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道德如何完善和培育?

 作者:迟竹强    1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中国“入世”后,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要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当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信誉是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一个现代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信誉高于一切。“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企业不讲信誉无法生存和发展。中外名牌企业无不把信誉看成企业的生命,他们宁可损失暂时利益,也决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人们常听说,某某企业主动炸毁质量有问题的新建大楼,某某企业当众一把火烧掉不合格的产品,这都是企业重视信誉、看重信誉的具体表现。实践证明,企业守信可赢得社会的赞誉,提高企业美誉度,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良好“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市场经济竞争的有效通行证,是企业竞争的无价之宝,“无”中能生“有”,“无形”是“有形”的利润之源。如何创造信誉,有的企业靠钱做虚假广告打牌子,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一时的知名度,但决买不来社会的信誉度,更买不来美誉度。当今,企业道德建设必须和市场接轨,企业没信誉就会失掉市场,企业的信誉来自职工爱企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

  其二,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利即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属物质范畴;义主要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属于精神范围。义利关系体现着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承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而且非常重视保护发展物质利益。邓小平同志就说过,“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市场运作的动力是来自参与市场各方面追求自利的动机。我们把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必须肯定企业追求自利是正当的行为。所以,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表面看是利他的,实际上是利他、利己的双重行为,结果达到双赢。同时,在进行企业道德建设时不能光讲义不讲利,忽视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和职工用正确的手段和方式获得利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企业必须“取利有道”,市场主体获利的前提要遵纪守法、公平竞争。事实上,国内外成功企业无一不严格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实践证明,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丧失信誉、坑害顾客,必然失掉市场,被社会所抛弃,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即使侥幸偶有所得,也绝不会取得长足发展。

  其三,“官德”好坏是企业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所谓“官德”,就是领导者的职业道德,包括领导者的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它是企业道德建设重中之重。这是因为:

  第一,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人们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官无德则民无德,社会无德,民族无望。企业领导在企业职工心目中也是父母官,他们的行为对职工行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关键性。

  第二,从道德建设效果看,身教胜于言教。企业道德建设离不开言教。企业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职工理顺情绪,释疑解惑,提出道德要求,从而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非常必要,但是自己也必须带头实践自己提出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引起职工的反感,也形不成企业良好的整体道德素质。
 

 培育 道德 完善 如何 企业

扩展阅读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