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商务需求调查及其营销策略

 作者:陈景国    175



Jupiter Communications最近对1700名美国人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说他们将不会使用移动商务,也不会花钱在移动商务上,只有10%说他们将在无线网站上购买东西,而且更少的人说会在网络上从事股票买卖。


为什么大众的反应这么负面?目前,移动网络的速度太慢、提供的服务品质太差,而且还有太多彼此互不相容的规格标准。


因此,目前美国只有极少几家移动商务网站。但欧洲则有不少使用全欧唯一标准系统的GSM站台。当然,日本有许多使用iMode移动商务网站,iMode是全日本最重要的单一标准系统。欧洲使用移动商务网站的客户会不会增加?美国会不会有足够多的客户利用移动商务网站来购物、买卖股票?这些问题暂时可以不谈。


营销人士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说得白一点,投资在移动电话、移动商务与无线因特网是大手笔的豪赌。即使是原本最能掌握的未来,都可能以最难捉摸的方式姗姗来迟。


举例来说,香港的Hutchison Whampoa公司退出德国无线执照的竞标,就是因为它看不到未来,这是否是3G在财务上的投资回报率将会不如预期的警讯?美国电话与电报无线公司(AT&T Wireless)在市场上推出的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技术,却可能因为它的客户名单而被买走,而不是为了它的传统技术。这是不是表示对技术的猜测错误,未来就注定失败?电信盈科(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PCCW)在它的“烧钱率”太快并超过风险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极限后,被迫重新与澳洲电信公司Telstra协调其有线、无线与内容协议。这是否显示,浮滥资金(Easy Money)追着网站的狂飙青春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并不是所有从事无线投资的电信公司都会活下去,有些可能必须为3G付出结束营业的代价。


虽然营销专家将市场细分、锁定目标与市场定位视为一个连贯性的工作流程,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锁定特定目标族群,因为它是三者之中,最能将利益带给既有与潜在的移动商务客户。在2001-2005年这一段转型期内,营销人员必须让移动商务提供者了解,在线股票交易公司如何善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策略、如何从忠实的移动商务客户身上,争取到比线上网络银行更多的营收。这是在日本、欧洲、美国、中国以及全球各地营销移动商务时,所运用的市场定位选择分析。


针对移动商务提出的新4P营销策略:


以移动网络技术与有线网络技术竞争。无线技术目前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扩张阶段,同时一旦电信公司推出封包交换、3G技术与更有趣的内容时,移动网络将成长得更快。目前仅有少数几家电信业者每年的营收成长率增加两倍,但大部分业者的烧钱率都延续到第二年,眼前还看不到正的现金流动。因此,经营者较好的无线公司将会兼并经营绩效不良的公司,两者也都打算与内容供应商结盟。


创造新的市场空间。电信业者必须重新配置整个“价格-品质-服务”的价值环节,提供电子地图及定址资讯回报(Location Awareness),并推出分项计费电话账单系统,同时向消费者收取丰厚的月费。内容供应者则必须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电子邮件和短讯服务可能是移动电话的杀手级应用。当然,电信公司的市场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必须永远一再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


控制传送给客户的价值。营销人士可能有办法控制移动产品以及3G无线服务,但他们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控制价格策略,因为移动因特网的价格是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并且自行出价。因此,营销者其实面临的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环境。


为无线因特网建立品牌社群。无论用的是哪一种语言、方言或口音,“移动”一词的意义不断在扩张。因此,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同属于一个品牌社群,iMode用户又是另外一个品牌社群,甚至CDMA(码分多址)也有可能形成第三种品牌社群。营销人员必须个别针对这些品牌社群,预测其1年、3-5年后的消费者需求,预测未来电信产业跳跃式革命的冲击。


锁定20出头的Y世代族群,深入搜集研究他们的人口统计资料、价值与生活形态资讯;教育三十几岁的X世代消费者为内容付费;鼓励40岁以上的战后婴儿潮世代试用移动网络,希望他们能跟着孩子们开始使用移动商务、移动电话以及无线因特网。教育年龄较大的消费者,让他们知道可以利用新型电话克服技术恐慌症,而且这些年长的婴儿潮世代也可以利用移动商务致富。


根据既有的成功经验,找出移动产品与其4P营销策略的定位。这些成功的例子包括线上股票买卖,以及固定和无线业者的结盟。这些赚钱的个案提供了丰富的资讯,让营销人员知道如何把事做对、提高业绩,并且赚到钱。同时从线上网络银行、网络公司,以及许多其他网站的失败中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就在你的眼前,电信产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当一切都完成后,10年内移动无线因特网将会完全取代今日的固定有线网络(Fixed-Wired Internet)。


 移动,商务,需求,调查,及其

扩展阅读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4年8月22日—8月24日,姜上泉导师在北京主讲第244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建材、宇通客车、建龙集团、中国铁路物资股份、中国远大集团、中航物资装备等多家500强企

  作者:姜上泉详情


当前,电视媒体走向媒介融合的脚步越来越快,而2013年的主题词将是“电视媒体的移动化融合”。微博已经公认为电视媒体打造全媒体阵营的重要阵地,而仅上线两年微信,却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通讯应用,将

  作者:李丹详情


在抖音及其他内容平台上怎么布局全域流量打法。作者:ttaxn99 一、要做就做优质的内容,同时在多平台布局。优质的内容在不同平台分发以后都能保证产出,会大大降低内容生产的成本。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

  作者:王晓楠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