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圣绝学

 作者:张学新    378

往圣绝学

 

老子在第十九章指出:“绝聲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義,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意思是说:

传道水平绝佳的老师在传道中放弃自己的主观认识,一切言语都是客观的、符合事实的、合于道的,所以民众能从他那里学到很多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大爱之人,为人处世是无我无执的、没有私心的,他不计较对自己是否公平。向这样的人学习,以这样的人为榜样,树立这样的社会风气,民众自然恢复孝慈。

技艺绝顶高超的人,做工时是无我的、陶醉的、艺术的。他追求的是技艺、艺术,从不言利,不考虑从制作的精美的器物上盈利。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就不会有盗贼。

这三句话,还没有表达清楚我的心意,所以再归纳总结一下。绝学之人,就像未染色的丝,是那样的朴素;就像未加工的木材,是那样的质朴。他们无分别心,少私而寡欲,清净而无为。一切绝顶的学问,在学习和工作以及欣赏的过程中,无论是从事者,还是欣赏者,人人都是无我的、陶醉的、艺术的、享受的、鬼使神差的、没有任何忧愁的。

 

追求平安与快乐,远离灾祸与痛苦,绝对是人类前行的初心。

人类创造一些文化,初心都应该是为了人类“无忧”。

能够实现人类“无忧”的文化,才是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文化,才会是永恒的文化。

人类走到今天,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历经中华民族数万年先祖的探索、感悟、总结,而逐渐形成的老子道德文化就是这样的能够实现人类“无忧”的文化,就是人类的永恒文化。

老子五千言作为中华民族数万年孕育的道德文化的载体,它的灵魂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所蕴含的悟道与明道、传道与闻道的学问,就是保障人类前程无忧的“绝学”。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于这历代传颂不衰的四句名言,因为张载是儒家大师,当代文人学者多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注解,而且注解各异。这里我们不展开论述,仅仅是借用一下这四句名言。

 

何为绝学?

老子在第十九章指出:“绝聲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義,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道”,即天地的心。

“道冲”,天地行,万物动。

为天地立心,指人类要尊道贵德,言行要唯道是从,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维护天地阴阳和谐与平衡,缔造一个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

 

“命”,即生命的运行轨道。

为生民立命,就是教育民众无知、无欲、无为,明心见性、悟道明道。走符合道的人生之路,正确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平安一生、快乐一生、幸福一生。

 

“绝学”,即悟道与明道的学问,传道与闻道的学问。

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把悟道与明道、传道与闻道的学问传承下去。老子道德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往圣绝学。

 

“太平”,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何为万世开太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张学新
 绝学,绝学,nbsp,老子,在第十

扩展阅读

老子的三观   2022.03.02

老子的三观是科学的三观,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数万年的先祖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对人生的正确认知,对事物价值的正确认知。一、世界观世界观指对世界总的看法。老子五千言蕴含了老子对整个世界的看

  作者:张学新详情


我一直认为,正如向正北方向可以走到北极,向正南方向也可以走到北极一样,我们在最先进技术与市场环境前提下探索管理之道时,也可以从古人的管理智慧中去寻求管理之道,或许会殊途同归,共同发现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

  作者:周建详情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爱维龙媒发现,此三宝是老子处世的最基本的人生哲学,也是《道德经》中最根本的朴

  作者:详情


认识你自己是西方一句古老而又非常出名的箴言,一个人活在世界,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自己是谁。给自己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人生走的如意和圆满,在社会和企业里,每个人也一定要准确给自己定位,正

  作者:详情


老子的领导纲领   2010.09.19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

  作者:详情


一、要用柔、纳服务客户      营销服务是以营销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营销,因此怎样服务、如何才能服好务是关系到营销成败的大事,也是每一名营销服务员工都要学习的必修课,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曾经提出了柔、纳

  作者:任向红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