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农村的春天不会远

 作者:李宏声    264

2006年的两会,规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在1.6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有29次提到“三农”问题。大约共有2000多字,篇幅之大,比重之高是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少有的。而温家宝总理的一句“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的话,更是引起了人大代表们长时间的掌声。
报告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出了新一届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说明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看专家评说——

几点建议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毅夫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文章。文章认为:
1.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目标, 应该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完成了村村通电、通水、通道路,改善下水道,进行厨房革命、厕所革命,“村容整洁”的目标就可以达到。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以2020年为宜
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然是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内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也应该完成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应是自然村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以现在已经形成的,在耕地附近的自然村为建设对象,而不是拆并自然村,集中建立远离耕地的新村。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给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而农民的房子是农民自己的私有品,因此,不能为了达标而要求农民拆屋建新的标准房。对于其他一些私有品,比如沼气和厕所,因为会影响公共卫生,具有一定的公共品的性质,政府也只能通过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农民进行改造。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
据有关专家调查资料显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如果以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之时,那么,从2006年起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投入2700亿万的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部分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提供。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和省难于直接操作。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的办法,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专款专用,而且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追加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资金分摊的具体办法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中探索。除此之外,也可以动用一些社会资金。为了让农民有积极性参与这些项目的决策,监督这些项目的建设,也可以让农民捐一点钱。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004年我国的城镇人口仅为总人口的41.8%,即使乐观地估计到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农村仍将有6亿左右的居民。就是到2050年,我国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农业人口降低到15%,也仍有将近1.8亿的务农人口。
而且,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许多在城里工作的人口也会愿意居住在农村,农村居民会高于农业人口的数量。这数亿工作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居民不会因为城市化而不需要公共基础设施,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必然趋势是并行不悖的。

建设新农村怎样干

张晓山(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不在于农业和农村自身,而在于和农业、农村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体制。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与之相适应。过去强调解决农业问题要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还会有五六亿人口留在农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怎么发展?如果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农村是凋敝的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农村,那并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晓山认为,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距在短期内是难以缩小的。“根据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建立的模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12%的实际速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5.5%实际速度增长,即使到2010年,整个城乡收入差距还将呈现扩大的趋势。”在城乡差距现实存在的情况下,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厚实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呢?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抓住一个“大前提”和两个“基点”。
一个“大前提”——把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要着力进行中央和省级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的上级层次与基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
两个“基点”:一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二是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这是“后农业税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基点”。第一个“基点”是要保证农村基层有财力。第二个“基点”是要建立起真正由农民群众参与的制衡机制,解决好钱来了之后能不能用、能不能用好的问题。
抓住了一个“大前提”和两个“基点”,就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人均享受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这不仅是解决公平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从近期看,还可以使农民不至于因病致贫、因上学致贫,使农民有资金去发展生产、去消费,从而夯实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从长远看,还能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效率问题,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建设

葛守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战略组成员)
怎样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科学有效的技术经济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紧缺资源替代战略、"解铃"战略和农业领域拓展战略等三大战略的实施,是实现我国农业及农业科技的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科技专题组研究提出,在未来的15-20年,食物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以及农民增收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三大主题,要积极实施紧缺资源替代战略、“解铃”战略和农业领域拓展三大战略,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定位: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业目标和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建设,提升整体素质与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部分领域要居于世界前列。
阶段目标是:在2010年之前,全面启动一批重点领域的部分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如水土资源增效替代、超级种培育、生产生态共建双赢省(区)域示范、农林生物质工程、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常规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复杂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以及共性农业科技平台。后10年,要强化实施并取得全面成果。
区域目标是:中部及东北地区是商品粮棉油主产地,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粮棉油作物和畜禽的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其转化、加工和增值率。西部地区以开发草地畜牧业、经济林果和特色产业、农林生物质产业为主,提高集约化水平,支持生态重建和农村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集约化技术体系,做到资源节约高效,面源污染减轻,农业高价值产品增多。
主要战略思路:在今后的15年,围绕农业发展三大战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战略。使战略高技术、常规农业技术、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基础科学以及共性农业科技平台具有不同功能和战略位置,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使它们各司其职地均衡协调发展。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以八大常规农业技术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级为中心,加强技术转化和基础科学研究,在全国掀起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高潮。
针对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农业领域拓展、常规技术升级、节水高效农业发展、植保技术应用、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动物防疫技术应用、农机与设施技术与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等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科技专题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1、组织实施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作物“超级种”的培育,建立农业科研的高度稳定机制,全国通力协作攻关的高效机制);2、对于南方亚热带草地对粮食耕地的间接替代,要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主要对策是: 大力发展南方优质饲草和草食畜禽生产。畜牧业发展重点是牛奶与加工,肉牛、肉羊、肉兔等产业。畜牧业发展的中心应该向条件优越、潜力较大的农区(特别是南方农区)转移。增加对南方饲草和畜牧业的科技投入。羊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
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应采取的对策是: 通过改进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和机制,对西部地区进行应有的生态补偿;改进对“退耕还林”的科学指导和管理;加快退耕还林(灌)、还草,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人工/改良草地建设及划区轮牧、高效舍饲、特色产业等研究开发,以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对于农业领域拓展应采取的对策是: 1.加大对农业产后的投入。专家建议:2010年前对农业的投入产前、产后之比尽力做到70∶30,2020年前力争做到60∶40,2030年做到50∶50。2.为了加快农产品产后加工、食品加工、农产品储藏保鲜和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研究开发项目的进展,避免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特别是在西部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中,盲目、重复投资农产品加工、储运和生物能源等项目。3.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为推进“附加值农业”,设立“农业增值创新示范中心”,通过立法确保对 “食物安全体系”、“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发”等重大项目给予重点资助。4.将粮食转化的主要方向定位于食品、饲料,鼓励非农业途径有效增加食品、饲料蛋白资源。鼓励充分利用非农产品(各种生物废弃物)开发生物质能源和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对使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利用项目,要立法给予补贴和奖励。
对于常规技术升级应采取的对策是:1.对于动植物育种研究给予长期稳定的项目支持,克服科研活动的短期行为。国家重点扶持动植物育种。集中力量建立一支强大的国家级动植物育种科技队伍和研究中心,承担基础性强、关系国家动植物育种研究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国家要建设一批与动植物育种直接相关的公共性基础设施、技术平台、研究基地,使我国的动植育种研究的总体水平向发达国家靠拢。大力加强品种、资源、材料、亲本和优良基因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政策,鼓励和资助知识产权保护。2.对于肥料技术与产业发展,选择一个地貌类型齐全、作物种类较多的地区级的案例区,进行养分资源数字化研究、养分精准管理技术研究、有机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加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带动农业机械装备的技术升级,以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改造农业装备制造传统产业,提升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包括动力与拖拉机技术)的技术更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建设若干个技术中心、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增强农机研究后劲,提高整体研究、设计与实验水平。充分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科研开发的投入力度和对农业机械与设施购置使用的补贴与政策支持力度。
对于促进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主要对策是: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积极的“促进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政策,积极参与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战略、专利战略和人才战略的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科技投入。对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安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实行“区别资助、分类管理”的科研投入与管理机制。科学性基础研究以政府为投入主体,以国家长期需求为主要目标,以公共研究机构为主要依靠力量。不断完善符合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特点的整体环境,包括扶持本国的大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完善开发园区建设,对公众普及生物技术知识等。组织制定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新农村 新农 天不 春天 农村 建设 不会

扩展阅读

人人都在谈论《纸牌屋》,不论是视频行业、数据行业,还是纷纷冒出头来的自媒体。在中国,似乎视频网站出品内容的关注重心除了这种自制神剧,更多的则是自制栏目。不管是腾讯视频在奥运期间的《中国茶馆》系列原创

  作者:李欣详情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一则关于“毕姥爷”的“不雅视频”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把一向以幽默著称的老毕推到风口浪尖上。从节目暂停到停职,再到深入调查,看来老毕以后很难以主持人身份跟观众朋友见面了。  视频中

  作者:贾同领详情


中国女排在80年代获得过“五连冠”的辉煌,“铁榔头”郎平也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代名词。笔者还记得那时候的年画都曾有郎平获奖的图片,因为那时候百废待兴,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国人的模范和骄傲。随后中国女排中间起

  作者:贾同领详情


曾经有报道称,必胜客、肯德基组团200人向海底捞学习,还以为学到了什么。5月5日,高定基参加深圳培训联合会的师资采购发布会时,在深圳科技园的必胜客吃了个饭,发现必胜客的服务也是一般,难道真的就像黄铁

  作者:高定基详情


  地板销售渠道特点决定了地板终端销售的重要性,每个商家都在比拼终端的销售能力,很多地板销售企业试图运用各种促销手段来推进地板的销售。地板销售企业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这方唱罢我登台,促销的“噱头”也

  作者:崔学良详情


  国际金融危机稍有回暖,国内建材市场略有回暖的时候,作为中国地板行业最大企业圣象集团的管理学院的执行院长,我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做好企业的系统性终端培训工作,让圣象在这个金融严冬过后,能够迅速的回暖,并

  作者:崔学良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