,一些“双职工”家庭反而更忙更累、福利状况下降。

  此外,由于GDP不能直接等同于一个国家的财富,有时候就会导致悖谬的现象。典型的例子就是,1998年大洪水给百姓福利和社会财富都带来损失,但被摧毁的房屋和公路并不会使GDP下降,因为它根本就不计入当年的GDP;相反,由于重建需大量投入,当年GDP反而上升。这便是经济学上所谓的“破窗效应”!奇怪的是,有人不了解财富与GDP的差别,竟对洪水大唱赞歌;另一些人不懂得“破窗效应”,竟然怪罪经济学家。

  GDP更大的问题在于,作为一个总量指标,它常常掩盖其他社会指标状况。例如,它不能告诉我们一国的总收入是如何进行分配的。事实上,GDP的分配可能是两极分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的福利状况就不能得到同步改善甚至会下降。它也不能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结构有无本质的进步(如无法反映专制国家、民主国家、福利国家等不同类型政治、社会结构的区别)。

  综上所述,结论很简单:GDP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这使得GDP有一种危险,它不能反映民生状况,甚至可能存在“一俊遮百丑”的现象——以GDP增长的强势掩盖一个国家发展及社会变革方面的劣势。

  可惜可叹,这样一种可悲的情形正出现在改革开放时代的盛世中国。

  追究这种种背离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过去太落后,对GDP的追逐犹如对形象工程的追逐,一时难于避免。二是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考核迄今缺乏科学、有效、全面的指标,GDP和财政收入客观上成了衡量地方官员业绩的主要指标,更要命的是,中国类似于“邦联制式”的各级财政体制,更是激励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和民生去追逐GDP从而猎取地方财政收入。三是中国的经济改革缺乏政治改革配套,导致权力资本化,改革“内部人主导化”,大大加剧了两极分化。四是政府在“提高国家能力”的政策导向下,不断提高自身在GDP分配中的比重,国有企业因垄断而增收,只有居民收入增长被忽视,其在GDP中的比重日益下降。五是政府在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想尽种种办法挖百姓口袋,但相应的政府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保障支出却不足。六是中央政府过去较多地方倾斜政策,地区间收入转移和个人间收入调节的工作做得较晚,力度亦不足。 赵晓
 才有 和谐 共享 只有

扩展阅读

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对笔者的触动很大,愿与大家共同分享。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您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

  作者:董栗序详情


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对笔者的触动很大,愿与大家共同分享。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您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

  作者:董栗序详情


在中外企业文化高峰论坛上,我与心力管理的创始人——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先生邂逅相遇,他送给了我一本新作《心力管理》书,并就心力管理等话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撞击探索。对他的敬佩之感油然而

  作者:陈步峰详情


成功的企业都一样,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建立核心优势,脱颖而出?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就是关注顾客、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让不断增值的服务成就顾客,以顾客的

  作者:陈步峰详情


把生意流水额做大,单店做成连锁店,门店本身进行品牌化升级,生意向上拓展到经销商或是生产厂家,自身业务形态从烟酒产品拓展到高端礼品或是私厨餐饮,对下游客户进行资源整合,以此来拓展新的生意空间,在当地具备

  作者:潘文富详情


在当前农村,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生活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

  作者:李春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